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可靠性
现在的计算机大多都是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
虽然这里的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内存、CPU是在同一个机器上的,但是它们彼此间却是相互独立的。如果它们之间要进行通信,那就必须要用“线”连接起来,其中连接内存和外设之间的“线”叫做IO总线,连接CPU与内存之间的线叫做系统总线。由于这些硬件设备在同一台机器上,因此连接它们的“线”是很短的,它们之间传输数据时出现错误的概率也很低。
但如果要进行通信的设备相隔千里,那么连接它们之间的“线”就要很长,传输数据时出现错误的概率也就大大增加,此时要保证传输到对端的数据无误,就必须引入可靠性的概念。
而TCP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诞生了,TCP就是一种保证可靠性的协议!
那UDP的存在有何意义?
既然我们用TCP协议来保证传输的可靠性,而UDP协议是不可靠的,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其实,可靠与不可靠,它们两个是中性词,并无褒贬之分。
TCP与UDP这两个协议,没有谁好谁坏之分,只有谁更合适,我们在网络通信时使用TCP还是UDP取决于上层的应用场景。如果上层应用严格要求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那么我们选择TCP协议,因为TCP协议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如果上层应用允许在数据传输时出现丢包等情况,那么我们选择UDP协议,因为它足够简单。
经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也就可以明白,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常用的传输层协议,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数据。它是TCP/IP协议簇的核心协议之一,确保可靠性从一个断点传输到另一个端点。
TCP协议有以下特点:
TCP报头当中的六位标志位:
TCP报头在内核中本质就是一个位段类型,给数据封装TCP报头时,本质就是用该位段类型定义了一个变量,然后填充TCP报头当中的各个属性字段,最后将这个TCP报头拷贝到数据的首部,至此便完成了TCP报头的封装。
TCP如何将报头与有效载荷分离?
当TCP从底层获取到一个报文之后,虽然TCP不知道报文的具体长度,但是报文的前20个字节是报文的基本报头,且其中涵盖了4位的首部长度。
TCP是这样分离报头和有效载荷的:
需要注意的是,TCP报文当中的4位首部长度描述的基本单位是4字节,这恰好也是报文的宽度(即报文数据的单位)。4位首部长度的取值范围为0000~1111,因此TCP报头的最大长度为 15 * 4 = 60 字节,因为基本报头的长度是20字节,所以报头中选项的长度最多为40字节。
如果TCP报头当中不携带选项字段,那么TCP报头的长度就为20字节,此时报头当中的4位首部长度的值也就为 20 / 4 = 5 字节,也就是说,首部长度的值为0101。
TCP如何得知将有效载荷交付给上层的哪一个协议?
应用层的每一个网络进程都必须绑定一个端口号。服务端进程必须由程序员显式指定一个端口号,而客户端进程又系统分配一个端口号。
TCP的报头中涵盖了目的进程端口号,因此就可以根据端口号,找到指定的进程,从而交付数据。
如何保证可靠性?
在进行网络通信时,一方发出数据之后,它不能保证该数据能被对方成功收到。因为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错误,只有当收到对端主机的响应之后,才可认为上一次发送的数据被对端成功收到了。
但TCP要保证的是双方通信的可靠性,虽然此时主机A能够保证自己上一次发送的数据被主机B可靠地收到了,但主机B也需要保证自己发送的响应数据被主机A可靠地收到了。因此主机A在收到主机B的响应消息之后,还要向主机B发送响应消息的响应消息,如此这样循环下去。。。岂不是很不合理呢?
只有当一端收到对方的响应消息之后,才能保证自己发送的消息被对方成功收到了,但是总有一方有最新的一条消息,所以我们无法百分百保证可靠性!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互联网通信当中是没有百分百的可靠性的,因为通信双方总有一条消息得不到响应。 但是实际上也没有必要保证百分百的可靠性,我们只需要保证核心数据被对方收到就可以了。而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数据(比如响应数据),我们不必保证它的可靠性。
这种策略在TCP当中就叫做确认应答机制。需要注意的是,确认应答机制不是保证双方通信的百分百可靠性,而是只要一方收到另一方的响应消息,就说明它上一次发送的数据被另一方可靠地收到了。
可是,我们必须要考虑一个问题,如果双方在进行网络通信时,只有收到了上一次发送数据的响应才能发下一个数据,那么此时双方的数据通信就是串行的,效率非常低!
