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者眼中的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审辩

季羡林眼中的文化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季羡林曾对东西方文化专门论述,集结在《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一书中。

        下摘录自《东方文化》一文:

       文化与文明两词,在报纸上随处可见,但它们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如果你查英文词典,会得不到答案,因为culture”和“civilization”均既指文明又指文化。尽管如此,它们之间还是有差别的,虽然,这两个范畴有相交的地方。具

体而言, 首先从字源上说, “culture”有“培养”的意思, 指“栽种”, 而civilization是从civil来的, 字源不一样, 有差别。其次,从对立面讲,文化的对立面是愚昧;文明的对立面是野蛮。愚昧主要指智慧的低下,而野蛮则主要指言行粗俗,因而区分是显而易见的。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定义非常难下,现存的对文明与文化的定义不下五六百个,谁也不能说服谁。因而我们求其理解,不求定义,明白文化与文明有统一也有区别。国外对他们的理解也有区别,英国汤因比(ArnoldJ.Toynbee,1889~1975) 的《历史研究》(Historical Studies) 中把七千年来人类创造的文化归为23种文明,而在中国,应该是用文化而非文明。咱们现在天天讲弘扬中国文化,我觉得有很多人混淆了这两个概念。

       季老是言必出西方词根,不解后得出“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定义非常难下”。总之,既然难以描述那就转个圈圈不再谈了。

费孝通眼中的文化

      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28年考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8年获得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博士学位,1945年加入民盟,1982年被选为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院士,1988年获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 。 

       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费孝通先后对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进行实地调查,提出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发展思路与具体策略。同时,开始进行一生学术工作的总结,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并出版有《行行重行行》、《学术自述与反思》、《从实求知录》等著作,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费老在《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思考》一文中,谈到:

       1995年我在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主办的“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发表了《从马林诺斯基老师学习文化论》的讲稿,在讲稿里我着重指出马老师的《文化论》中我认为比较重要的观点。把文化看成是一个由人类自己对自然世界加工创造出来为人类继续生活和繁殖的人文世界,是马老师文化论中的一个基本见解。人是自然的产物。人这个自然的产物通过对其他自然产物的加工,制造成了人文世界。这个加过工的世界虽然和原来未加过工的自然面貌有所不同,但仍是自然的一部分。我觉得马老师对文化的基本看法实质上是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一脉相承。其重要之点就在把文化和自然的“缺环”连接上了。这就是把文化作为物质、社会和精神结合一体的基本看法。把人文世界拉回到自然世界,成了个能实证的实体。我在文中也谈到这个文化论的观点在我们东方早就有了。

       从上文,我们不难看到,费老所持的文化研究观点是师从马林诺斯基。在上文中,他谈到“马老师对文化的基本看法实质上是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一脉相承。其重要之点就在把文化和自然的“缺环”连接上了。这就是把文化作为物质、社会和精神结合一体的基本看法。”。

       查阅《从马林诺斯基老师学习文化论的体会 费孝通》一文,对马林诺斯的文化研究方法有更为准确的理解,摘录如下:

      马老师既以他的《文化论》来概括他对社会人类学这门学科的理论内容,我想我们不妨从“文化”这个概念先说几句。“文化”这个名词在一般的语言里,还没有一个一致公认的含义。我们也不必在名词上费工夫,在这里只要弄清楚马老师所说的“文化”是指什么?其实他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用这个名词来表达的意义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他在学术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修改他对“文化”这个客观存在的现象的认识。我在这里只能简单地说一下我对他所谓“文化”的体会。

     马老师所接班的那一代社会人类学者在英国来说一般认为是以E.B.Tylor(1832-1917) 开始的。他是19世纪中叶英国人类学的代表人物, 他所著的Primitive culture(1871年) 和达尔文《人类起源》同年出版。

       在这本书里Tylor为英国人类学第一次为“文化”写下了一个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其他人们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一切其他能力和习惯。

       如果比较一下马老师在《文化论》所讲的文化,可以说他是基本上接受了这个经典定义的。他在《文化论》第一节里也是用列举的方式来说明文化的内容,他说:“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接着又补充了社会组织在内。和Tylor的定义相比较, 在列举的文化内容中多了物质的那一部分。至于所补充的社会组织也可以包括在Tylor定义中“作为社会成员的一切其他的能力和习惯”这一个概括的提示里。

      把文化看成生活的手段实际上是达尔文生物演化论的逻辑发展。首先肯定了人类是从较低级的动物中演化的结果,所以人类首先是一种动物,具有动物的共性。但是因为人类按生物演化的规律也产生了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生物性的体质功能,比如躯体的直立,姆指的捏合,特别是由于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达使他产生了能利用自然世界为自己服务的生理功能,即所谓“智力”。凭藉这些超过了任何动物的体质功能,使他能利用自然世界所提供的种种物质来满足生活上的种种需要。人的体力不如狮虎,而可以利用陷阱和刀剑来制伏狮虎;四肢不能腾空,而可以用弓箭射中飞鸟。这些体质功能使人在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力量上超越了任何其他动物,以至一度自称是“万物之灵”,把自己作为造物者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产品,自以为和禽兽具有本质的不同。达尔文戳穿这种狂妄自大的意识,把人归回到动物的行列。用事实证实人的体质功能包括所谓智力没有不是从动物一般的体质上发展出来的。

