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不一样的HR,教你看懂经营中全面的谅解企业财务状况,附案例

关注【本号】更多关于企业管理、员工激励、薪酬制度、绩效激励等内容免费与你分享!私信“绩效”送您关于员工管理、绩效薪酬的干货视频。

作者:刁老师 有趣、有料、有态度的绩效管理者

HR只需掌握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及特点,就可轻松看懂现金流量表的内部构成,从而了解企业现金的来龙去脉和现金收支构成,全面、客观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源自两部分:其一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其二是购进商品、接受劳务付出的现金。其中,接受劳务付出的现金,很大程度上就是人力成本。

当企业经营正常、购销平衡时,二者的比率越大,就说明企业的销售利润越大,且销售回款良好、创造现金流的能力强。

HR也可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总额相比,如比例较大,则说明企业主营业务突出;或可将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上期的相比,如增长率较高,则说明企业成长性较好。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企业需要在某些项目上投入大量的现金,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则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现金支持。

如果投资项目运营良好,该项目产生的现金流入就能用于偿还债务并创造现金流;反之,如果投资效果不及预期效果,企业则可能出现偿债困难的情况。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一般与投资项目息息相关。HR应当结合每个投资项目进行分析,而不是简单对现金流入、流出情况进行判断。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一般而言,筹资活动能够为企业带来大量的现金流入,但也能使企业面临更大的偿债压力。例外的是,企业吸收的权益性资本,并不需要企业偿还,反而会增强企业的资金实力。

因此,HR可以将权益性资本带来的现金流入与筹资活动现金总流入相比,如比例较大,则说明企业资金实力较强,财务风险也较低。

现金流量表的构成较为明确,HR要关注的是各类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情况,及其比例,从而了解企业的主要现金来源和支出构成,根据现金流向灵活调整人力成本配置,使企业现金收支结构更加合理。

 3张报表之间的关系:财务综合分析与预警机制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共同构成了财务管理的3张主要报表,全面、系统地揭示了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HR想要洞察企业经营背后的“故事”,这3张报表缺一不可。

借助这3张报表,HR不仅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也能够借此建立预警机制,实现人力成本的预算分析与全面管控。而要实现这一目标,HR就必须明确3张报表之间的关系。

1.勾稽关系

勾稽关系是财务管理中的一个常用术语。勾稽关系是指账簿和会计报表中有关数字之间存在的,可据以相互考查、核对的关系。例如,每一总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与其所属各二级账户或明细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之和,存在着相互一致可以核对的关系。注意利用勾稽关系,有助于减少差错,保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准确性。

所谓3张报表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勾稽关系。

一般而言,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主要有以下6种。

①平衡勾稽关系指报表两方的数字相互平衡,如资产负债表、资金平衡表。

②对应勾稽关系指复式记账法下每项经营业务在多个账户中的对应关联关系。

③和差勾稽关系指报表中的某些指标等于其他几个指标的和或差。

④积商勾稽关系指报表中的某些指标等于其他几个指标的积或商。

⑤动静勾稽关系指“动态表”与“静态表”反映某些指标时具有一致性,如专用拨款表与资金平衡表。

⑥补充勾稽关系,指为了详细说明报表中的某些指标,另设项目或表式加以补充说明。

2.表内的勾稽关系

HR要掌握3张报表之间的关系,首先就要掌握表内的勾稽关系。而这就离不开财务报表的7个核心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这7个要素的相互关系,也组成了HR必懂的黄金等式,如图


​例如,某企业主用50万元注册公司,50万元实际汇款到公司账上。

则:资产(50万元)=负债(0)+所有者权益(50万元)。

上述公司向银行借款20万元。

则:资产(50万元+20万元)=负债(20万元)+所有者权益(50万元)。

上述公司卖掉一批货收入30万元,成本20万元,各种费用合计2万元。

则:利润=收入(30万元)-成本(20万元)-费用(2万元)=8(万元)。

作者:刁老师(CQZHHC1980)

如果您在企业管理方面存在有什么疑问,欢迎你添加我的个人号为好友!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个不一样的HR,教你看懂经营中全面的谅解企业财务状况,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