因此双方在进行网络通信的时候,允许一方向另一方连续发送多个报文数据,只要保证发送的每个报文都有对应的响应消息就行了,此时也就能保证这些报文被对方收到了。
但在连续发送多个报文时,由于各个报文在进行网络传输时选择的路径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这些报文到达对端主机的先后顺序也就可能和报文的发送顺序是不一致的。
但是报文有序也是可靠性的一种,为了保证报文有序,我们引入32位序号!
32位序号
报文有序也是可靠性的一种,TCP报头当中的32位序号的作用之一实际就是用来保证报文的有序性的。
TCP将发送出去的每个字节数据都进行了编号,这个编号叫做序列号。
接收端在进行报文重排时,可以根据当前报文的32位序号以及与其有效载荷的字节数,进而确定下一个报文对应的序列号。
在我们发送核心数据的时候需要32位序号,那么在我们发送响应数据的时候其实也需要32位确认序号。
32位确认序号
TCP报头当中的32位确认序号是告诉对端,我当前已经收到了哪些数据,你的数据下一次应该从哪里发送。
以上面的例子为例,当主机B收到主机A发送的32位序号为1的报文后,由于该报文中报文1000字节的数据,因此主机B收到序列号为1 ~ 1000的字节数据,于是主机B发给主机A的响应数据的报头当中的32位确认序号就会被填为1001。
这样做有两个目的:
注意:响应数据和其他数据一样,也是一个完整的报文,虽然它不携带有效载荷。
如果出现报文丢失的情况,怎么办?
主机A发送了三个报文给主机B,其中每个报文的有效载荷都是1000字节,这三个报文的32位序号是1、 1001、 2001。
如果这三个报文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出现了丢包,最终只有需要为1和2001的报文都主机B收到了,那么当主机B在对报文进行顺序重排的时候,就会发现只收到了 1 ~ 1000 和2001 ~ 3000的数据。此时主机B在对主机A进行响应时,其响应报头当中的32位确认序号填的就是10001,告诉主机A下次要从序号1001的数据开始发送。
注意:
因此发送端可以根据对端发来的确认序号,判断是否有哪个报文在传输中丢失了。
为什么要使用两套序号机制?
如果通信一方只是发送数据,另一方只是接收数据,那么只用一套序号就可以了。
但是TCP是全双工通信的,双方都有可能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
因此在TCP通信时,双方都要有确认应答机制,在TCP报头当中就出现了两套序号。
TCP本身是具有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的,这两个缓冲区都是在TCP传输层内部实现的。
当数据写入到TCP的缓冲区之后,对应的read/write函数就可以返回了,至于发送缓冲区当中的数据具体什么时候发送,怎么发送等问题是由TCP决定的。
我们之所以称TCP为传输层控制协议,就是因为TCP决定了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方式,以及决定了传输数据时遇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用户只需要将数据拷贝到TCP的发送缓冲区当中,以及从TCP的接收缓冲区当中读取数据就行。
TCP的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存在的意义:
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的作用:
它们其实就是一个经典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当发送端要发送数据给对端时,本质是将自己发送缓冲区的数据发送到对端的接收缓冲区当中。但是缓冲区是有大小的,如果接收端处理的速度小于发送端发送的速度,那么总有一个时刻接收缓冲区会被写满,这时发送端再发送数据过来就会造成数据丢包,进而引发丢包重传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因此TCP报文当中就有了16的窗口大小,这个16位窗口大小当中填的是自身接收缓冲区中剩余空间的大小,也就是当前主机接收数据的能力。
接收端在对发送端发来的数据进行响应时,就可以通过16位窗口大小告知发送端自己当前接收缓冲区剩余空间的大小,此时发送端就可以更具这个窗口大小字段来调整自己发送数据的速度。
为什么会存在标志位?
