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C与小A

       小A大学毕业后就来公司担任出纳。小A不善言辞,不喜欢主动与人交流,一直默默无闻的工作,如果不是因为报销的需要,也许没人会注意财务室里还有一个漂亮的小A。小A在公司工作大概三年,从未与人争执,与其接触的人都喜欢叫他“柔妹子”。小A在公司服务满三年,公司为了培养小A,便将他岗位晋升为助理会计,协助财务经理处理一些账务及外联的工作。正好今天财务经理安排他给销售中心送些资料,同时到附近税务所办点事。

       小A到达销售中心的时候,销售中心正陷入紧张和混乱,每个人都手忙脚乱,满头大汗。因为客户突然到访,一笔重要的款项需要收取,不巧的是销售部收款员今天调休,部门其它人员不会使用POS和发票机,人人不知所措。看到小A进了办公室,销售总监大C立即冲他面前:

       “快去把款收了!!!”

        “我们销售部,每天都在加班,收款都是我们自己收,这个本来就是你们财务的责任。现在没有人会用POS和发票机,你还不去赶快到岗位上去收款……”

        大C不知是因为着急,还是生气,情绪有些激动,一直喋喋不休。在情绪的引导下,大C的声音越来越大,动作和表情越来越夸张。小A一脸的茫然,收款员隶属销售部管理,调休后销售部并未与财务部协调安排出纳到现场协助;他只是按财务经理要求送资料过来,可是到了现场除了被指责以外,作为销售总监大C根本也没关心他此行真正目的。

       小A默默走到收款台,给财务经理打了个电话,想向财务经理报告现场的情况后协助收款。透过办公室的玻璃隔断,看到客户坐沙发上等待,小A却在讲电话,大C的情绪再度爆发,直奔到收款台发起了更大规模的指责。从小A的工作态度到专业能力,从服务意识到客户的体验感,从收款岗的管理归属到财务部整体的支持与配合度,都被大C一一批评。大C一边指责,一边强调,他会要求公司对小A不配合的工作态度给予严肃处理。小A不知所措,眼泪忍也忍不住的流下来。他放下资料,收拾背包以最快的速度逃离了销售中心。

       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由于小A没有完成收款,快速的跑离了销售中心,大C采取了更急端的行为。一边不停的给总经理、HRD电话沟通,要求严肃处理,一边在公司工作交流群里公开指责小A和财务部……

       大C本来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他希望小A可以临时补位,快速的完成收款动作。但他却用极具杀伤力的情绪和语言,完全掩盖了他需要小A收款的真实目的。如果大C可以理性一点、控制一下情绪,结果会不会不同;如果大C沟通的语气可以缓和一些,结果会不会不同;如果大C不那么主观,客观只说事情而非指责,结果会不会不同;如果小A可以直接说明他来的原因,明确告知他在与财务通话的真正目的,大C会不会不那么的失控……       

      沟通就是信息传与受的行为,是通过语言建立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传递。我们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让获取信息的接受者的理解并接受,鼓舞对方达成行动,而不是造成抵触和伤害。因此在沟通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对方的感觉,并及时给予反馈,只有这样的互动,才能让沟通顺畅。   Marshall.B.Rosenberg博士的《非暴力沟通》进一步认为:沟通需要做到客观性、具体性,以利于受众接受与认可。


        沟通时,我们表达是客观观察的,而不是主观评论。

        沟通时,我们表达是我们客观感受,而不是主观想法和评价。

        我们需要直接表达需要。我们应当让受众了解为了满足需要,我们需要对方做什么。我们需要对方做的事,是详细而具体的,可实施的。

       沟通表达的是请求,而不是命令。我们需要很清楚知道自己沟通的目的是什么,了解对方的反应,了解对方是否接受我们的请求,不接受的原因是什么。

       无论是作为信息的传递都,还是接受者,沟通时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情绪、语言的组织、语气语调以及表情,让一切尽可能表现的客观而平静,让对方在无压力的情况下,客观的理解我们的意图。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C与小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