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的记忆
我的家乡老城,原是武陟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九三八年日本入侵后,县城逐步被破坏,县中心才逐步转移到沁河东岸仅一河之隔的木栾店。我的家乡后来叫老城,大概是老县城的意思吧。
武陟北依太行,南邻黄河,位于中原腹地,历史悠久,早在七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活。秦置怀县,隋开皇三年建怀州,十六年始设武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炎黄二帝逐鹿中原、大禹治水、武王伐纣、杨坚沁水大战、毛泽东主席视察人民胜利渠等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
沁河由西向东再向南流入黄河,老城就在拐弯处,地势低凹,又紧靠沁河,可是从未被淹过。群众说老城是个船城,水涨船高,桅杆就在原县衙前,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老城只有三个城门,因为北边不远处就是沁河大堤,所以老城没有北门,只在正北城墙上修了一个庙,群众叫小北顶,其他三处城外都住着群众,分别叫东关、西关和南关。解放前我们所看到的老城是一幅破烂不堪的衰败景象,城墙只剩一人多高的土墙,外边的包砖已不存在,三个城楼早已被拆除,只有南门还有瓮城的土墙,城门还在,门很大很厚,两边都包着铁皮。
解放后我们那里分为四个大队,分别叫东关大队,西关大队,西半成叫老城大队,南关和东半城叫南关大队。我们四个村都是穷村,其共同特点是:
一是砖头多。日本入侵后,城墙、县衙、道台和文庙等都毁坏殆尽,不少居民的房屋也不复存在,所以群众住的东一家、西一家,到处是残坦断壁,不少家的院墙都是用碎砖垒的,不少人以创房基卖砖来补助家用,周围村的群众盖房,不少人都来老城砖。
二是水坑多。过去我们老城一片汪洋,到处都是水,人住的地方还没有水面大,城墙南到护城堤一里多全是水。城外有正方形的方坑,城西南角是洗衣的洗衣坑,城内西北角有柳园坑,东北角是衙门坑,城围有护城河,可以说,房前屋后全是水。因为水多,鱼、鳖、黄鳝、马鳖等自然也多,当时不吃鳖,也不吃黄鳝,人们捉住黄鳝,都是剁下头,让血滴在纸上,晒干之后用于止血,因为水坑边碎砖多,很多黄鳝都藏在砖缝里,钓黄鳝不用鱼竿,人蹲在水边,手掂着安了鱼食的绳,引诱黄鳍出来吃食。有一次我往外掂,一条黄鳝像蛇一样足足有二尺多长,把我吓坏了,扔下黄鳝就跑。所以几十年来从未吃过一口鳝段,想起当时的情景,总让人不寒而栗。
三是盐碱多。因为水多,地都很潮湿,墙是碱的,地也是碱的,所以刮盐土熬盐的人就多。当时,我们没有吃过海盐,都是吃自己熬的小盐。
人们提到老城,自然会想起那里是个穷村,砖头多、水坑多、盐碱多。再加上我们住在城里,田地大都在几里外,现在我们住的地方,原是南关大队第二生产队的菜地,离家最近也有二里多路。俗话说,远地不发家。当时我们一个劳动日才两毛左右,在一九八一年搬迁后,我们的生活才逐渐好转。
(董少武撰,司马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