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味的“腊八粥”

  一大早还在睡梦中,阵阵鞭炮声接二连三而来,迷迷蒙蒙中,不情愿地想着今天是什么黄道吉日?又有喜结良缘的?稍微定了下神,才想起来,今天腊八了。不禁感叹时间好快呀,转眼间,我们都与与“新冠”斗争一年了,它还在苟延残喘之中,我们仍需不懈努力,将它一举歼灭。

  被窝里想着,再也睡不着了,索性起来做饭。按旧俗来说,今天应该喝“腊八粥”,可自从我自己成家以来,就从没做过。这时自然就想起了小时候母亲一大清早端上来香喷喷的“腊八粥”。

  腊八粥的原材料是大黄米加芸豆,大黄米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黄糯米。小时候,自家地里总是种些黍子,它的果实就是大黄米,黄黄的金灿灿的,颗粒似小米粒那么大,但蒸出来的饭是带有黏性的,蒸煮时间也要比小米长。它磨成粉,兑上些玉米面什么的,就可以蒸豆包或是年糕,是我国北方必不可少的过年主食。而它未磨成粉之前,将外壳略微加工就成了黄米,我们俗称“大黄米”。将大黄米用清水淘洗干净,加入少许自家地里产的芸豆,再加入适量的水,放在锅里用大火煮开,然后掀开锅盖,改用小火慢炖,边炖边用锅铲均匀搅拌,以防堆积到锅底因受热被熬糊变味。用小火慢炖一小时以上,用锅铲一直搅拌到清水与黄米粘稠地融合在一起,飘出黄米加芸豆的香味,一锅“腊八粥”就算熬成了。

  小时候的腊八这一天,被母亲喊醒睁开眼睛,就能闻到香香的“腊八粥”了,匆忙穿好衣服,洗把脸的时间,母亲已经为每个人都盛进碗里了。坐到炕桌前,端起碗就着热喝起来,红红的芸豆已经熬煮成鼓鼓的、面面的了,牙齿轻轻一碰就会溢出豆的丝丝清香,加上糯米的软糯与爽滑,整个口里都沉浸在清甜的滑糯之中,然后从喉咙向下一直到胃里甚至整个肚子都暖暖的,香甜的。一碗下肚,脸上就开始微微冒汗,及至喝完第二碗,鬓角、发根处就隐隐泛着汗珠的光亮了。这时,如果再想喝,母亲就会阻止了,她说糯米黏性大,吃了不好消化,太饱容易伤害脾胃,七八分饱是最好的了。

  小时候家里穷,就只有自己家产的黄糯米与芸豆两种食材,用料难免单一,做出来的口味也比较大众化,家家户户的“腊八粥”味大同小异,无非是相差在每位母亲的熬制手法与蒸煮时间长短上。等我成家立业后,去饭店再喝“腊八粥”时,那可就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起来了。有人还为其更改了名字,美名其曰“八宝粥”了,配料也相当讲究起来,什么大米、白糯米、黑糯米、红小豆、花豆、薏仁米、小花生米、小红枣、枸杞子、莲子、冰糖、大白芸豆、燕麦、葡萄干、桂圆干、板栗、松子仁、核桃仁等等,蒸煮出来的也各有风味、多姿多彩起来,闻着就让人垂涎欲滴,吃起来更是念念不忘。但无论怎样变化和演进,无论现在的改良口味有多么香甜可口和营养丰富,我始终对妈妈版的“腊八粥”情有独钟。

  一边做着饭,一边回想着妈妈做的“腊八粥”。不知不觉中,我又回到了妈妈身边,正端着碗,大口大口地喝着“腊八粥”,而母亲正笑盈盈地慈祥地望着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母亲味的“腊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