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随笔

10月9日 雨

这雨是从国庆当天开始下的,绵绵密密的下了八九天,未来看样子还会继续下去。

趁着这绵密的水汽,我开始踏上通向北京的高铁。

我的座位是F座,在高铁上这意味着左边这排只有两座,和我紧挨的是D。

我一般买车票都喜欢买靠窗的F,主要在于靠窗的位置便于我看风景或是侧头安睡,我尤爱下雨的时候坐车窗的位置,看雨水在玻璃上被风扯长。

另一个原因是我也对身边的D座充满了幻想。我曾很多次希望身边能做一位眉眼如画的姑娘,然后我们可以开心的聊聊天,开始一段俗套的邂逅之旅,只不过这样的希望从来没有实现过罢了。

去北京主要是因为专业硕士毕业要求外出实习这一环,还占有10个学分。如今专硕和学硕的差异越来越小,仅有的不同也就这样了吧。

实习的事情要追溯到年初三四月的时候,中间充斥着包括出国和实习地点变更这样的曲折故事,不过总之,也是再一个雨色迷蒙的上午,我接到了来自北京公司的电话。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去北京,但每一次去好像都是怀着不同的心情。有复试时的紧张,也有转机时匆匆的一瞥。无论怎样,那都更多的是一种游人的心态,并无多少切实的欲望。

作为一个新进北漂的身份去北京工作,去挣扎求存,这还是第一次。

遥想我第一次听到实习这个词,那还是很多年前姐姐毕业找工作时的事情,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实习于我来说,确是一个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的东西,记得大四毕业的时候,我身边的朋友们似乎都很自然而然的选择了考研,同样自然而然的,我觉得自己也应该考研。

因此对我来说,存在于长辈口中,师长口中,媒体口中的血腥残酷的上班求职,变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和朋友间的寒暄。究竟什么是工作,什么是入职,我知之甚少,只是本能的排斥那种生活,在同样的地方,做同样的事情,一呆就是几十年。

我对那样的岁月充满了恐惧。尽管那才是人生的常态。

人不能没有做好准备就出发,我很同意这个观点,人在自己的生活中总是不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你只有分清他们间的关系,做好承接角色的准备。才能演好它们。但很多时候,生活的剧本总是不会等待你的转变,恰恰相反,生活的经历总是不断的逼迫你做出改变,你要学会学习,习惯单调,接受现实。

时间与机会构成的这辆列车没有起点,甚至有时你也无法选择下车的地点。面对那被雨幕遮掩起来的未来,你只能在路上准备,然后无论你是否准备好,都得下车。

我对北京所有的印象都来源于去年复试来北京的时候,那时我住在北航大学城那一片,四周学校的名头大的吓人,搜狐,快手和新浪的大楼一幢比一幢高,外国人与中国人混迹在一起,想在周围开家店都得是会双语的。这里的竞争力可见一斑。

那段时间北京的天气不好,但我还是转遍了北大和天安门。

时隔一年,有很多细节我都记不太清了,但是那昏黄天幕下天安门庄严的红墙,北大校园里严谨的白楼,和北京胡同里充满年代的灰,时至今日依然色彩清晰。

北京庄严,宏伟又严肃,不似长安那样和蔼,更像是一名威严的长者,等待着下一代的到来,等待着为他们传道受业,等待着讲述他辉煌的过往。

坐在通往北京的旅途上,我似乎更能体会北漂者的心态,那是一种充满不甘的孤注一掷,是困于囹圄的挣扎求存,是种子发芽青虫破茧般的渴望。

哪一个人心里没有对夜尽天明的想象,然而黎明前的黑暗里充满了无声的付出和坚持。

高铁在铁轨上飞驰,银色的云幕与黑色的公路间像是起了烟,高楼裸露出湿润又寒冷的深青色。

在这1500公里的旅途上,细密的雨声悄悄沿窗的缝隙里传出来,安抚着所有的惶恐与不安,像是儿时母亲的低喃,她告诉你,走过去,一切都会很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实习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