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孩子“安全感”的正确打开方式

你的孩子爱粘人吗?你的孩子总是看手机吗?你的孩子总是说“不”吗?你的孩子没钱了,才会和你主动联系吗?作为父母,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刚才提到的问题,但是有些问题不是你想回避就能回避的。针对孩子所会遇到的问题,孟馥,姚玉红,刘亮等多名心理学,临床工作者,亲情力作《从出生到独立》,指导父母如何让自己的爱,帮助孩子成长为健康,独立,自信,快乐的人。

书中从婴幼儿期,学龄前儿童期,学龄儿童期,青春期,离家独立期,5个人生阶段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每篇以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开头,然后分析原因,再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法,指导父母如何正确的对待孩子的问题。这本书还包括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障碍问题和特殊家庭的问题。

这本书非常全面,从出生到独立,每一个阶段,父母所会面临的问题,书中都有答案,这本书可以作为一本工具书使用,建议有孩子的家庭都读一读。

0-3岁是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期

记得送我家孩子去早教班的时候,离教室还有很远的路的时候,孩子的哭声就已经传出来了,直到走也没有停息,把孩子送进去的家长,都是深深的呼一口气,感觉就像刚经历了一场“战争”,而有的妈妈则是垂头丧气的把孩子领了出来。而孩子则是紧紧的抓住家长的衣角,死死的,生怕被妈妈抛弃。其实,这只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常见的4种表现是

1.总是与母亲黏在一起,稍微离开母亲的视线就会害怕,哭泣。

2.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摔玩具,大喊大叫。

3.不敢寻求照顾着的保护和安抚,也不敢表达愤怒,生气。

4.对待新东西,不敢主动探索。

如果您的孩子有上述一种情况,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但是您也不要着急,安全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可以改变的,只需要家长高质量的陪伴即可。

高质量的陪伴包含4个方面

1.照顾者的在场与稳定

有的家长因为孩子哭泣经常用忽视,施压,还有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方法,这些方法只会让孩子感觉到孤单,害怕,甚至自我否定,正确的做法是理解孩子的情绪,尽量满足孩子的诉求。还要求经常和孩子待在一起,如果你的工作不允许,也要经常用视频和孩子沟通。

2.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在生活中,经常看见孩子爬高上低,撩猫逗狗,没有一件让人省心的事,这只是孩子在探索世界,是孩子的天性,作为照顾者,不要过多的干涉孩子,应该给予孩子“我在保护你,你随便折腾”的感觉。这样孩子就会知道照顾者,有能力,也愿意保护自己,安全感就会产生。

3.恰当地回应孩子的需求

孩子经常会做出一些让家长生气的事情,这是无法避免的,这时候家长不要不搭理孩子,也不要一味地给孩子道歉,也不要陪孩子哭泣,而是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引导孩子,和孩子商量,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可以有情绪,情绪是可以被接纳的,情绪也是可以被控制的。

4.增强照顾者的安全感

我们送孩子去早教班,孩子头也不回的就进去,这时候,心里有种空落落的感觉,好像失去了什么,这是我们自己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如果我们缺乏安全感,我们就会对孩子的保护过度反应,从而让孩子逐渐失去安全感。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孩子迟早会长大的,随着孩子的长大,对我们的依赖会越来越少。

其次,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求助于专家。

最后,要学会自我成长,创造一个互爱互助的温馨家庭,当自己感觉到焦虑的时候,能够从家庭里得到帮助。

你可能感兴趣的:(建立孩子“安全感”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