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人民日报》的暖心小贴士的激励

原来《人民日报》如此可爱

以前不看新闻的我不知何时开始关心起人民日报了,也不知何时起人民日报开始发布一些暖心的小贴士,提醒着人们,关注着人们。

第一次接触《人民日报》发布的这些小贴士,是在学校官方微博的转发之下看到的,转发了几次之后就关注了《人民日报》的微博。之后就关注它更新微博了。每次发这种小贴士都是以图片的形式,以图片为背景并配上文字。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上的文字,激励着大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工作态度。其中有几次我都看到了养成阅读的习惯这种文字。几个月前,看一公众号在举办写作培训班,犹豫好久报了名,但是当期的名额已经满了,只能提前预约下一期,我一寻思怕下个月又没有时间了,于是没有预约,但是过了半个月,感觉无事可做,于是赶紧付款报名了。过了半个月课程开始了,课程也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于是在工作之余,我大部分的时间就在看书,想要通过阅读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积累素材,提升写作能力,争取早日写作变现。

看到同一期学习的小伙伴好多都已经有文章投稿成功了,自己也是羡慕+着急,羡慕是羡慕人家的才华和写作能力,着急是因为同样在一个培训班学习,其他小伙伴都有成果了,自己却仍然进步不大。这时又是无聊的翻着微博,看到小贴士里的分享信息,告诉大家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急于求成。

其实,我自己也理解,写作这种事不是一件着急就能完成的事,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练习才能慢慢地出现实质的变化。在写作班跟随听课,有几次因为时间问题没有及时跟上听课,但随后及时补听了。

听了几节课之后还是颇有体会的,感触最深的是大纲,我以前写文章都是随心随性,想到什么写什么,毫无章法可言。在听完课之后,我第一次列出了大纲,列出了章节,当时写作的感觉是顺畅,自然,写完这句就知道下一句要写的内容,似乎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感觉。而之前就是一篇文章要写很长时间,而且往往是写完一部分之后就不知道该续写什么了,然后就翻回来往前边填充,说白了就是硬凑字数的,质量肯定难以过关。

所以说,培训班会帮助你养成好的写作习惯,教会你如何准备写作需要的材料,剩下的就需要自己的努力了。因为要用到储存在自己脑子里的东西,别人自然是爱莫能助的。

我现在处于第一步——积累阶段,这个阶段是最没有成就感的过程,因为实质性的变化并不明显,所以此阶段是最煎熬的时期,输出比较少,质量又不高,写作的积极性总是被消磨着。此时最需要耐得住寂寞,同时也需要一步一步的突破自己,拿起笔来练习也是很重要的,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只要开一个好头,坚持下去就不再是困难。

培训课上,听人说过“完成比完美重要”,也就是说我们不必等到自己已经万事俱备的时候再开始着手写作,我们可以经常尝试着写几篇完整的文章,然后再静下心来慢慢修改,这样就不会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经历几番练习,细细斟酌,积累经验,逐渐完成一篇完整的作品。

微信号:xiaojia19911224

作者简介:一个爱看书,爱写作的上班族,工科出身却偏爱文学的姑娘

你可能感兴趣的:(来自《人民日报》的暖心小贴士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