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悟-2022-59】向死而思

“向死而生”,是人生的根本逻辑。但若没有“向死而思”,这个逻辑也就没有多大价值了,甚至根本没有价值。

或许是年龄的原因,这个概念最近时不时出现在脑际。——没有“死”,怎么会有对“生”的深彻反思?

思想家中,我以为最不怕死的鲁迅先生。本可以“疗治疾病”而活得久些,但先生却放弃了,并作杂文《死》而谈死,可谓“乐见死的到来”。很快,先生便故去了——真正地死而无憾地走了,留下的是“民族魂”。先生三十年笔耕不辍,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如此,是任何“长命百岁”都不可企及的。

鲁迅先生的“死”,昭示于人的问题是:个人到底该怎样活着?这就直接关乎“向死而思”了。

当代作家余华有小说《活着》。我没有读过,因为我没有买过这本书。但葛优演的福贵偶尔看过片断视频。著名哲学家邓晓芒先生的文章《活,还是不活——评余华的〈活着〉》反复读思了,似乎由此不必再读小说了。

活着,既是“简单的事情”,也是“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则是做个“饮食男女”而已;复杂化,则是防止落入“可悲的生存状态”,这“功课”就要做一辈子了。

“为温饱而活着”,也是一种奋斗,也使人活得“有精神”,包括眼下的“多赚钱”在内。但仔细想想,却带有“生物性”。

温饱富裕后活得“有精神”呢?怕是要与一种“精神”相结合了。这个问题,正在展开中,并不断日益显现其重要性。

面对,我的想法也是谋求“死而无憾”。何以“现实”呢?哲学告诉我:“现实”就是“实现”。我若能实现与一种伟大的思想“结合”一下,我的“死而无憾”也就现实了。

人生的最大幸福,在于有一个“思想伴侣”。

你可能感兴趣的:(【觉悟-2022-59】向死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