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次次北伐的背后真相是什么呢

虽然促使诸葛亮五次北伐(演义六次,三国志五次)的因素很多,但是战略国策、朝廷集权两大方面出现的问题,应该占据北伐的主导地位。

一、战略国策出了问题

据《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记载: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冬至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春,刘备于南阳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隆中)三次拜访诸葛亮(后世称为“三顾茅庐”)时,君臣间进行了一次深入交谈(后世称为“隆中对”)。

通过交谈,初步制定了刘备集团的发展战略,即:占据荆、益二州。安抚益州西北诸戎、南部夷越。整顿内政,外与孙权结好,待北方有变,荆州军攻洛阳、南阳,益州军出秦川一带,人心附归,天下可定,汉室可兴。

可以说,当时诸葛亮对于天下形势及刘备所处的实际情况,把握的十分精准,一针见血地撮到了刘备的痛处。

也许,当初刘备还处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迷局状态,正在为自己的发展出路苦恼不已之时。而这时诸葛亮的“隆中对”,犹如黑暗中的使者,为刘备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

毕竟,对于拼搏半生的刘备来说,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是否可行,这份判断力和见识绝对是有。虽然,对于“荆州军攻洛阳、南阳,益州军出秦川一带,人心附归,天下可定,汉室可兴。”的说法不一定认同,但是策略前半部分的内容正好可解刘备的燃眉之急。

为此,刘备集团便按照“隆中对”的发展战略,人人行动,向目标靠近。

果然,于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刘备与孙权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并乘机收取荆州南部四郡,接着又向孙权借到荆州半个江陵(南郡),从而占据了荆州的五郡之地,因此集团有了一块发展的革命根据地,走出了霸业起航的第一步。

之后,又于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攻占益州;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在汉中争夺战中击退曹操,又占据了汉中。至此,刘备集团“隆中对”提出的战略目标已达成了一半。

然而,这时出现了一个非常诡异的问题。

按照当初的战略布局,关羽在刘备夺取汉中之时,已然从荆州出军,向洛阳、南阳之地发动了进攻。按理来说,这时的汉中也应出兵秦川和关羽的荆州军相呼应才对。就算为了稳定新取之地,也应装装样子,策应一下关羽才是呀。然而,当时的刘备却选择了麾下综合素质较强,又善守的魏延防御汉中,而非善攻的张飞。最终,造成关羽孤军面对两大巨头,被算计而灭。

公元221年(章武元年),刘备为给关羽报仇,执意攻打东吴。这时,问题又出现了。对于刘备这样的枭雄人物来说,一生颠沛流离,意志何其坚定,又怎么可能头脑发昏,去做那“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蠢事呢?

同时,又为何不带上胸怀锦绣的诸葛亮呢?难道仅仅是为了让其坐阵后方吗?应该不是。因为,经历了夷陵大败的刘备集团,更应该是危机重重才是,而这时刘备却将其从成都诏至白帝城进行托孤。

难道是因为诸葛亮反对刘备征伐东吴吗?当然更不是。对于枭雄人物刘备,这点轻重应该能分得清。

其实,从汉中之战后,就可以看出。刘备、诸葛亮君臣二人就集团发展的第二步战略产生了分歧。

所以,通过以上现象分析,刘备之所以要坚决伐吴,确实有关羽被害的因素,但是主要因素应该是刘备临时改变了集团战略,由联吴抗曹转为灭吴,以整个长江之南与曹操对抗。这样,就可以想通,刘备对于荆州之地为何一定要守住了。若非关羽之败,若以荆州之利,刘备如果攻打东吴,孙权将其极危险。

对此,可能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吧。一方面,联盟是最不可靠的,只有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才最可靠;另一方面,只有划江而治才有和曹操对抗的资本;第三方面,刘备连连取得西川、汉中大胜,认为自己有取胜东吴的可能,所以当东吴求和之时,刘备才没有答应,而是一定要灭了东吴;第四方面,认为自己的策略强于诸葛亮“隆中对”后半部分的策略。

当刘备夷陵大败后,在托孤之时,也曾向诸葛亮承认自己没有听其相劝之过。相对诸葛亮来说,这也足以证明刘备战略是错误的,而自己的策略是正确的。

所以,诸葛接掌蜀国后,并非为了向世人证明谁对谁错,而是为了追求最初的战略梦想,才要进行北伐。

二、朝廷集权出现了问题

可能大家都非常清楚,刘备托孤之时,将朝廷的政权委予诸葛亮,军权赋予李严。这时,蜀国便出现了两大军中巨头,一是先主托孤的李严,二是汉中的魏延。

虽然,这样一来,谁也没法独霸蜀国,两大军中巨头可以相互牵制,军政之间又可以相互牵制,确保了蜀国的稳定。但是,同样也会造成了蜀国军政之令的执行不力。

更重要的是,如此下去,诸葛亮曾经“隆中对”的人生梦想就无法实现了。为此,诸葛亮先以刘备临终托孤为由,将防御东吴的“重任”交予了李严,其令驻防江州。其实,这时蜀国已同东吴修好,那里需要重点防御。接着,对于南中的孟获叛乱,本可令一大将率兵平之,但是诸葛亮为何却要亲征?一是通过战争树立自己军中的威信,毕竟自己一直未曾有过独自领军的机会,军中威望不足;二是通过调兵遣将,树立自己在蜀国的绝对权威地位;三是将蜀国军队的调遣权,从非其职限,变为既成事实。从而,实现蜀国军政的高度集权。

若非如此,自己说出的话谁会听,又如何去实现心中的抱负呢?

所以,当诸葛亮兵出汉中进行北伐时,便将魏延再次收到了自己的麾下,从而成了蜀国军政权力说一不二的绝对代言人。因此,在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时,诸葛亮毫不犹豫就给否决了,岂能再让军权旁落。

同时,从诸葛亮《前出师表》中的第一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就可以看出,诸葛亮早已看出蜀国处于积贫积弱的形势。但是,他却以先帝遗志为由,坚决北伐,最后还要选一个能够继承其志的姜维为自己接班人。

归根到底,诸葛亮就是不想令自己的“隆中对”在蜀国的发展中出现转折。否则,“隆中对”还会成为后世传唱的佳话吗。

图片来源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诸葛亮一次次北伐的背后真相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