SYN
ACK
FIN
URG
双方在进行网络通信的时候,由于TCP是保证数据按序到达的,即便发送端将要发送的数据分成了若干个TCP报文进行发送,最终到达接收端时这些数据也都是有序的,因为TCP可以通过序号来对这些TCP报文进行顺序重排,最终就能保证数据到达对端接收缓冲区中是有序的。
TCP按序到达本身也是我们的目的,此时对端上层从接收缓冲区读取数据时也必须是按顺序读取的。但是有时候发送端可能发送了一些“紧急数据”,这些数据需要让对方上层提取进行读取,此时就要用到URG。
此时就需要用到URG标志位,以及TCP报头当中的16位紧急指针。
recv函数的第四个参数flags有一个叫做MSG_OOB的选项可以设置,其中OOB是带外数据(out of band)的简称,带外数据就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数据,因此上层如果想读取紧急数据,就可以使用recv函数进行读取,并设置MSG_OOB选项。
与之对应的send函数的第四个参数flags也提供了一个叫做MSG_OOB的选项,上层如果想发送紧急数据,就可以使用send函数进行写入,并设置MSG_OOB选项。
PSH
报文当中的PSH被设置为1,是在告诉对方尽快将你的接收缓冲区的数据交付给上层。
我们一般任务:
实际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其实接收缓冲区和发送缓冲区都有一个水位线的概念。
当报文当中的PSH设置为1时,实际就是在告诉对方操作系统,尽快将接收缓冲区的数据交付给上层,尽管接收缓冲区的数据还没到达指定的水位线。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使用read/recv函数读取数据时,期望读取的字节数和实际读取的字节数是不一定吻合的。
RST
TCP保证可靠性的机制之一就是确认应答机制
确认应答机制就是由TCP报头中的32位序号和32位确认序号来保证的。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确认应答机制不是保证双方通信的全部消息的可靠性,而是通过收到对方的应答消息,来保证自己曾经发送给对方的某一条消息被对方可靠地收到了。
如何理解TCP将每个字节的数据都进行了编号?
TCP是面向字节流的,我们可以将TCP的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都想象成一个字符数组。
双方在进行网络通信的时候,发送方发出去的数据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间隔内如果得不到对方的应答,此时发送方就会进行数据重发,这就是TCP的超时重传机制。
需要注意的是,TCP保证双方通信的可靠性,一部分是通过TCP的协议报头体现出来的,还有一部分是通过实现TCP的代码逻辑体现出来的。
比如超时重传机制就是发送方在发送数据后开启了一个定时器,若是在这个时间内没有收到刚才发送的数据的确认应答报文,则会对报文进行重传,这就是通过TCP的代码逻辑实现的,而在TCP报头中是看不出来的。
丢包的两种情况
丢包分为两种情况,一直种是发送的数据报文丢失了,此时发送端在一定时间内收不到对应的响应报文,就会进行超时重传。
另一种情况是对方发来的响应报文丢包了,此时发送端也会因为收不到对应的响应报文,而进行超时重传。
超时重传的等待时间
超时重传的时间既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
因此超时重传的时间一定要是合理的,最理想的情况就是找到一个最小的时间,保证确认应答一定能在这个时间返回。但这个时间的长短,是与网络环境有关的。网好的时候重传的时间可以设置短一点,网卡的时候重传的时间可以设置的长一点1,也就是说超时重传设置的等待时间一定是上下浮动的,因此这个时间不可能是固定的某个值。
TCP为了保证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都有比较高性能的通信,会动态计算这个最大超时时间。
TCP是面向连接的
TCP的各种可靠性机制实际都不是从主机到主机的,而是基于连接的,与连接是强相关的。比如一台服务器启动后有可能有多个服务器前来访问,如果TCP不是基于连接的,也就意味着服务器只有一个接收缓冲区,此时各个客户端发来的数据都会拷贝到这个接收缓冲区当中,此时这些数据就可能会收到干扰。
而我们在TCP通信之前需要先建立连接,就是因为TCP的各种可靠性都是基于连接的,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就必须先建立好连接。
操作系统对连接的管理
