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版资治通鉴【1534】明,就是没有私心。2022-04-19

10、

五月十七日,皇帝下诏:“从今天开始,诉讼案件有经尚书省判决不服的,可以到东宫上诉,委太子裁决。如果仍不服,再上奏皇帝。”

11、

五月二十三日,御史大夫萧瑀上奏弹劾李靖击破颉利牙帐时,御军无法,突厥的财宝全部被抢掠一空,请交付法司调查。皇上特别下令,阻止弹劾。等到李靖入见,皇帝对他大加斥责,李靖顿首谢罪。过了很久,皇上才说:“隋朝史万岁击破达头可汗,有功不赏,反而有罪被杀(事见公元600年记载)。朕则不然,录公之功,赦公之罪。”加授李靖为左光禄大夫,赏赐绸缎一千匹,加封食邑,连同之前已有的,一共五百户。过了一段时间,皇上对李靖说:“之前有人进你的谗言,现在朕已经醒悟,你不要挂怀。”又赏赐绸缎二千匹。

12、

林邑进献火珠,有司认为,他们的奏章言辞不逊,请出兵讨伐。皇上说:“好战者亡,如隋炀帝、颉利可汗,都是我们耳目所亲见。小国胜之不武,何况未必能胜!语言之间,何足介意!”

华杉曰:

火珠,胡三省注,据《唐书》记载,状入水晶,正午时分,放在太阳光下,下面再放上艾草,就起火。听起来是凸透镜的原理。

林邑远在今天越南中部,万里之外,一句话没礼貌,有司就要出兵讨伐,这位“有司”,太轻佻了。

13、

六月四日,任命阿史那苏尼失为北宁州都督,以中郎将史善应为北抚州都督。

六月九日,任命右骁卫将军康苏密为北安州都督。

14、

六月二十二日,征发士卒修洛阳宫以备巡幸,给事中张玄素上书进谏,认为:“洛阳并没有确定巡幸日期,而预先修建宫室,不是今日之急务。当初汉高祖采纳娄敬的建议,从洛阳迁都长安,岂不是因为洛阳的地形在军事上不如关中吗!汉景帝相信晁错的计划,而带来七国之乱,陛下如今让突厥人居住在中国,突厥与皇室的亲近关系,比七国如何?岂能不先以突厥为忧,却急于修建宫室,轻易出巡!臣见隋朝当初营建宫室,近山没有大木,都从远方运输,二千人拖曳一根柱子,以木为轮,则摩擦起火,于是铸铁为轮毂,走一二里,铁彀就磨破了,又另外用数百人带着铁彀跟随替换,一天时间,不过行二三十里,计算下来,一根柱子的费用,就要数十万人工,则其余花费可以推算了。陛下当初平定洛阳,凡是隋朝宫室恢弘壮丽的,都下令烧毁,这才不到十年,又要去修,为什么前日之恶,而今日又要仿效呢!况且以今日之财力,还赶不上隋朝!陛下役使满身创伤的人民,沿袭亡隋之弊政,恐怕又甚于隋炀帝了!”

皇上对张玄素说:“你说我不如隋炀帝,比桀、纣如何?”

回答说:“如果这项工程不停止,也是同归于乱罢了。”

皇上叹息说:“我的思考不够成熟,以至于此!”回头对房玄龄说:“朕认为洛阳居于中部,各地来朝贡路程都差不多,为了便民,所以想修建宫殿。如今张玄素所言有理,应该即刻撤销计划。以后如果有事到洛阳,就算露宿也无妨。”仍赏赐张玄素彩绸二百匹。

华杉曰:

这就是“我们终将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李世民烧了杨广的宫殿,但等他当了皇帝,他自己也想建一座。大家都有一个问题:当初为什么要烧呢?留着他不好吗?李世民要烧洛阳宫,项羽要烧阿房宫,多可惜呀!

这是“伐”的文化。侵略和讨伐,不一样,侵略,是入侵,抢掠,要的是利益;讨伐呢,伐是砍伐,把他宗庙的树都砍了,把他的宫殿都烧了,是毁灭他的政权符号,向全国人民宣示他的灭亡。历代烧了又建,建了又烧,就是这个原因了。

15、

秋,七月一日,日食。

16、

七月二日,皇上问房玄龄、萧瑀:“隋文帝是怎样的君主呢?”

回答说:“文帝勤于为治,每次临朝,经常都工作到中午之后,五品以上官员,引坐论事,卫士不能换班,送餐食进来就地进食;虽然他的性情并非仁厚,也是励精图治之主。”

皇上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事都自己决定,不任用群臣。天下那么大,一日万机,就算是劳神苦形,岂能每件事都处理得当!群臣既然知道他要拿主意,就都等着他发话,就算知道不对,也不敢谏争,这就是他传两代就灭亡的原因。朕则不然。择天下贤才,置之百官,让他们思考天下之事,向宰相汇报,深思熟虑,研究妥当,然后奏闻。有功则赏,有罪则刑,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何愁天下不治!”于是敕令百司:“从今天开始,皇帝诏敕行下有不妥的,都应该上奏,不得一味顺从,不肯尽心。”

华杉曰:

李世民说杨坚,“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这句必须保留原文,无法翻译,一译就错。所有古文书的白话文本都要损失一半意思,这是我要自己写一本讲解资治通鉴的原因。就这一句,我看之前的译本,又把“明”译成“聪明”的,也有译成“精明”的,这就不仅译错,而且译反了,不明,恰恰就是很聪明,很精明,杨坚怎么会不聪明,不精明呢?

