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幸福之路》有感

      从古至今,幸福是什么一直是人们热衷的话题。伊壁鸠鲁学派以为:人只有去掉灵魂中不必要的欲望,才能幸福。在斯多亚主义者看来:刹那幸福即是永远幸福。康德认为:幸福是对自己的状态的满足。加缪认为:幸福就像西西弗斯那永远无法抵达的终点。如今哈佛大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尔认为: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而罗素是如何看待幸福的呢?罗素在《幸福之路》里,为我们深刻剖析了人生不幸福的原因,同时,也提供了生活幸福的秘诀。

    罗素在《幸福之路》提出两个问题:人为什么不幸福?人怎样才能变得幸福?在第一个部分罗素列举了人们诸多痛苦的原因,比如忧郁、竞争、烦闷、疲劳、妒忌、犯罪意识等;第二个部分从六个方面介绍人们幸福的源泉:兴趣、情爱、家庭、工作和闲情。罗素说:“让人痛苦的,大多属于内心情绪,而让人幸福的,大多属于外部世界。”幸福的原理大约就是减少对自己的关注,更多地去关注外部世界。凡事不可过度,是罗素幸福观的一把标尺。幸福不是短暂的刺激,而是长久的乐趣,不是过度的竞争,而是对卓越的追求;幸福,是个体与他人、与环境的一种平衡状态;幸福不在于无限的追求,而在于适度的留白。“须知参差不齐,乃是幸福本源”,幸福,需要恰到好处。

        一个人想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必须做到以下四点:第一,扔掉负面情绪,避免自我为中心;第二,走出自我的小世界;第三,培养多种健康的爱好;第四,热爱生活,活在当下。如果能做到这四点,每个人都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幸福之路》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