面向连接是TCP可靠性的一种,只有在连接建立好之后可靠性才能得到保证,而一台机器上可能存在大量的连接,此时操作系统就要对这些连接做管理。
双方在使用TCP协议通信之前需要先建立连接,这个建立连接的过程我们称之为三次握手。
三次握手的过程
以服务端和客户端为例,当客户端要与服务器进行通信时,需要先与服务器建立连接,此时客户端会作为主动方先向服务器发送连接建立请求,然后双方TCP在底层进行三次握手。
需要注意的是,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的连接建立请求,是请求建立从客户端到服务端的通信连接,而TCP是全双工通信,因此服务器在收到客户端发来的连接建立请求后,服务器也需要向客户端发起连接建立请求,请求建立从服务器到客户端方法的通信连接。
为什么是三次握手?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连接建议不是百分之百能成功的,通信双方在进行三次握手时,其中前两次握手能够保证被对方收到,因为前两次握手都有对应的下一次握手对其进行响应,但是第三次握手是没有对应的响应报文的,如果第三次握手客户端发送的ACK报文丢失了,那么连接就会建立失败。
建立连接不管采用几次握手,最后一次握手的可靠性都是不能保证的。
建立连接的建立都不说百分之百成功的,因此建立连接时具体采用几次握手的依据,实际是看几次握手时的优点更多。
三次握手能够保证连接建立时的异常连接挂在客户端:
因此,这里给出两个连接时采用三次握手的理由:
三次握手时的状态变化
至此三次握手结束,双方可以进行数据交互了。
套接字和三次握手之间的关系
四次挥手的过程
由于维护双方的连接是需要成本的,所以在通信结束的时候我们就要断开连接,这个断开连接的过程为四次挥手。
四次挥手结束之后双方的连接才算是真正断开。
为什么是四次握手?
四次挥手时的状态变化
至此四次挥手结束,通信双方断开连接。
套接字与四次挥手之间的关系
CLOSE_WAIT
TIME_WAIT
如果客户端在发出第四次挥手之后立即进入CLOSED状态,那么此时服务器就算进行超时重传,也得不到客户端的响应,因为客户端已经关闭了。
服务器在经过若干次超时重发之后得不到响应的话,最终也一定会将对应的连接关闭,但在服务器不断进行超时重传期间还需要维护这条废弃的连接,这样对服务器是非常不友好的。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客户端在四次挥手之后并没有立即进入CLOSED状态,而是进入到了TIME_WAIT状态进行等待,此时要是第四次挥手的报文丢包了,客户端也能收到服务器重发的报文进行响应。
TIME_WAIT状态存在的必要性:
实际第四次挥手丢包后,可能双方网络状态出现了问题,尽管客户端还没有关闭连接,也收不到服务器重发的连接断开请求,此时客户端TIME_WAIT等若干时间最终也会关闭连接,而服务器经过多次超时重传之后也会关闭连接。这种情况虽然让服务器维持了闲置的连接,但毕竟是少数,引入TIME_WAIT状态就是尽量让主动发起四次挥手的客户端维护这个成本。
因此TCP并不能完全保证建立连接和断开连接的可靠性,TCP保证的是建立连接之后,以及断开连接之前双方通信数据的可靠性。
TIME_WAIT的等待时长是什么?
TIME_WAIT的等待时长既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
TCP协议规定,主动关闭连接的一方在四次挥手后要处于TIME_WAIT装填,等待两个MSL的时间才能进入CLOSED状态。
MSL在RFC1122中规定为两分钟,但是各个操作系统的实现不同,比如在CentOS7上默认的值是60s,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来查看MSL的值。
TIME_WAIT的等待时长设置为两个MSL的原因:
TCP支持根据接收端的接收数据的能力来决定发送端发送数据的速度,这个机制叫做流量控制。
接收端处理数据的速度是有限的,如果发送端是发送的太快,导致接收端的缓冲区被打满,此时发送端继续发送数据,就会造成丢包等问题。
因此接收方可以将自己接收数据的能力告知发送端,从而让发送端控制自己发送数据的速度。
当发送端得知接收端接收数据的能力为0时会停止发送数据,此时发送端会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得知何时可以继续发送数据。
16位数字最大表示为65535,那TCP窗口最大就是65535吗?
理论上确实是这样的,但实际上TCP报头当中40字节的选项字段中包含了一个窗口扩大因子M,实际窗口大小是窗口字段的值左移M位得到的。
第一次向对方发送数据时如何得知对方的窗口大小?
