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产品心经》

       在初步接触这个岗位时,便有人推荐这本书。遂读之,觉得此书对产品岗位从初级到资深有一个详细的描述,觉得收获颇多,故写此文。

       在互联网公司中,产品经理是产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最主要负责人,担负着一个产品的命运。故了解产品经理的职责至关重要,其主要的工作包括:用户需求与市场分析,提出差异化的需求解决方案,传递用户价值的市场渠道分析,成本和收入以及盈亏平衡点分析,需求分析与管理和产品交互设计,根据用户的反馈和数据分析不断迭代调优产品,做好竞争壁垒分析,进行强有力的团队管理。

       整本书从产品经理的前期产品素质的培养到后期的整个产品规划、精益创业、需求采集分析到产品后期运营都进行了讲解,还列举了产品实践中的经验与见解。

       第一章、重点讲述了产品经理的核心素养。这一章介绍了很多素养的养成,使我们更懂得做产品不仅要有产品的深度,更要有广度;同时,产品经理还应通过人文修养、审美能力的提升对自身魅力进行培养;这样在做产品时,才能使产品从一个冷冰的科技产物转化为更高层次的有温度具有文化底蕴的的产品。文中还举了腾讯的10/100/1000法则:产品经理每月必须做10组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这个办法看起来比较死板,但在洞察用户,了解需求时却是很有效的。

        第二章、深刻认知产品。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产品,产品定位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句话表达清楚产品;评估需求是否该做的一个重要标准;预测产品是否存活下去的一个标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产品人不仅要了解自己的产品,更要了解对手的产品。产品感是产品经理很重要的一项能力,必须使用过或者从0到1进行产品的整个过程,才能逐渐具备这种意识。

       第三章、产品战略与规划。这一章节主要是让我们明确自己的产品战略方向,以及确定方法。有时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如果整体的产品战略方向把握不对,所有的努力都功亏一篑。战略规划9种工具:战略地图、差距分析、SWOT分析、PEST分析、发展驱动力分析、波特五力分析、BGG矩阵分析法、麦肯锡三层面法、价值链分析和基本竞争战略。

       第四章、精益方法与产品开发。这一章重点介绍了当下最为流行的精益创业中的精益开发模式。“验证性学习”通过先向市场推出极简的原型产品,然后不断地试验和学习中,以最小的成本与有效的方式验证产品是否符合用户需求,并迭代优化产品、灵活调整方向。精益创业强调的更多是走出去,与用户在一起,才能避免闭门造成,不了解用户真正的需求。

        第五章、需求分析与管理。透过佛学参悟人性,产品经理应从人性角度去洞悉用户真正的需求,透过现象看本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性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产品经理应该跳出思维的围墙,时时重新审视与洞悉用户的人性。在需求管理及优先级的排序时,应结合产品的方向与当时的时代大背景,将目光放长远一点,不能只关注单个点。

        由于时间的关系,目前只读到这里,感觉感受颇深。主要说一下其中三点:

        其一,重在内心感悟。从书名即可看出,本书讲的是内功心法,重在内心感悟,内心的强大。这一结论的得出,可能源于作者长期产品实践中的各种案例,以及所观所感。如果一个产品没有解决用户需求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内在的气质和灵魂,那么它的生命历程必将不能长久。同样的,如果一个产品经理没有自己的产品哲学和独特气质,产品素养不够深厚,那么设计出来的产品也必定平淡无奇,终致淘汰。

        其二,选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在第三章产品战略与规划中足足讲了12件事,篇幅居各章之首,重要讲述了如何选择方向。在产品策划阶段,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把市场调研、用户调研、需求分析做细做透,在整个市场的战略格局中选好方向,把握准产品的定位,这些工作将在产品之后的发展道路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战略方向出现偏差,不符合整个行业和市场的发展趋势,或者定位模糊,失去焦点,那么产品之后的发展道路将会步履维艰,甚至停滞倒退。产品选好方向才能成功,同样的,产品经理也是如此。产品方向的把握,除了需要产品、市场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对相关行业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专业技能可以通过短时间的学习获得,对于一个行业的认识和理解却需要长时间的钻研和积淀。因此,产品经理要想做出好产品,也需要选好方向,在一个行业内长潜深挖,视野和见地在战略上达到一定高度。只有这样,在进行战略规划时才能够做到高瞻远瞩、胸有成竹。反之,如果一个产品经理在每个行业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那么他在进行产品战略规划时,由于认识有限,高度有限,很难抓住要害,瞄准痛点,把握行业整体的发展趋势,甚至会在产品的方向以及定位方面出现偏差,最终导致产品流于平庸或失败。认识到这一点,对自己产品生涯的规划大有裨益。

        其三,产品人格化。在农业手工业时代,产品的生产是以个人为单位的,每一件产品都带有手工匠人深深的个人化印记,人们购买的不是一件物品,而是对于一个人的信任。到了工业时代,由于机器化大规模生产,产品本身失去了人格特质,沦为千篇一律的复制品。人们购买物品的时候脑海里只有这件物品的功用和价值,不会去想是谁生产的这件物品。继而又到目前的信息化时代,随着技术的发展,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已变得相当便利和廉价,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各种生活必需品和消费品。在这一阶段,当人们面对海量的信息和可选产品时,仅仅依靠功能性和实用性,已经不能帮助他们做出决策了。这个时候,产品人格化就又重新开始兴起了。

本书内容涵盖十分广泛,从产品策划设计到上线运营的各个环节,均有涉及。粗略拜读,觉得内容浩瀚无尽,自己学到的还很少,还需要在今后多多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初读《产品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