目前国家对于学校红色教育方面较为重视,老师响应学校与教育局的号召,对学生布置了红色(人物/相关地点)论文作业。由于本人对各色展馆的兴趣,又试着拓展了学习内容,本文选择展陈形式作为讨论的主题;本文所要达到的目的是简单了解红色主题展陈模式的一般与特殊规律。具体方法包括:实地调研、资料搜集(网络搜索、与专业人士交流等)。
一、准备之一:做好红色陈列的一般规律(背景)
在想法产生后,本人列好提纲,准备问题,与几位父亲熟识的展陈行业的老师进行了交谈,并就一些专业问题向其进行了咨询与请教。
在前期的准备与交流中,我了解到对于革命教育性质——一般模式中更侧重于文化感染与感受的展览而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叙事的清晰、通俗程度与教育意义的体现是相当重要的。红色展陈的一般模式中同样有着在其他类型的展陈中或轻或重但都相当重要的几点:前言与“虚实结合”
1.展览前言的表达
展览前言又名策展导语,作为体现展览中心、思想,对外明确流程内容与策展思路的重要载体,往往只有几百字。一段历史,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一个展览的主旨与价值便浓缩于此。它与展厅场域空间、展陈设计以及直面场内具体元素本身的体验等共构出一场综合体验,更体现出主办方开展活动的主要目的,其重要性不言而明。
2.虚实结合的手段
“虚实结合”与“革命教育”中的“教育”相关。教育不仅是单方面的输出,更要考虑到被教育对象的接受能力。这里“受教育”的对象更多是指学生——他们对于红色知识大多没有深入透彻了解,思想也还在发育完善阶段。独立了解复杂深涩的近代知识,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有难度。所以单从这一方面来讲,主办方应考虑到“理解”的需求。对于历史的讲述,例如重大事件来龙去脉或大的发展进程:如果清晰的叙事完成了“讲”——有头有尾,一定立场上的客观清晰,对于了解内容具有完善独立思考能力的对象能够引发思考。“虚实结合”则是娓娓道来的“述”。这包括很多方面:单纯的抽象文字对人类并不友好,图文结合更能够帮助理解、理清思路,也更为“友好”;对于不了解的事物,一定图像的参与可以提起人的兴趣,对于繁杂的内容,人往往本能地排斥,但有了图片——即使可有可无也多少会让人产生“内容可被理解”的自信。这对于帮助受教育者了解抽象的概念与看似乏味的知识大有帮助,人们对于展览的反馈好了,对于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办展览的主办方而言,都有不同方面、程度的收益。同样概念的还有实物的出现——建筑展览常见的实物模型,展览屏,投影;切身的感受——这有助于激发某种情感以达到参观者丰富的情绪体验,他们会因此对展览机械性的流程感到体验充实、留下深刻印象进而满意展览;办展方也可利用此达到部分的办展目的。像是科技展的体验模块,各种沉浸式的体验等,这里不多加赘述,因为展览的多样形式也与之相关。总之,“虚实结合”是十分重要的。
二、准备之二:关于红色陈列特殊性的要素(广义上特色与要素的外在表现)
另外,这种展览的特色——也是其要素,一般来说包括历史时间线与启示。如果不是形式较为特殊如个人红色展览,时间线就是基本,可以少而隐秘,但绝不能没有。并且,它往往是展览中引领游线的存在。要讲好历史,引经据典、客观通俗、虚实结合等都已提到过。但吸引兴趣往往还要依赖形式的多样性。
三、案例分析:参观大革命时期宁波地委纪念馆
大革命时期中共宁波地委旧址纪念馆位于海曙区解放南路206弄17号新街小区内,原为“启明女中”旧址,是中共宁波支部和中共宁波地委的成立之地,也是宁波革命的摇篮。现是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深入挖掘革命文物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时代价值,生动鲜活讲好红色故事,提高展陈观感度,2020年,海曙区完成纪念馆陈列改造提升项目。