双方在进行TCP通信之前需要先进行三次握手建立连接,而双方在握手时除了验证双方通信信道是否畅通以外,还进行了其他信息的交互,其中就包括告知对方自己的接收能力,因此双方在还没有正式开始通信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对方接收数据的能力,所以双方在发送数据时是不会出现缓冲区溢出的问题的。
连续发送多个数据
双方在进行TCP通信时可以一次向对方发送多条数据,这样可以将等待多个响应的时间重叠起来,进而调高数据通信的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双方在进行TCP通信时可以一次向对方发送大量的报文,但不能将自己发送缓冲区当中的数据全部打包发送给对端,在发送数据时还要考虑对方的接收能力。
滑动窗口
发送方可以一次发送多个报文给对方,此时也就意味着发送出去的这部分报文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数据是暂时没有收到应答的。
其实可以将发送缓冲区的数据分为三部分:
发送缓冲区的第二部分就叫做滑动窗口。
滑动窗口描述的是:发送方不用等待ACK一次所能描述的数据最大量。
滑动窗口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可以提高发送数据的效率:
当发送方发送出去的数据段陆陆续续收到对应的ACK时,就可以将收到ACK的数据段归置到滑动窗口的左侧,并根据当前的滑动窗口大小决定,是否需要将滑动窗口右侧的数据归置到滑动窗口当中。
TCP的重传机制要求暂时保存发出但未收到确认的数据,而这部分数据实际就位于滑动窗口当中,只有滑动窗口左侧的数据才是可以被覆盖或者删除的,因为这部分数据才是发送并被对方可靠地收到了,所以也可以支持TCP的重传机制。
滑动窗口一定会整体右移吗?
滑动窗口不一定会整体右移的,以刚才的例子为例,假设对方已经收到了1001~2000的数据段并进行了响应,但对方上层一直不从接收缓冲区读取数据,此时当对方收到1001 ~ 2000的数据段时,对方的窗口大小就由4000变为了3000。
当发送端收到对方的响应序号为2001时,就会将1001~2000的数据归置到滑动窗口的左侧,但此时由于对方的接收能力变为了3000,而当1001 ~ 2000的数据归置到滑动窗口的左侧之后,滑动窗口也不会整体右移,而是会将大小变为3000。
因此滑动窗口是不一定在一直右移的,随着对方接收数据能力大小的变化,滑动窗口的大小也在变化。
如何实现滑动窗口
TCP接收和发送缓冲区都可以看作一个字符数组,而滑动窗口实际就可以看作是两个指针限定的一个范围,比如我们用start指向滑动窗口的左侧,end指向的是滑动窗口的右侧,此时在start和end区间范围内的就可以叫做滑动窗口。
当发送端收到对方的响应时,如果相应当中的确认序号为x,窗口大小为win,此时就可以将start更新为x,而将end更新为start+win。
丢包问题
当发送端一次发送多个报文数据时,此时的丢包情况也可以分为两种。
情况一:数据包已经递达,ACK丢包
在发送端连续发送多个报文数据时,部分ACK丢包并不要紧,此时可以通过后续的ACK进行确认。
比如图中2001 ~ 3000和4001 ~ 5000的数据包对应的ACK丢失了,但只要发送端收到了最后5001 ~ 6000数据包的响应,此时发送端也就知道2001 ~ 3000 和 40001 ~ 5000的数据包是收到了的。因为如果接收方收到了确认序号6001之后,就可以认为1 ~ 6000的数据都已经收到了,下次发送应该从序号为6001的数据开始发送。
情况二:数据丢包了
这种机制被称为“高速重发机制”,也叫做“快重传”。
需要注意的是,快重传需要在大量的数据重传和个别的数据重传之间做平衡,实际上这个例子中发送端并不知道是1001 ~ 2000的数据丢包了,当发送端重复收到确认序号为1001的响应报文时,理论是哪个发送端将1001 ~ 7000的报文全部重传,但是这样会造成大量数据被重新传送,从而导致网络资源的浪费。所以发送端可以先尝试将1001 ~ 2000的数据进行重传,然后再更具重发后得到的响应报文判断是否需要重传其他数据。
滑动窗口的数据一定都还没有被对方收到吗?
