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论散文小说的语言:学习名家,感悟创作的方法和深度

汪曾祺1920年出生于江苏高邮。1997年去世,享年77岁,是当代著名散文家、戏剧家。尤以散文语言著称于世。被多位当代文学艺术界名家称颂,赞为“抒情的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汪曾祺作品数量较多,主要是散文短篇小说和少量的中篇小说,以及那个年代创作的戏剧剧本。人们最熟悉的也许是《受戒》、《大淖纪事》、《陈小手》,还有《人间至味》、《人间草木》、《菰蒲深处》等等,新华书店的书架上,当当网上热卖的都比较多。

他在现当代名家中,风格突出,影响深远,广受读者喜爱,贾平凹赞曰:汪老为一文狐。

下面摘取他的经典发言和文学创作评论。

①,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后面是有文化的。胡适提出“白话文”,提出“八不主义”。他的“八不”都是消极的,不要这样,不要那样,没有积极的东西,“要”怎样,他忽略了一种东西:语言的艺术性。结果,他的“白话文”成了“大白话”。他的诗:“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实在是一种没有文化的语言。我们的语言都是继承了前人,在前人语言的基础上演变、脱化出来的。古人说“无一字无来历”,是有道理的,语言是一种文化积淀。语言的文化积淀越是深厚,语言的含蕴就越丰富。

②,这可以说是“书面文化”,另外一种文化是民间的,口头文化。我在兰州遇到过一位青年诗人,他怀疑甘肃、宁夏的民歌可能是诗人的创作流传到民间去的,那样善于用比喻、押韵押得那样精巧。

③,可有一回他遇见一对婆媳,这婆媳二人把他“吓倒”了:她们一路上没有说一句散文——所有对话都是押韵的。媳妇到一个娘娘庙去求子,她跪下来祷告,不是说:送子娘娘,您给我一个孩子,我给您重修庙宇,再塑金身……而是:“今年来了,我是跟您要着哪,明年来了,我是手里抱着哪,咯咯嘎嘎地笑着哪!”

这是我所听到过的祷告词里最美的一个。我甚至觉得,不读民歌,是不能成为一个好作家的。

④,有一首著名的唐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并没有说这位新嫁娘长得好看不好看,但是宋朝人的诗话里已经指出:这一定是一个绝色的美女。这首诗制造了一种气氛,让你感觉到她的美。

⑤,语言的美,不在语言本身,不在字面上所表现的意思,而在语言暗示出多少东西,传达了多大的信息,即让读者感觉、“想见”的情景有多广阔。古人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有道理的。

⑥,国内有一位评论家评论我的作品,说汪曾祺的语言很怪,拆开来每一句都是平平常常的话,放在一起,就有点味道。语言不是一句一句写出来的,“加”在一起的。语言不能像盖房子一样,一块砖一块砖,垒起来。语言的美不在一句一句的话,而在话与话之间的关系。包世臣论王羲之的字,说单看一个一个的字,并不怎么好看,但是字的各部分,字与字之间“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语言是处处相通,有内在联系的。

⑦,语言像树,枝干树叶,汁液流转,一枝动百枝摇,它是“活”的。“文气”是中国文论特有的概念,从《文心雕龙》到“桐城派”一直都讲这个东西,我觉得讲得最好,最具体的是韩愈。他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⑧,后来的人把他的理论概括成“气盛言宜”四个字。我觉得他提出了三个很重要的观点。他所谓“气盛”,照我的理解,即作者情绪饱满,思想充实。我认为他是第一个提出作者的精神状态和语言的关系的人。一个人精神好的时候往往会才华横溢,妙语如珠;倦疲的时候往往词不达意。他提出一个语言的标准:宜。即合适,准确。世界上有不少作家都说过“每一句话只有一个最好的说法”,比如福楼拜。他把“宜”更具体化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语言的奥秘,说穿了不过是长句与短句的搭配。一泻千里,戛然而止,画舫笙歌,骏马收缰,可长则长,能短则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⑨,中国人很爱用水来作文章的比喻。苏东坡说“吾文如万斛源泉,不择地涌出”,“但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流动的水,是语言最好的形象;语言,是内在地运行着的。缺乏内在的运动,这样的语言就会没有生气,就会呆板。

