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蜀锦传承中华文明—— “三星堆盲盒”上新商朝的蜀锦

3月20号,国家文物局在四川成都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

三星堆新近出土的金面具

在今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上,通报新发现的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另外在会上公布,在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内,发现了祭祀用的丝绸。

此次丝绸织物的发现,在精神层面,印证在古蜀时期,丝绸有沟通天地人神的独特用途;在物质层面,也反映当时古蜀国的丝绸生产,为“西南丝路”提供考古学实证。

三星堆新出土的丝绸碳化物

这次三星堆发掘工作,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在互联网上的三星堆微博上,四百万人关注并评论了这条消息,还有不计其数的人在网上的讨论,并引发了新一轮国内文物界大battle。三星堆的发掘,还引起当地旅游热度猛增。数据显示,3月20号至21号这两天,也就是在文物局刚刚通报考古进展后,预订三星堆博物馆门票的用户环比增长将近12倍。

三星堆的发掘缘何能引起世人关注呢?这是因为,

第一,三星堆是夏商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心性遗址。

第二,尽管三星堆文明发达程度整体来说并没达到中原夏商周文明的高度,但它的遗址从原始社会的解体,文明的孕育、诞生、发展,走向辉煌,到开始衰落,都在一个地方不间断地演进。这个时期足足有两千年之长。这个现象中国仅见,世界罕见。

第三,这次发掘,是在1986年发掘过后,经历将近30年后的首次发掘工作,出土文物数量大,质量高,有不少为考古界所罕见。故而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

考古人员在4号坑内的黑色灰烬中提取到了肉眼不可见的丝绸制品残留物,距今有3000年历史。

“我们通过跟中国丝绸博物馆专家团队的合作,已经成功提取了在4号坑里面发现了有丝绸的残留,还有在一些青铜器的器表上有纺织品的痕迹。”

专家表示,这是非常重要的发现,说明古蜀是中国古代丝绸重要起源地之一。蜀地的栽桑养蚕、纺织丝绸技术一直居于领先地位。这在中国的古籍中亦有记载。最早的神怪类书籍《山海经》中说,最早发明丝织品的人就是中华始祖黄帝的妻子嫘祖,而螺祖就是蜀人。

从蚕丛时期到开明时期,蜀地的丝绸制造不断演进,至秦汉之时,成都因织锦之盛而有“锦官城”之美名,在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著名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一句,就是说的锦城——成都。

这次发掘工作印证了那句话:考古学不仅是历史的源泉,还是文化科普的一部分。成都地处西南腹地,三星堆丝绸织物的出土,在事实上证明了商朝的时候,四川人民就已经掌握了养蚕、丝织的技术。

此次在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发现了两种丝绸。一种是在祭祀坑的灰烬层里发现大量丝绸痕迹;第二种是在青铜器的周边上发现了丝绸包裹的痕迹。在祭祀坑里发现丝绸,把丝绸的功能提高到了形而上的层面。祭祀是古代最隆重的场合,丝绸作为沟通天地人神的载体和媒介。最早的丝绸,不是做漂亮衣服用的,是沟通天地人神所用。

经过岁月浪花的淘沙积淀,蜀锦经历了兴盛——衰败——兴盛的阶段。在清朝,蜀锦重新得以繁盛。我们熟知的电视剧《甄嬛传》中,有不少关于蜀锦的剧情。其中著名的一个片段是,甄嬛得到了皇上专门为她私人订制的一双碧玉蜀锦鞋。蜀锦本属难得,又与碧玉一起做成鞋子穿在脚上,以此衬托皇家天子的宠爱,多么贵不可言。

《甄嬛传》蜀锦碧玉鞋

新中国把蜀锦的技术列为国家非物质遗产项目,进一步证明、保护了蜀锦织造技术的独特性和珍贵性。2015年9月举行的成都国际非遗节上亮相的蜀锦作品《西南丝路图》,以其大气磅礴、织法精湛而艺惊四座。

南方丝路图

这次发掘工作以准备周密、高技术发掘、多方合作三大特点,显著不同于1986年三星堆的抢救性发掘。

2019年12月,三星堆的发掘工作正式展开。简单的“展开”二字,背后是极其复杂的准备工作。从开始发掘,到现在只清理到祭祀坑的第一层象牙层。这么长时间的间隔,因为准备工作要做充分,所谓谋定而后动。

据介绍,此次发掘,考古工作者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设考古发掘舱、集成发掘平台、多功能发掘操作系统,在多学科、多机构的专业团队支撑下,构成了传统考古、实验室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深度融合的工作模式,实现了考古发掘、系统科学研究与现场及时有效的保护相结合,确保了考古工作高质量与高水平。很多考古利器都是第一使用,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考古发掘工作中,都属于高科技、高水准。

三星堆考古发掘祭祀坑方舱

现场与以往考古现场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发掘的新的六个祭祀坑上搭建了永久性大棚,每个坑的附近都设有祭祀坑考古发掘仓。从现场配置先进的保护大棚,应急保护平台、恒温恒湿的考古发掘工作舱,无不将文物保护的理念贯穿其中,将“实验室田野化”。“保护大棚和考古发掘工作舱,恒温恒湿控氧 精准及时。发掘舱环境调控系统既可调节温度(20-25℃),还能调节湿度(80%)。祭祀坑发掘现场,安装有8台400万星光级网络摄像机,1台工业全景相机,专门用于考古过程的全程记录,实现实时传输到现场应急会诊室,通过专家会诊系统实现远程文物会诊功能。

三星堆发掘现场深夜的考古发掘方舱

多单位协同方面,在此次发掘工作中,共有30多家单位参与其中,不同单位的多学科研究人员不仅参与考古发掘,还参与多学科研究方案的设定、样品的采集等,在多学科、多机构的专业团队支撑下,构成了传统考古、实验室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深度融合的工作模式,实现了考古发掘、系统科学研究与现场及时有效的保护相结合,确保了考古工作高质量与高水平。

三星堆出土的海贝

迄今为止,三星堆遗址中已出土500多件珍贵文物,我们期待着三星堆的发掘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千年蜀锦传承中华文明—— “三星堆盲盒”上新商朝的蜀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