滑动窗口中的数据是暂时还没有收到对应响应报文的数据,但并不是说滑动窗口中的数据一定没有被对方收到,滑动窗口中可能有一部分数据对方已经收到了,但是可能因为滑动窗口内左侧的数据出现了丢包等情况,导致收不到对端的响应报文。
例如图中的1001 ~ 2000的数据包如果在传输过程中丢包了,此时虽然2001 ~ 5000的数据对方都收到了,但此时对方发过来的确认序号为1001,这时候不能确定对端是否收到了后面的数据,滑动窗口也是不能移动的。直到成功补发1001之后的数据后,对端发来5001的确认序号,此时1001 ~ 5000的数据才能被归置到滑动窗口的左侧。
快重传与超时重传
两台主机在进行TCP传输的过程中,出现个别数据丢包是很正常的,此时可以通过快重传或者超时重发对数据包进行补发。但是如果出现了大量丢包时,就不能认为是正常现象了。
TCP通信不仅考虑了通信双端主机的问题,还考虑了网络的问题。
双方通信时出现少量的丢包时,TCP是允许的,但是如果出现了大量的丢包,TCP就会认为是网络出现了拥塞问题。
如何解决网络拥塞问题?
网络出现大面积瘫痪时,一定是网络中不部分主机共同作用的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拥塞时影响的不只是一台主机,而应该是该网络当中的所有主机,此时该网络中所有主机都会使用避免拥塞算法。
因此拥塞控制看似是一台主机上采取的策略,其实在网络崩溃之后该网络中所有主机都用采用拥塞控制的策略,这样才能有效缓解网络拥塞问题。
拥塞控制
虽然滑动窗口可以高效可靠地发送大量数据,但是有可能当前的网络状况是拥塞的,此时贸然发送大量数据,会加重网络的拥塞问题。
因此TCP引入慢启动机制,在刚开始通信的时候先发送少量数据,摸清当前网络状况,再决定要安装多大的速度进行发送。
刚开始放数据的时候拥塞窗口的值为1,每收到一个ACK应答时,拥塞窗口的值就乘以2。如果不考虑对方接收数据的能力,俺么滑动窗口的大小就是取决于拥塞窗口的大小的,此时拥塞窗口的大小和滑动窗口的大小就是按指数级增长的。
但是指数级增长是非常快的,如果拥塞窗口的值一直以指数的方式进行增长,就有可能导致网络出现拥塞。
为了避免短时间内再次导致网络拥塞,不能让拥塞窗口按指数级的方式进行增长。此时就引入了慢启动的阈值,当拥塞窗口的大小超过这个阈值之后,拥塞窗口就是线性增长的。
当TCP刚开始启动的时候,慢启动阈值设置为对方窗口大小的最大值。在每次超时重发的时候,慢启动阈值会变成当前拥塞窗口的一般,同时拥塞窗口的值被置为1,如此循环下去。
主机在进行网络通信的时候,实际就是在不断进行指数增长,加法增大和乘法减小。
需要注意的是,在同一网络中,不是所有主机此时的网络状态都是一样的,每台主机认为拥塞窗口的大小不一样是一样的。即便是同区域的两台主机在同一时刻认为拥塞窗口的大小也不一定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在同一时刻,可能一部分主机正在进行网络通信,而另一部分主机可能已经发送网络拥塞了。
由于TCP的流量控制机制,接收端进行接收数据后,如果立刻返回ACK应答,此时由于数据还没有被消费,那么返回的窗口大小此时就是缓冲区中剩下的那一小部分区域,也就是说,此时返回的窗口可能是比较小的。
延时应答不是为了提高网络传输的可靠性,而是流出一点时间让接收缓冲区的上层及时消费数据,这样返回的窗口就跟大一些,从高增大网络吞吐量,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
数据包的延迟应答有数量限制和时间限制,延迟应答的数据包的数量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且延迟应答的时间不能超过最大延迟时间(这个时间不会导致误超时重传)。
延迟应答具体的数量和超时时间,不同操作系统有差异,一般N取2,超时时间取200ms。
捎带应答其实是TCP通信时最常规的一种方式,就好比主机A给主机B发送了一条消息,当主机B收到这条消息之后需要对其进行ACK应答,但是刚好主机B也要给主机A发送消息,此时这个ACK就可以搭顺风车,和消息一起发送过去。既发送数据,又完成了对收到数据的响应,这种方式就叫做捎带应答。
有了捎带应答,双方通信就可以减少单纯的确认报文了。
此外,由于捎带应答的报文携带了有效数据,那么此时对方也要回发一个ACK响应,这样的话,不仅可以保证报文被对方成功收到了,也能保证发给对方的响应被成功收到了。
当创建一个TCP的socket时,会同时在内核中创建一个发送缓冲区和一个接收缓冲区。
由于缓冲区的存在,TCP程序的读写不需要一一对应。比如:
对于TCP来说,它并不关心缓冲区内的是什么数据,在TCP看来,都是一个个的字节数据而已。至于怎么解析数据,由应用层决定,TCP只负责发送,这就是面向字节流。
什么是粘包问题?