⑩,中国当代作家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的,现在多起来了。中国的文学理论家正在开始建立中国的“文体学”、“文章学”。这是极好的事。这样会使中国的文学创作提高到一个更新的水平。

上面十则句段,出自汪曾祺1987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略有删改。

我最喜欢的还是汪曾祺写的散文,

他的文章,信手拈来。如山泉水,明澈、清甜,不择地而出,汩汩流淌,读之沁人心脾。他写吃,写花草,往往写得妙趣横生。写早年在西南联大、在昆明的生活经历,透尽人世沧桑。尤其是他的散文中经常写人,一篇散文有一个人的身世经历,由一个人的眼睛观察到另一个人的生活,皆入文章中,

下面是我从诸多的报刊杂志和有关他的作品专

1、我以为语言具有内容性,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外部的,不只是形式、是技巧。

2、探索一个作者的气质、他的思想(他的生活态度,不是理念),必须由语言入手,并始终浸在作者的语言中。

3、语言具有文化性。作品的语言照出作者的全部文化修养。

4语言的美不在一个一个句子,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5、包世臣论王羲之的字,看来参差不齐,但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好的语言正当如此。 

6、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液汁流转,一枝摇,百枝摇。

7、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8、语言本身是一个文化现象,任何语言的后面都有深浅不同的文化的积淀。 

9、你看一篇小说,要测定一个作家文化素养的高低,首先是看他的语言怎么样,他在语言上是不是让人感觉到有比较丰富的文化积淀。

10、有些青年作家不大愿读中国的古典作品,我说句不大恭敬的话,他的作品为什么语言不好,就是他作品后面文化积淀太少,几乎就是普通的大白话。作家不读书是不行的。

11、我觉得研究语言首先应从字句入手,遣词造句,更重要的是研究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12、好的语言是不能拆开的,拆开了它就没有生命了。 

13、世界上很多的大作家认为语言的惟一的标准就是准确。伏尔泰说过,契诃夫也说过,他们说一句话只有一个最好的说法。 

14、韩愈认为,中国语言在准确之外还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这“言之短长”,我认为韩愈说了个最老实的话。 

15、语言耍来耍去的奥妙,还不是长句子跟短句子怎么搭配?有人说我的小说都是用的短句子,其实我有时也用长句子。就看这个长句子和短句子怎么安排? 

16、“声之高下”是中国语言的特点,即声调,平上去入,北方话就是阴阳上去。

17、我认为中国语言有两大特点是外国语言所没有的:一个是对仗,一个就是四声。

18、外国人讲话没有平上去入四声,大体上相当于中国的两个调,上声和去声。

写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汪老的文学根底深厚,这来源于他从小就受到的古代文学的熏陶和练就。后来在西南联大读书时,又从师沈从文,他的创作带有很多沈从文的影响。

19、外国语不像中国语,阴平调那么高,去声调那么低。很多国家都没有这种语言。

20、你听日本话,特别是中国电影里拍的日本人讲话,声调都是平的,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不大注意语言的音乐美,语言的音乐美跟“声之高下”是很有关系的。

21、“声之高下”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前有浮声,后有切响”,最基本的东西就是平声和仄声交替使用。你要是不注意,那就很难听了。

22、语言学上有个词叫语感,语言感觉,语言好就是这个作家的语感好;语言不好,这个作家的语感也不好。 

23、一般都把语言看作只是表现形式。语言不仅是形式,也是内容。

24、语言和内容(思想)是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不只是载体,是本体。

汪老一生经历诸多磨难和挫折,尤以解放后被下放劳动改造(其中1961年春,张家口农科所让汪曾祺到沽源的马铃薯研究站画一套马铃薯图谱和画稿,后毁失),走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人事变迁。

他自己虽受过一些不公正待遇,但始终心态平和,宁静旷达。他精于书画爱好,博学多识,情趣广泛,对他的文学所创作帮助很大,也许正是他内心恬淡,闲适愉悦、宠辱不惊的心态,才磨练造就了他的朴实平易,而又意味深长隽永的文风。

你可能感兴趣的:(汪曾祺论散文小说的语言:学习名家,感悟创作的方法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