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道义,恩怨情仇。江湖是什么样子,少有人真正摸清过,但我想,它应该是金庸笔下的那样。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逝世。我们失去了大侠,但侠义留存了下来。
他曾说:“写这种小说,自己当做一种娱乐,自娱之余,复以娱人。”
但也是在他手上,武侠才真正成了中国通俗小说的大类别。
金庸创作的那些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包括《射雕英雄传》、《神鵰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世人简缩它们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他赋予每一部武侠生命,颠覆传统武侠的走向,也让我们看到了刀光剑影的江湖,和我们的21世纪,其实如出一辙。
01
金庸出生在浙江海宁袁花镇查家,“一门五进士,叔侄两翰林”,书香门第为他浓厚的文学底蕴提供了保证。
8岁那年,金庸在书房里看到了《荒江女侠》,从此便陷入了武侠小说的世界中。
金庸有“武侠梦”,他立志做一名外交官,出将入相,却又不愿被条条框框所束缚。表面谦和的他,其实骨子里全是血和肉的桀骜。
读中学时,因在漫画上讽刺老师开口就乱骂人的事情,他被开除;后来到了报社,他也待不下去。
他说:“这生最大的脾气,就是人家指挥我什么事情都不听的。”
金庸初到香港时,那儿还是一个小渔村,人口不足50万。他乐观地写诗说:“南来白手少年行,立业香江乐太平。”
受人邀请,他开始在报纸上连载小说,将自己的名字“查良镛”的“镛”字一分为二做了笔名,开启了自己的“江湖之旅”。
金庸能够大火,不是什么奇迹,而是他制造了共鸣,让每个人在武侠门外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大风起兮云飞扬,金庸已不在这江湖,江湖却到处都是他的风光。
02
比起提笔就是江湖、饮酒就是人生的古龙,金庸笔下的缠绵悱恻和快意恩仇,同样令人着迷。
多情的男人,痴情的女人,最后都变成生活中真实的写照。
金庸笔下的每一个人,都逃不过情字的纠葛。
天不怕地不怕的萧峰,聚贤庄面对天下人的围攻时,也只是说:“我乔峰要走,你们谁能拦我!”
而唯一一次有惧意,是他一掌打伤阿紫,抱着她在长白山寻找续命的人参时:
“他虽然向来天不怕地不怕,但这时茫茫宇宙之间,似乎只剩下他孤零零一人,也不禁颇有惧意。倘若真的只是他一人,那也罢了,雪海虽大,终究困他不住,可是他怀中还抱着个昏昏沉沉的小阿紫。”
被大雪覆盖的森林,了无踪迹,而自己怀里的女人奄奄一息。
《神雕侠侣》中,杨过和小龙女再重逢,十六年,生死两茫茫。一句轻描淡写的:“过儿,什么事不痛快了?”
就如两人从未分别过一样。
杨过:“龙儿,你容颜一点也没有变,我却老了。”
小龙女:“不是老了,而是我的过儿长大了。”
平平淡淡的对话,却真叫刻骨铭心。
03
金庸对待朋友很仗义,古龙、蔡澜、倪匡、黄霑,每一个都对他赞赏有加。
他们之间也相互帮助扶持,经常一起半夜摇笔杆子写武侠——说起来有种黑夜舞剑,一战高下的感觉。
倪匡和黄霑的事业,还是金庸带起来的,蔡澜成名也是因为在金庸创办的《明报》写专栏。
1972年9月,《鹿鼎记》一完,金庸宣布挂印封笔: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鹿鼎记》是我最后一部武侠小说了。”
此后,他便成了一个闲人,江湖、武侠,都被抛在了脑后。
“塞下牛羊空许约。”这是金庸给予《天龙八部》最后的结局,“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虽然94岁已属高寿,但终究是万般不舍。从大侠离去,到这个新的秋天,我们又这样懵懵懂懂地过了一年。
始终记得那些日子,那些读《射雕》读得心醉神迷、读《鹿鼎记》读得眼泪都笑出来的日子。金庸先生的著作一本本看完,青春的色彩逐渐绚烂,青春的骨架渐渐丰满,没有金庸的青春该是多么枯燥单调啊。
怀念金庸,其实更多的是怀念有他陪伴的日日夜夜。当时,好多磕磕绊绊也混迹着江湖的人,在他的书里无所顾忌宣泄泛滥的情感,然后,一点点打拼,一步步向前。
金庸离开一年了。一年过去,这江湖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