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先声--物质构成的研究史(五行篇)残卷

‌第一本涉及物质讨论的乃是《周易》: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宇宙本原名为“太极”,太就是大,最主要的,极就是顶点,最基本的。根据历代闲人们的解说,所谓太极就是宇宙的虚无本体,或者是这个虚无本体还没有转化成万物之前的混沌状态,看得人一头雾水。它不像地、水、火、风,就算看不见也能感受得到,太极你能看得到吗?能感受得到吗?这些都是形而上的东西。

图片发自App

太极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周易》里,其中就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即阴阳,许多相反的事物均可对照着区分阴阳,比如男为阳女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天为阳地为阴等等。

图片发自App

‌两仪生四象,这看上去跟地、水、火、风有点儿接近了吧。但“四象”实际上指的是四象是指少阴、少阳和老阴、老阳(可不是后世附会上去的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但依旧很玄乎。

‌四象生八卦,八卦是乾、坤、坎、离、巽、震、艮、兑,通俗点儿来说,是天、地、水、火、风、雷、山、泽,这不像是在说宇宙的基本要素,而是宇宙已经成型后的各种事物与形态。

图片发自App

这是中国人开始思考宇宙的首次尝试,与西方不同:其一我们的思考更偏重于抽象(一开始就步入了抽象,不同于西方的由实向虚,脱实向虚),认为有一种更神秘,更虚幻的东西作为宇宙本源;其二,我们的思考一开始还更多的去探讨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运用最多的也是其关系),而西方更多去思考物质的“本身”与其“性质”,例如中国的阴阳对立,老阴含少阳,老阳含少阴理论,五行相生相克关系等等。


因为考试所以少写了些,拜托走过路过支持一下啦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文学先声--物质构成的研究史(五行篇)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