纪念馆利用了这座建筑一楼的三个开间——设置了三个展厅。左厅和右厅,讲述了上世纪20年代宁波地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中厅则讲述了这座院落——原启明女中的创建者,也是我们宁波早期革命工作的有力支持者——陈馥的生平故事。
这是一处典型的原址陈列——这种陈列便于唤起情感共鸣与地域自豪感,更有利于宣传,这也是以安全的方式充分挖掘了历史建筑、文保建筑的经济与文化教育方面的价值,并有效地加以利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富有教育意义的同时做到了老少皆宜。颇有特色的是正中的大幅配字连环画,生动而简明的推出启明女中的建立背景,叙述了建校历程。突出的人物形象结合背景不仅旨在唤起对此有知识储备的成年人的共鸣与思考,更是考虑到了年纪较小的观者的感受。在令人眼前一亮的同时也为青少年乃至幼童提供了游览的基本的思路,埋下了革命教育的种子。主要目的受众对于展陈包括事件背景在内理解的加深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突出展陈本身的教育意义。可以作为思维发散、相关知识收集与框架构建的原点。吸引力与包容性正是其中关键。
2.整体时间线内,具体要点切入恰当、良好。对于陈馥个人的介绍关联至“启明女中”及对建校一事其他的参与、支持与推动者。例如“启明女中”一栏叙述中对于“女中”的意义就有深入的剖析与较为全面的阐述;不仅延时间线展开,还结合了时代背景并以此作为大前提。观者的感受与理解得以升华,这里的感受与理解基于背景,也是对于具体的切入点而言。与生活的联系尤为重要。在“高度概括”的展陈中,基于生活实际的切入点正如此。可深可浅、角度不限——观者个人的感受往往生于印象也固于印象,不论运用何种手法,只以不偏离且深刻(印象)为重中之重,所以能为不同观者提供不同角度的感受平台使得这一展陈在适当的突出与简化下有了“保底”措施,效果也就有所保障。
3.以沿中轴线辐射展开的原址作为展馆,使“要点”突出。这样的恰当利用使得高度概括的内容在此被展现得相当适宜。此处,内容侧重点与叙述角度等方面的不同则能以恰当的方式衔接与融和。展牌标志着内容,观者感受随区域而明显转换。看似割裂而差异明显实有暗线支持联系。如此便有了观者全面整体,对大区域、展陈中心的主要意识。此外,展馆保留了学堂特色,奠定了观者一定的情绪感受。也许是对馆内情感基调作的一种设计,可见其模式富有延展创造性。如此保留,优点显著。此处故不再一一列举。
另一方面,可能是受制于布展时间和文保建筑的保护规范,也存在一些不足与可待提升的地方:
1.陈列手段较为单一
很可能由于场馆大小等现实因素的影响,陈列手段主要是展板上的图片与文字实现。展览中亮点“稀缺”,无论是游线设计,活动形式还是其他场馆内具象元素都较为单一。
2.“红色路线”展牌设计过于简单
“红色路线”展牌将各个红色教育基地与革命展览点标出,但体现的内容却不够丰富。不仅没有考虑到路线上游客物质享受的需求,红色地点多样性的选择也相对的欠缺,红色基地周边的景区、卖场、特色打卡地都没有表达,这对于激发大家前去游览并无利处。虽目的是建立青少年对党史整体的了解,但游客对展览兴趣的缺乏不仅会使得目标群众难以达到主办方的预期状态,情感体验为主的各个方面效果不佳;对于展览本身也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不过这些问题目前显然难以解决。
3.管理水平及背后的思维方法
