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达宾小酱
他是推动封建中国全面近代化的重要人物之一,主办洋务,引进新式武器,建立新式军队。
他是风雨飘摇的大清朝裱糊匠,建立淮军,打造北洋水师,打太平军、镇压捻军、打苗民,为维持清廷最后一口气东奔西走。
他是国内外公认的能人,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为“再造玄黄之人”。
他也是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名最多的大臣,《中英烟台条约》、《中法会议简明条约》、《中日马关条约》、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辛丑条约》,这份本应是清朝统治者的大锅,却由他背了下来,甚至因骂名气愤而死。
他就是晚清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李鸿章。
梁启超曾评价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国人对李鸿章的评价大多因为他的“卖国”举动而上下摇摆,但是条约签订背后是清朝的腐败,李鸿章只是一个国人发泄不满的替罪羊,然而你不知道他曾为中国争取多少利益:
1874年,日本出兵侵台,李鸿章积极支持清政府派沈葆桢率舰队赴台湾巡阅,并调淮军6500人分批前往台湾。最后以签订《北京专约》而暂时平息,「但后来日本还是在1879年乘隙吞并了琉球。」
1875年,英国借口“马嘉理案”,对清廷施压。在发动战争的要挟下,李鸿章巧妙地利用国际法挽回决裂之局,于1876年与英国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避免更大的损失「但条约也因增开了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个通商口岸,并允许英国人可以进入西藏,损害了中国主权」。
1884年,清军败于北宁之战,并丢失太原和兴化两地。在此情况下,李鸿章代表与法国海军中校福禄诺在天津签订《中法会议简明条约》,双方停战,虽与法国签订协定,但李鸿章一直未下令让清军退回清朝境内。后来战事又起,清军取得镇南关之战的胜利,迫使法总理朱尔·弗朗索瓦·卡米尔·茹费理辞职,法新政府随即向清廷提出议和。
1895年,年过花甲的李鸿章远涉重洋,到日本马关谈判,遭刺客枪击受伤。此事使世界舆论哗然,日本也因为害怕国际局势对己不利,才在和谈条件上稍有收敛,李鸿章用命换来了国家利益少受损伤。
而让李鸿章身败名裂的《辛丑条约》更是无处喊冤。八国联军侵华的导火索是义和团运动,慈禧太后决定“招抚”义和团,以一国之力向列强宣战。这时的李鸿章已经是两广总督,身在广州,他接到宣战诏书就说这是假的,广东不执行,还和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起来,和各国领事搞了个《东南保护条款》,才让东南免于战事。
而战败之后,清廷又想起这位老人家,又让他当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当时从广州回北京不容易啊,他年近八十了,还要这么长途跋涉,再加上马关条约的痛苦历历在目,他到了上海就不愿意再北上了,可是耐不住慈禧太后的催命诏书啊。
这次是他最后一次进京,回想他第一次进京时写下的到“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不知道他会是多么难受?
到京后立马开始谈判,劳累过度加上受了风寒,旧病复发,但他仍坚持着。但是在国人一片声讨“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李鸿章吐血不止,“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在病榻之上,他通过谈判把损失降到最低点:从一开始提出的10亿两白银降到4亿5000万两,分39年还清。
最终他没能熬过那年的冬天,享年七十九岁,那时离他的八十大寿只有三个月。
国人不问青红皂白,可试问李鸿章何罪之有?为何没人声讨始作俑者慈禧太后,为什么没人深挖腐蚀朝廷的根源?却让一个老者背负这千古骂名?
01 师从曾国藩
李鸿章可以算是个官二代,他爹38岁和28岁的曾国藩一起考中进士,当时叫“同年”,二人关系也处得不错。进入仕途后,他步步高升到礼部、兵部、吏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官员,算是大官了)。
李鸿章从小读书就比较认真,加上天份还不错,在他爹考中进士两年后,他就考中秀才。父亲让他进京准备乡试,争取一举拿下,这时的李鸿章也是春风得意啊,写下几首诗,其中有两句不得了,“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你要那时在李鸿章身边,这恐怕会嘲笑这厮还想进史书?想封侯?牛皮都要吹破了,可事实证明,只要你想,一切皆有可能。
22岁时,在当时的京城参加乡试考中举人,第二年参加会试落榜。他爹就让他跟着曾国藩学习,这就是官二代的优势啊,曾国藩对李鸿章的帮助可以说是决定命运的,他从内至外全面塑造打磨了这个年轻人。
到了25岁,李鸿章就考中了进士,成为翰林院庶吉士,虽然开始了他的仕途之路,但他仍在曾国藩门下学习。
02 起兵抗“长毛”
自1850年起,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迅速向东发展。三年时间,从广西金田到武汉,再打到安庆。李鸿章坐不住了,可是他身份低微,于是就以工部左侍郎吕贤基的口气写了篇奏折,并怂恿他上奏。咸丰皇帝看后大喜,下旨让吕贤基任安徽团练大臣,办理团练防剿事宜。吕贤基一听懵了,对李鸿章说:“君祸我,上命我往;我亦祸君,奏调偕行。”于是,他跟着吕贤基回籍办团练。后来,他爹也回乡办团练,上阵父子兵啊,李家父子的团练“整齐皆可用”。李鸿章先后随周天爵、李嘉端、吕贤基、福济等清廷大员在皖中与太平军、捻军作战。
