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论道》39《道德经》第三十九章陈少毅分享

陈少毅分享

第三十九章 尊从道的重要性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fèi,“发”通“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jué)。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谷gǔ)。此非以贱为本邪(yé)?非乎?故致数(shuò)舆(yù)无舆。不欲琭(lù)琭如玉,珞(luò)珞如石。




【意译】




(下面我们就总结一下)过去都有那些尊从了道的第一规律。




天遵循了道的第一规律,天就由浑浊变的清明;




地遵循了道的第一规律,地就由动荡变的宁静;




谷神遵循了道的第一规律,谷神就会变的精盈;




万物(动物植物)遵循了道的第一规律,万物就会茁壮生长;侯王遵循了道的第一规律,侯王就会真正成为天下的主人。




这些都是尊从了道的第一规律所达到的结果。




天如果没有尊从道的第一规律,天就不能达到清明,天恐怕就将会崩裂(狂风大作);




地如果没有尊从道的第一规律,地就不能达到宁静,地恐怕就将会发生地震、火山和海啸等灾害;




神如果没有尊从道的第一规律,神就不能达到灵通,神恐怕就将会失去灵性;




谷如果没有尊从道的第一规律,谷就不能达到盈满,谷恐怕就将会失去盈盛;




万物(动物植物)如果没有尊从道的第一规律,万物(动物植物)就不能达到茁壮生长,万物(动物植物)恐怕就将会失去生长的生机而死亡;




侯王如果没有尊从道的第一规律,侯王就将会失去他的高贵,侯王恐怕就会失去太平的天下(天下就会大乱)。




因此,(根据道的基本规律:“相对变化”即道的第一规律。)




高贵以低下为根本,高贵以低下为基础。




(如果侯王自以为自己很高贵)这样以来,侯王就自己把自己当作了孤家寡人,就不会考虑卑贱和低下而处于低谷的民众。




这不就是(要求侯王)以贱民为根本,难道有什么不正当吗?不可以吗?(表达了老子无奈的心情)




所以,(侯王如果能尊从道的第一规律)就会得到百姓最高的荣誉,无须自己赞美称誉。




(侯王如果能尊从道的第一规律)就不会要琭琭晶莹的宝玉,而是要珞珞坚硬的山石。




【感悟】




本章老子用列举的方法论述了遵循道的基本规律的重要性,以及君王遵循道的基本规律的迫切性。




1.本章的“一”指的是道的第一规律,就是老子在第二章所论证的,道的第一规律即“相对变化”的基本规律,这一章老子所论证的是规律。这里的“一”并不是“道生一”中的“一”,因为“道生一”中的“道”指的是物质,是“道”的第一层含义,而本章的道是规律,是“道”的第二层含义。所以本章的“一”是指道的第一规律。这里老子为什么要用“一”呢?是因为这个规律是他在《道德经》中提出的诸多规律中的第一个规律,所以老子用“一”来表示。我们后人很难理解,但是在老子的脑中很明确,很清楚。




2.老子通过列举的论证方法得出:尊从道的第一规律的重要性。




3.老子通过列举的论证方法得出:不尊从道的第一规律的恶果。




4.老子通过论证得出:君王需要遵循道的第一规律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5.老子提出:高贵以卑贱为根本,高贵以低下为基础。




6.老子提出:高贵和卑贱不是君王自己说的,是百姓说的,是百姓认同的。这里也充分体现了老子的民本就是今天的民主,而孔子当时提出的民本,不是今天的民主,而是在封建等级制度下的为民,孔子的为民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为民。这种为民的结果,就是鲁迅所说的那样“百姓就只有两种存在时代,一个是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个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鲁迅看的非常清楚,描写的也非常精辟。所以老子提出治国要以民为本,这就是老子的民本思想。




7.对孩子的教育,要培养孩子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让孩子知道,自由是建立在遵守纪律的基础之上的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使孩子形成正确的自由思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子论道》39《道德经》第三十九章陈少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