      我不想在这里列举一些早年人类学家的这类看法来作例证。只想指出,马老师的文化论的一个重要之点就在把这个似乎有隙可乘的文化和自然的联结处给填实了。这就是把文化作为物质、社会和精神结成一体的。

      马老师在他的《文化论》开始划了个人文世界的范围,总结出文化的四个方面,包括了整个领域:1.物质设备,2.精神文化,3.语言,4.社会组织。这是人文世界的大框框。这个人文世界的四分法曾经引起过不少学者的困惑、不满和责难。我本人也应当坦白地说,对马老师这种分解法原本不很明白。后来再想一想,引起别人不易理解的原因是在不明白他所说的“文化的方面”。他不用“要素”、“部分”等等名词来分析文化,而用“方面”。我猜测他有他的用意和苦心。首先要记住在马老师眼中人文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Tylor所说的文化是个“复合的整体”。若说文化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或四个要素, 那就会引起文化可以分为四块,也就把文化这个整体割碎了。若说方面就不致发生这个毛病。一个整体可以就各方面去看,方面尽管多,不失其为完整的一体。

      为了解决观察什么这个问题,马老师企图提出一个参考体系,他称之为“文化表格”,帮助学生们用实地调查方法来进行社会人类学的科学研究。这个参考体系本身牵涉到对文化是什么?文化包括些什么?文化是怎样发生的?文化各部分间有什么关系?观察文化的范围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等等问题。这些问题要尽可能地心中有数。一个研究者身边有了这个文化表格,心中就有了底,进行工作才能入门。

       这个作为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体系也就是马老师所说的《文化论》,也就是他在1936年送给吴文藻老师的那个底本,我翻译作中文时就用了《文化论》这个名词。马老师身后留下的那本遗稿也称作《文化的科学理论》。

       我所体会马老师所说的理论,其意义就在它能对实地调查起着指导的作用,指导研究者去实事求是地了解人。这个“人”不仅是作为调查对象的具体的某一个地方的土人,而且是一个在英文里要大写的人,即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所以马老师给我们的这本《文化论》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吴文藻老师称之为文化表格,纵横划成许多格子,每个格子里罗列着许多要调査者在实地观察的项目(见“论文化表格”,《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226-245页)。这是主体。在这表格之前马老师写了一篇说明,也可以说是这个表格所根据的理论,这就是我所翻译的那本《文化论》。这两个部分本来是应当联在一起构成一本书的,只是因为前后两部份分开寄出,分别翻译,前后完成,并没有出版合订本,一般读者难窥全貌。

       从上文的摘录中,我们基本能明白费老对“文化”论的基本观点。

       第一,“文化”这个词不容易定义。

       第二,他所持的“文化论”的观点是师从马老师。

       第三,马老师的观点是有流派渊源,既有演变论也有科学论,并确定文化的功能:1.物质设备,2.精神文化,3.语言,4.社会组织,且定义了“文化表格”的研究方法。

梁漱溟眼中的文化

       梁漱溟(1893年10月18日—1988年6月23日),蒙古族,原名焕鼎,字寿铭,曾用笔名寿名、瘦民、漱溟,后以漱溟行世。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 

       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一生著述颇丰,存有《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唯识述义》《中国人》《读书与做人》与《人心与人生》等。

       这里我们采用的是胡军的《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解读》,该文收录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摘录如下:

       我们首先来讨论梁漱溟关于什么是文化的看法。梁漱溟答道:文化“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法罢了”。这一文化定义涉及样法、民族和生活这三项。其实所谓的“样法”含义较为简单,所指的就是方法或生活的样式。民族的含义也比较清楚,表明在梁漱溟看来,文化涉及的不是个体的人,而是在相对稳定的社团中的人的生活。此中复杂的问题是究竟何为生活。由于他把文化的问题归结为生活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清楚什么是生活。

       那么,什么是生活呢?