明,是《大学》的“明明德”,是王阳明的致良知,是我心光明,是至诚无私。无私,则心如明镜,物来心照,了了分明。杨坚一肚子都是私心,他那面镜子,就布满灰尘和污垢,所以不明。那镜子不明,就“照有不通”,照人照事,都照不清楚。照不清楚,你不管那么多事也行,他又不放心别人,事事多疑,都要自己拿主意,国家那么大,每件事情都要他定,当然就要出问题了。

很多领导,国家领导也好,公司领导也好,部门领导也好,都有不放心别人的毛病。这种毛病,主要是脑子里少了一根弦,忘了一个问题:你就放心你自己吗?别人可能弄错,你就不会弄错吗?所有人的事都你来弄,是错的概率大,还是对的概率大?

谁做都会有错,首先要接受有错误;然后呢,与其自己弄错,不如让别人犯错。不要跟下属比谁英明,下属的本事,都是你的本事;下属的坏事,则是他自己的,因为你可以换掉他。

17、

七月十日,任命前太子少保李纲为太子少师,以兼御史大夫萧瑀为太子少傅。

李纲有足疾,皇上赏赐给他步舆(人力车),让他乘坐到内阁前,数次引他进宫,问以政事。每次到东宫,太子都亲自下拜。太子每次视事,皇上令李纲与房玄龄在旁陪坐。

之前,萧瑀与宰相参议朝政,萧瑀气势刚强,又喜欢辩论,房玄龄都不能抗拒,而皇上大多不用他的意见,房玄龄、魏徵、温彦博曾经有一些小过,萧瑀上奏弹劾,皇上竟不过问。萧瑀由此怏怏自失,皇帝于是罢免他的御史大夫之职,为太子少傅,不再参预朝政。

18、

西突厥种落散居在伊吾,皇帝下诏,以凉州都督李大亮为西北道安抚大使,于碛口贮粮,来投降的人,就给予赈济;对来访的使者,则招待慰劳,于是来着络绎不绝,相望于道路。李大亮上言:“要怀柔远方,必先安定近民,中国如本根,四夷如枝叶,疲中国以奉四夷,犹拔根本以益枝叶。臣远考秦、汉,近观隋室,外事戎狄,都导致国家疲弊。如今招徕西突厥,只见劳费,看不见有什么益处。何况河西州县萧条,突厥微弱以来,才开始得以耕种收获;如今又要供应这些人,百姓将不堪承受,不如取消招慰。伊吾之地,都是戈壁沙漠,他们自己拥立国君,又要求称臣内属的,我们就接受,羁縻他们,让他们居住在塞外,为中国屏障,这才是施虚惠而收实利。”皇上听从。

华杉曰:

还是悦近来远的道理,我们只需要对自己的人民好,远方的人自然归附。如果拿自己百姓的血汗去怀柔远方,就是本末倒置了。

19、

八月十四日,皇帝下诏:“官员平常穿的服装没有等级差别,从今天开始,三品以上穿紫色,四品、五品穿红色,六品、七品穿绿色,八品穿青色;妇人衣服与她丈夫的颜色一样。”

20、

八月二十二日,皇帝下诏,任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右仆射。李靖性格深沉厚重,每次与宰相参议,谦恭谨慎的样子,好像不会说话一样。

21、

突厥既亡,营州都督薛万淑派契丹酋长贪没折前往游说晓谕东北诸夷人部落,于是,奚、室韦等十余部都归附。薛万淑,是薛万均的哥哥。

22、

八月二十六日,突厥欲谷设来降。欲谷设,是突利的弟弟。颉利失败之后,欲谷设投奔高昌,听闻突利为唐朝所礼遇,于是来降。

23、

九月六日,伊吾城主入朝。隋末,伊吾归附,设置伊吾郡;隋乱,向突厥称臣。颉利既灭,举其所属七座城池来降,于是以他的土地设置西伊州。

24、

思结部落饥贫,朔州刺史、新丰人张俭招集他们归降。有些不来的,仍居住在沙漠以北,亲属私相往还,张俭也不禁止。后来,张俭迁任胜州都督,州司上奏说思结部落要叛变,皇帝下诏,派张俭前往调查。张俭单骑进入其部落,游说晓谕,把他们迁到代州安置,朝廷即刻任命张俭为检校代州都督,思结最终没有叛变。张俭于是劝他们从事农耕,本年,庄稼获得大丰收。张俭担心他们蓄积一多,又生出异志,奏请用市价购买他们的粮食,以充实边防储粮。思结部落喜悦,耕田更加卖力,而边防储备也更充实。

25、

九月十四日,开拓南蛮土地,设置费州、夷州。

26、

九月十七日,皇帝前往陇州。

27、

冬,十一月一日(原文为壬辰日,根据柏杨考证修改),任命右卫大将军侯君集为兵部尚书,参议朝政。

28、

十一月三日,皇帝车驾还京师。

29、

皇上读《明堂针炙书》,说:“人的五脏,都联系着脊背。”十一月十七日,皇帝下诏,从今天开始,不得鞭笞囚犯脊背。

30、

十二月十四日,皇上在鹿苑打猎;十二月十五日,还宫。

你可能感兴趣的:(华杉版资治通鉴【1534】明,就是没有私心。202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