这就是所谓的粘包问题。
如何解决粘包问题
要解决粘包粘包问题,本质就是要明确报文和报文之间的边界。
UDP是否存在粘包问题?
因此UDP是不存在粘包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UDP报头当中的16位UDP长度记录了UDP报文的长度,因此UDP在底层的时候就把报文和报文之间的边界明确了。而TCP存在粘包问题就是因为TCP是面向字节流的,TCP报文直接没有明确的边界。
进程终止
当客户端正常访问服务器时,如果客户端突然崩溃了,此时建立好的连接会怎样?
当一个进程在正常连接的时候退出,该进程曾经所占用的文件描述符都会被操作系统自动关闭,也就是说,操作系统会去调用close函数,此时操作系统在底层仍然会进行四次握手,然后释放对应的资源。TCP底层也仍然可以发送FIN,和正常关闭连接没有什么区别。
机器重启
当客户端正常访问服务器时,如果将客户端重启,此时建立好的连接会怎样?
当客户端机器重启之后,操作系统会先杀掉所有进程之后再进行关机重启,此时双操作系统也会正常完成四次挥手,然后释放对应的连接资源。
机器掉电/网线断开
当客户端正常访问服务器时,如果客户端突然掉线了,此时建立好的连接会怎样?
当客户端掉线之后,服务器在短时间之内无法知道客户端掉线了,因此在服务器端会维持与客户端建立的连接,但这个连接也不会一直维持,因为TCP是有保活策略的。
其中服务器定期询问客户端的存在状态的做法,叫做基于保活定时器的一种心跳机制,是由TCP实现的。此外,应用层的某些协议,也有一定类似的检测机制,例如基于长连接的HTTP,也会定期检测对方的存在状态。
从文章的长度也可以看出,TCP协议是非常复杂的,它之所以这么复杂,就是因为它既要保持可靠性,同时又要尽可能地提高性能。
可靠性:
提高性能:
TCP的这些机制有些是通过协议来体现的,有些是通过代码逻辑实现的。
TCP定时器
此外,TCP当中还设置了各种定时器
理解传输控制协议
TCP的各种机制实际都没有谈及数据真正的发送,这些都叫做传输数据的策略。TCP协议是在网络数据传输当中做决策的,它提供的是理论支持,比如TCP只是要求发出的报文在一段时间内收不到ACK应答就进行超时重传,而数据真正的发送实际是由底层的IP和MAC帧完成的。
TCP做决策,IP+MAC做执行,我们将它们统称为通信细节,它们最终的目的就是将数据传输到对端主机。而传输数据的目的是什么则是由应用层决定的,因此应用层决定的是通信的意义,而传输层及其往下的各层决定的是通信的方式。
常见基于TCP的应用层协议如下:
谈谈云服务器
SSH也就是XShell的底层协议,我们使用XShell时实际就是使用XShell的ssh客户端连接我们的云服务器。
我们在使用XSheel时,可以通过 ssh 用户名@主机名(IP地址) 的方式连接云服务器。实际因为我们的云服务器中存在sshd这样的服务。
这实际就是ssh服务的服务器端,我们使用的 ssh 用户名@主机名 命令当中的ssh实际就是ssh的客户端,因此我们连接云服务器的本质就是在用ssh的客户端连接ssh服务器。
使用netstat可以查看对应的ssh服务
我们在云服务上敲出的各种命令,最终会通过网络编程套接字的方式发送给云服务器,由服务器来对我们的命令进行各种解释,进而执行对应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