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面疙瘩

南瓜面疙瘩


随着年龄的增长,味觉的喜好似乎也在发生着变化,早前不大喜欢的食物,突然有一天竟就爱上了,找不到理由。

比如最近就喜欢上了南瓜。

我的老家以米饭为主食,早中晚都是中规中矩的大米饭配炒菜,偶尔换换品味,吃点面条、馍(有壳的馒头)、饺子等面食;红薯(有的地方叫地瓜)、南瓜之类的,在秋天瓜果成熟的季节也吃一吃,有的家庭单为了尝鲜,有的家庭则是为了搭配着吃省点主粮。

我的爷爷奶奶在他们七十多岁时,因不再有足够的体力种地,为了省点主粮,便经常这样搭配着红薯、南瓜吃,通常是红薯稀饭、南瓜稀饭,或者红薯闷饭、南瓜闷饭,也会单纯蒸红薯或者蒸南瓜来吃,那个时候,在吃完一碗干米饭之后,听爷爷或奶奶叫一声:“华儿,红薯稀饭喽!”,便端了空碗颠儿颠儿地跑过去,爷爷奶奶的灶屋(厨房)低矮昏暗,但走进去感觉极其安全可靠,就像是小时候钻进四周密闭的蚊帐或帐篷里那样,那是极快乐的时光!

但那个时候,南瓜我是不吃的,不大喜欢南瓜那股味道,说不出来是什么味儿,现在想来,就是南瓜独有的南瓜味儿吧。

而且吃南瓜有点费劲,给南瓜去皮往往是我这个半大孩子的事情,四五斤重的南瓜(最大的有二十来斤),要把又厚又硬的皮给刮下来,对我来说并不容易,一般是把小板凳倒过来放在地上,将南瓜卡在板凳腿之间,拿破碗的瓷片当削皮刀,用很大的力气才能将皮刮下来,见到里面黄红色的肉,那个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竟没有想到像现在这样,用切菜刀把皮切掉了事,大概是为了不白白浪费随皮切下来的南瓜肉吧。

最常做的方法是将刮了皮的南瓜切略厚的片,锅里放油煸炒出焦香味,放盐放水,锅底里炖上,锅沿上则贴上“死面片儿”,有的地方叫“贴饼”,因“死面片儿”方便,将面粉兑水搅成略稀的面团,也不用醒发,揪出一小团,手上沾上水,防烫,两只手快速在锅沿上将面团朝两端推开,也不计较形状外观好看与否,只管能熟就行,这样贴满一圈,盖上锅盖,灶膛里火不能太大,否则容易糊锅,也不能太小,火太小“死面片儿”的壳不够焦脆,且火要四散均匀,不能一边糊了另一边还没熟。

这样的吃法往往是在晚上,每人端一碗南瓜,撕几片死面片儿,或围坐或散坐在院中,边吃边话家常,南瓜软烂,面片儿底部焦脆,面上瓷实有嚼劲,麦香味十足。

爷爷奶奶牙口不好了,不喜死面片儿焦脆的壳,经常做南瓜面疙瘩,将南瓜刮皮切片,直接放水炖煮,至烂软时,用清水将面粉化开成粘稠糊状,一手端装面糊的碗,一手拿单支筷子将面糊截成小段小段,赶进锅里,和滚烫的南瓜融合,像一条条小胖鱼儿误入了南瓜粥,很是可爱!

按照记忆中爷爷奶奶当年的做法,我也做了南瓜面疙瘩,南瓜软糯香甜,面疙瘩劲道Q弹,热乎乎一碗下肚,从头暖到脚。

但女儿如我小时候一样,不爱吃南瓜,南瓜馒头和南瓜饼却是喜欢的,这些都是现代时髦的吃法,上网一搜便能得来制作方法,倒是不难,只是费些时间罢了。


《本草纲目》里对南瓜的描述有:

“味甘、性温、无毒,  补中益气。”

这样说来,南瓜确是老少皆益的食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南瓜面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