       梁漱溟是站在佛家唯识学及西洋生命派的哲学立场上,认为

生活就是意欲或欲望。

       他答道:“生活就是‘相续'。”①(1)他认为生活与生活者没有区别。只有生活这件事,没有生活这件东西;(2)所谓生物,只是生活,生活、生物非二,所以都可以叫做“相续”;生活才是根本,只有通过生活才可知道生活者或生物;(3)宇宙也只是生活,他说:“尽宇宙是一生活,只是生活,初无宇宙”,“由生活相续,故尔宇宙似乎恒在,其实宇宙是多的相续,不似一的宛在,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者也”。②这样的生活是生活的真相,是生活的直解。

      胡军的概括是很准确的。在梁老眼中,文化应该是鲜活的,时刻保持“以文化之”的味道。

何新眼中的文化

       何新,1949年出生 [1]  ,1991年3月增补为第7届全国政协委员 [2]  ,历任第七届 [2]  、第八届 [3]  、第九届 [4]  、第十一届 [1]  [5]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

       在《中国文化史新论:关于文化传统与中国现代化》第一章第二、三节,何老对文化进行了定义,摘录如下:

       文化这个词,说起来大家都是很熟悉的。似乎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文化。但实际上,大家日常生活中所理解的文化,主要是指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

文化,侧重于文化的精神方面。比如说,我们读的书籍,我们的知识、教养等这些东西,我们把它们称作文化。这种文化和十九世纪以来人类学家所提出的文化概念,是大不一样的。此外,还有一种说法也很流行。那也是一个很常见的文化定义,即认为:“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个定义严格地说是错误的!为什么?非财富的东西是不是一种文化?所谓“财富”,这种说法中已经隐涵了某种价值判断在内-一用什么标准评定熟为财富、敦为非财富呢?

       讨论到文化的具体意义,要想给文化概念一个具体的规定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的这个文化乃是不着边际的、没有形体的,以至分布很散,甚至捉不住、模不着的概念。这也就是围绕文化这个概念,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原因。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社会科学中出现了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相关连的、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在现代人类学家看来,文化并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很具体的东西。每一个社会,每一个民族,人们生活在一定的地域里,入们组成一个实体性的社会,建立一定的社会制度,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人们的行为遵循一定的模式,自觉、不自觉地服从于一定的行为规则。这几个方面就组成一个社会的文化体系。文化具有如下四大特征:

       1.文化是整合为一的。文化形态固然可以分解成为众多的文化元素(elements) 、文化成分(traits) , 但就全体看, 它们是互相整合为一的。也就

是说,同一文化具有共同的价值系统和模式。

      2.文化是连绵不断的。文化是一个连续体(co-n tinuum) , 往往连绵不绝, 代代相传。因此, 改变传统和使某些传统让位,是很困难的。

      3.文化是变迁和积累的产物。尽管一种传统的更新很难,但文化却并非不变的。相反,文化永远或多或少处在变动中,具有创新的能力,这种创新性可以通过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逐渐引致文化传统的迁移。

      4.文化是普遍性的。无论古今中外,有人存在的地方便有文化。如果说文化有所谓优劣的话,那就看它能否适合人们生存活动的需要。近代中国文化的困境,根源即在于传统文化经不起西方文化的冲击,不能适合我们民族现代条件下生存活动的需要。

       除上述四个特征外,现代人类学家还认为,文化是一种有形态的具体事物。它是一个有结构的实体。它内部可以划分为四个层面。

       第一,是社会的经济形态,生产力、生产资料和工艺技术的体系。文化的这种经济形态,相当于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所说的社会中的“A”

体系,即生物组织。通过资源和能源的运用与消耗,维持着社会的生命。

      第二,是这个社会的社会组织形式,人和人的社会关系网络。这些社会关系网络是采取制度化形式组织起来的,例如,亲属关系、经济关系,以及

政治法律制度等。因此这种社会组织网络,也可称作文化的制度化层面。这一组织网络,帕森斯称作“I”体系,邯社会整合体系。它具有实现社会化连结(so ida ritesociale) 与社会凝聚(co herence) 、社会控制的功能。

       第三,文化还包括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它的精神产品,如宗教、艺术、科学等等。帕森斯称之为“G”体系,它构成社会的精神人格。

        第四方面是指这个社会的价值规范系统。人们在内心巾对自我行为的约束观念,以及作为社会道德要求的伦理规范。帕森斯称之为“L”体系,承担创造社会价值规范、社会理想的功能。

       上述“A IGL”四个层面, 组成了一个社会的文化系统。作为这四个层面的统--体,就是现代人类学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化形态。由此可见,这个文化和我们在日常语言里使用的文化涵义是很不相同的。

       请注意,我在这里所论及的文化,还有人类学家经常讲的中国文化、东方文化、西方文化、阿拉伯文化等等,都是在这个意义上作考察的文化。

       从上述我们得出结论,何老对文化的定义也是基于人类学基础上,综合为A IGL。

附1、《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

2、《中国文化的重建》

3、《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4、《中国文化史新论》

5、《禅与心理分析》

6、《灵魂与心》

7、从马林诺斯基老师学习文化论的体会_费孝通

https://www.doc88.com/p-1018420158164.html

8、《中国文化史新论:关于文化传统与中国现代化》何新著

https://www.doc88.com/p-10587509517.html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化研究者眼中的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审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