乱世出英雄,在与太平军作战的过程中,李鸿章的职位随战功一直高升,34岁就获按察使衔,相当于现在的省政法委书记了。可是不久,他爹去世了,按照清朝礼制,他必须离职回家为父亲守孝。他回到合肥,结果太平军打到合肥来了,李鸿章带着家人匆匆跑到他哥那避难。
一年后,李鸿章接受恩师曾国藩的招揽,来到湘军担任参谋,在湘军这些年,在曾国藩的耳濡目染之下,李鸿章的性格、思维逐步成熟。他独立思考,与曾国藩之间也出现了意见不合,历史证明他的远见卓识已经超越了他的师傅。
03 建立淮军
李鸿章和淮军,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主人公性格的必然。
上海派代表来安庆,请曾国藩派兵到上海防备太平军进沪。曾国藩最想让他弟曾国荃带兵去的,可是他弟只想打下天京拿首功,不愿意去;然后曾国藩又想到了老将陈士杰,写信让他出山,结果人家年纪大了不愿意来;这这样,这个当时看来不怎么美丽的差事就落到了李鸿章手里,史书记载,李鸿章是“欣然应命”,于是李鸿章的淮军应势而生。
淮军可以说是众星捧月,先是有他爹的好友帮他招募这合肥附近的地方团练,然后是一些已经和太平军打过仗的成熟队伍成为淮军的建军主力,后来还有恩师曾国藩从湘军中给他挑了一些兵将,整营整营的送他,这才使得湘军很快发展起来。
乘坐英国商船到达上海之后,淮军就像乡下人进城一样,破旧的衣着和装备让上海富人一脸失望,“皆笑指为丐”,难道这就是来拯救他们的军队?和外国人的洋枪队差别怎么这么大?面对这些怀疑,李鸿章激励将士让我们打几仗给他们看看。几月后,淮军与太平军开打,独立在虹桥、北新泾和四江口打了三次恶战,李鸿章亲自上前线指挥,成功守住了上海,让中外人士对淮军刮目相看,一下子打出了军威。
李鸿章也没有骄傲,他学习外军的编制,对淮军进行改良,“尽改(湘军)旧制,更仿夷军”,还花钱装备洋枪洋炮,雇外军教练训练军队,大大提高了战斗力。在江苏,李鸿章大力扩军,使淮军在两年内由6000多人增至6、7万人,成为清军中第一支可与近代军队媲美的地方武装。
淮军建军后就到处打仗,先是和英法雇佣的常胜军一起打太平军,然后转战苏浙,一直打到太平天国首都陷落。这个时候,在地方武装去留问题上,他和他恩师又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态度,太平天国失败后,在湘淮军的去留问题上,曾国藩攻下天京后不久就将湘军大部分遣散,这是曾国藩的为官之道。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鸿章认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强大军队应该为国镇守江南,以后还可以远征他处或者防备外国人。他主张保留湘淮军的用意,不只是“靖内寇”,更重要的是“御外侮”。
打败太平军后,淮军立即进入安徽、湖北、河南、山东、江苏、直隶(约今河北)等地,与捻军作战。捻军被镇压后,淮军担负北自天津、保定,南迄上海、吴淞,南北数千里江海要地的防守。
随着淮军节节胜利,赫赫战功也让创始人李鸿章步步高升,到镇压捻军后,他已经官至湖广总督兼湖北巡抚、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衔,成为一方诸侯。
04 办洋务,建海军
淮军的兴起让李鸿章真正进入权力核心,不久他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在慈禧的支持下,基本掌握了国家外交、军事和经济大权。
李鸿章办洋务在打太平军时就开始了,在上海他利用上海富绅的钱创办了中国第二个近代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第一个是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兼任北洋大臣后,他开始筹办洋务,先后创办了河北磁州煤铁矿、江西兴国煤矿、湖北广济煤矿、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山东峄县煤矿、天津电报总局、唐胥铁路、上海电报总局、津沽铁路、漠河金矿、热河四道沟铜矿及三山铅银矿、上海华盛纺织总厂等一系列民用企业,涉及矿业、铁路、纺织、电信等各行各业。还支持铺设大沽口到天津的中国第一条电报电缆线。
从鸦片战争后的系列事件中,李鸿章开始关注海权,多次上奏建立近代海军。最终在1874年,甲午战争前的二十年,李鸿章上奏提出从外国买铁甲舰,组建北、东、南三洋舰队的设想,并辅以沿海陆防,形成了中国近代海防战略。
中法战争后,清朝才真正开始“大治水师”,还成立专门的海军衙门,醇亲王奕譞总理海军事务,李鸿章为会办。李鸿章以会办身份之便,建立北洋水师,刚开始就有了舰艇25艘,一举成为当时亚洲最强海军。
虽然最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但这是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为后世海军探索出新路子,培养出一批人才。
一世为国,最后却成了民众口中的“卖国贼”,七十九岁的李鸿章郁郁而终。
回顾他的一生,就像慈禧太后的两道诏书所书:
大学士、一等肃毅伯、直隶总督李鸿章,器识渊深,才猷宏远。由翰林倡率淮军,戡平发、捻诸匪,厥功甚伟;朝廷特沛殊恩,晋封伯爵。翊赞纶扉,复命总督直隶兼充北洋大臣,匡济艰难,辑和中外;老成谋国,具有深衷。去年京师之变,特派该大学士为全权大臣,与各国使臣妥立和约,悉合机宜。方冀大局全定,荣膺懋赏;遽闻溘逝,震悼良深!
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儒臣起家军旅,早膺疆寄;晋赞纶扉,辅佐中兴,削平大难。嗣在北洋三十余年,办理交涉,悉协机宜。上年京师之变,事机万紧;该大学士忠诚坚忍,力任其难,宗社复安,朝野攸赖。本年七月间,因病迭经降旨慰问。该大学士仍力疾从公,未克休息;忠靖之忱,老而弥笃。方冀调理就痊,长资倚任;乃骤患咯血,遽致不起。当兹时局艰难,失此柱石重臣,曷胜怆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