在本人看来,资金与受关注度不足是其中的最大短板。本篇讲述的大多是理想状况,但有些展区如:“大革命时期中共宁波地委旧址纪念馆”便略有单调,与文中所述相同的原因,它展板上的文字中包含许多对青少年“不友好”的抽象概念与专业名词。其实电子展板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并弥补展览其他短板,但有一点值得注意——此处工作人员只有一位老先生,老年人对于电子设备的使用、维护能力是很低的,这很可能就是整个展厅内多媒体设备缺失的原因之一。而目前相对原始的展厅环境,虽游客体验度不高、知识思想多灌输,但更稳定、维护成本也更低。
四、复盘反思:如何做好受青少年欢迎的红色教育展
通过寒假后半程的资料收集、与专家沟通、实地参观(尽管时间有限看的不多),我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做好受青少年欢迎的红色教育展。好比思想与语言的关系,思想再好,如果没有语言表达出来,对大众就没有意义。革命主题、红色教育对于建立信仰,建立文化自信都十分重要,所以如何用大家喜欢的方式陈列、表达,就很重要。
目标群体要被教育,不仅要理解,更要接受,良好效果体现在:展览能够激发人新的思考与体会。这是超越展览本身,但不超越目的的。
这便是红色教育展览的又一要素——相较非教育类的展陈对于展览本身起到更突出作用的启示。
1.针对目标人群营造氛围
我们要在固定空间里表达一种价值,气氛、情绪的营造必不可少。这时就需要灯光、音响、ARVR的渲染。当然小成本的展览往往做不到。方特·东方欲晓不也正是利用欢乐与情感的渲染达到了宣传、教育的效果吗?商业化暂且不论,单是这个例子,教育的目的确实达到了,便足以说明其针对目标人群作了合理的安排。
2.选择生动片段做到共情
目前很多展览的方式是开放性的,会以问题“提出——解决”的路线行进。革命教育展览的又一大特色是:规范性灌输。因为其中的许多内容涉及到宏大历史背景下的重要人物或者重要事件。所以这一类展览,往往会采用“填鸭”式的灌输,但这很难起到教育作用。反观“受教育”对象多不了解党史“大背景”和许多抽象的专业性词汇。这次大革命时期宁波地委旧址陈列我印象最深的内容,恰恰是陈馥的生平故事。这里不是指连环画形式,而是在讲这个人的时候,文字就不抽象了,她有房子、有家人、有一定的社会身份,这都和我们今天的感觉打通了,但是为了信仰为了革命,作为一个女人、一个母亲,她还是愿意冒险支持地委活动,并把孩子送入革命队伍。这就达到了陈列中很重要的目的,观众可以共情了。这是一种很高级的“灌输”。
3.多维度的利用时间轴线
红色革命陈列中,展览游线往往与历史时间线有着绝对的关系。最基础是通顺——单个展区的同一条时间线内的流畅。如果不是形式新颖,就往往是“顺”着时间线讲述的,既然如此,除非有意设计,绝不能不通顺;其次是时间的线索,“顺”着讲,就要讲得顺。时间线在这种模式的展览下起主要推动作用,作为“主角”存在。不仅如此,展览方常会在其中插入单独的历史插片,人物与其他什么,这又往往伴随着“切身体验”或实物展出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人物塑像,“体验小屋”。这并不脱离时间线,只是拿着“放大镜”。这为的是加强感受,与现实相联结,也正是强调这一点。它反映的仍是大环境与某个历史上的时间切片,有着一个个交集点,作为同样隐秘的时间线索。一般人如没有成体系对某种,尤其是历史知识的了解,只“搜集”到具体某事某物的碎片化知识,看到这里便会被强烈吸引,这也帮助他完成了对知识体系化的了解,构建了部分框架。
总结:这次的学习本人确实了解到了展区展陈模式的一般与特殊(如红色展区)规律,也浅薄了解并议论整理了其背后的革命文化背景与简单逻辑,在这里简述。学习了许多革命知识与近代史。最重要的是,展陈模式内部底层逻辑背后我们对其的关注程度与状态也值得思考。在本人理想的状态下,展陈本身需求应是上下互通,而非单纯的上对下或下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