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策: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今天讲一个老骗子的故事。骗子,这世界上到处都是。不仅存在于市井阎闾,也多在庙堂。在战国时代,不会骗人,不会分辨骗子,是会活不下去的。记住:笨蛋没活路。

以前讲过,秦国自从孝公卫鞅改革变法以来,国力日渐增强。人要是牛X了起来,不免有些飘,国家也一样。

不好意思,有实力真的大晒的。

这次秦国看上的是周王室的九鼎。九鼎,天下的象征。相传是大禹在夏代初年将当时中国划分为九个“州”级行政区域,中国亦名九州,就是这么来的。令九州州长贡献青铜,铸造了九个青铜鼎,将九州的山川风土风物镌刻于九个鼎上。后来,商灭夏,周灭商,九鼎在王权更替中成了天下权力的象征。所有人都认为谁拥有九鼎,谁就有权力得到天下。就像现在的夫妻都知道的,谁掌握了银行卡,谁就掌握了家里的财政权,银行卡只是个象征,关键是对财政配置的权力。

人会通过拥有某样东西,来彰显自己。秦国之前一直都被其他国家嗤为西方蛮夷,风俗文化不与中原通,不被承认是正统华夏族群。现在秦国实力强大了,盯上象征天下权力的九鼎。只要把它们抢过来,谁还敢说秦国是蛮夷?

当时周王室已经弱得不能再弱了,本来天下只有周王一个王,现在称王的可以凑出几对炸弹,周王还不能说什么,人家压根不理你。你要是敢发声,半根手指就捏死你。虽然周王的地位已经不如一个县长了,但是好歹是几百年老贵族。贵族是什么?是脸面,这脸面要是丢了,也就不活了。可是打是打不过的。武大郎能阻止西门庆抢潘金莲吗,那还不被一脚踹死?说不得,只有找“武松”帮忙了。当时有实力做周王室的“武松”的只有两个国家,一个是齐国,一个是楚国。

就你俩没跑了,兄弟,关键时候得拉哥们一把。

周王为了秦国要抢九鼎的事害怕,他找了一个人来商量,这个人就是颜率。颜率一拍胸脯说,不要怕,我去找齐国帮忙。颜率就是文章开头说的老骗子,他这一次去齐国求救,把齐王骗得心服口服,教会了齐王一个道理:大宗商品的交易问题往往出在实物交割上。你要是先付了全款,还忘了立字据,那就骗你没商量。

等等,刚刚说能帮周王室的国家不还有个楚国吗?为啥颜率一开口就说找齐国帮忙呢?难道颜率和楚国有梁子?还真不是,实在楚国在九鼎这件事上底子不干净。几百年前楚国也和今天的秦国一样,跑到周疆界阅兵。当时楚国君主是楚庄王,他问周王室九鼎的轻重大小。表明自己有取而代之的意思。这就是成语问鼎中原的来历。这还罢了,他楚国是所有诸侯国中第一个称王的,也就是第一个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的国家。求楚国帮忙,等于找惦记你的小偷帮忙。

颜率跑到齐国游说齐王帮忙解围,他的说辞很简单:无道秦国来抢鼎,我们商量了一下,给秦国还不如给你国。你们帮我们把秦国赶跑,可以彰显你们国家的义名。拿了九鼎,可以得到实力,何乐而不为呢?齐王一听很高兴啊,这买卖值。马上就交了全款,派兵五万前去救周,秦国也就此罢兵了。

该是周王室兑现诺言的时候了。但是周王目的不是不想把九鼎给秦国,而是不想把九鼎给任何人。颜率说:大王别担心,我再去趟齐国就行了。颜率又跑到齐国见齐王,这次他是来谈九鼎交割事宜的。他感谢齐王出手相助,表达了周王室愿意主动献九鼎给齐国。不过,就是不知道齐国打算怎么把九鼎运回齐国呢?齐王说,我从魏国借道。颜率说不可以,魏国君臣打九鼎的主意不是一天两天了。齐王说,那我就借道楚国。颜率说不行,楚国打九鼎的注意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齐王说,那你说怎么办。颜率说我也为您操心这个事,要说这九鼎吧也不是瓶瓶罐罐可以提了就走,以前周灭商,一个鼎就要九万人才运到洛阳,九个鼎,就要八十一万人,还不算工具器械。今天您就算有这么多人,又从哪条路运输呢?我也为您操心这个事啊。

齐王这时候才回过味儿来,合着你老小子拿我开涮啊,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不想把鼎给我呗。

颜率非常无耻地说,怎么敢耍您啊,您赶紧定下运输路线,我们准备好随时待命,等您来把鼎运走。

齐王心里骂了无数句:“糙恁娘啊”。可是也只能作罢。被涮了,彻彻底底被涮了。齐王以后要学乖了,不要去买那些你要不了或者尚且承受不起的东西。即使齐国和周接壤,齐国也得不到九鼎。别的国家必定会阻挠。

九鼎只是权力的象征,不是权力的本质。土地、财富、人口、军队才是权力的本质。这一点,两千多年后的中国男人都懂:银行卡可以上交,但是我们可以攒小金库啊。

小金库最好是现金为王。

交易最好是现货交易。

你可能感兴趣的:(东周策: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