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之行随心记

2018年最后一天我和同学一起参观了南京几处的景点。早上我们吃了鸭德堡的鸭血粉丝,满满一大碗,料很足,大家吃的很开心。

九点半我们到了南京博物馆,看了傅抱石的画主要是山水画,还有几位画家雕塑家的作品,名字不记得了,大概是缺少对作品的欣赏力还有喜爱程度,所以看过即忘过。随后花了50元的票价看了特展管的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达芬奇三位画家巨匠。展厅里用时间轴串成他们的生命大事记,经典的黑白色以及简单的线条对他们的一生进行了精炼的描述。拉斐尔的《雅典学院》,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创世纪》,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都是大家所熟悉的经典作品。对比了一下中国的画家作品,和欧洲的画家作品,鉴于我浅薄的理解,我想说,中国的画家寄情于山水大自然居多,作品也是描绘的是大自然的丰富奇妙。欧洲的画家却非常注重人的构造,人的样貌,他们作品很多都是和宗教有关的人物画以及宗教人物的雕塑作品。毕竟我的年龄和阅历不够,只能说站在一个不太懂艺术,一个门外汉来看这些作品的感悟。我知道我的理解是狭隘的,我只是想表达我看博物馆后的感受。中国的历史最悠久绵长,我们的出土文物,历史文化是欧洲国家无法超越的。但是我们在观赏历史物件的时候能否除了抽象的意义上的感悟,还能提炼一些科学性的指导现实生活中实用的知识来学习呢?毕竟每个人看博物馆他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思想是无法完全控制的。而科学知识却更容易被大家所承认。

下午我们又去了中山陵,看了美龄宫,明孝陵,中山陵。路程很赶,一个下午我们加快步伐算是不枉此行。把想参观的地方都看到了,脚步丈量了南京文化的厚重。

这一天行程三万多步,我的脚已经重的抬不起来。不得不感叹体力下降好多,同行的小伙伴比我热情多了,她的坚持让我们在只有半个小时就闭馆的情况下赶到了中山陵,她登到了最高层,我却在最后一层的台阶上休息了。在那时我才发现,我的好胜心已经不是往日那么强烈,不再强迫自己去做在自己承受能力之外的事情。有一种放下,随意的态度。

动车上写下的这些感悟,有些零散,题目是随心记就是留个纪念的心情日记。从小到大去过一些博物馆,看过一些名胜古迹,但是能叫出名字的却少之又少。为什么?没有对历史的了解,没有对生活的一下感悟,看到的终归是表面的,这也是最容易忘记的。愿2019的自己,能多读一些好书,多见一点世界,多接触一些不同的人,让自己视野格局大一些,更大一些。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南京之行随心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