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版使用场景

在App设计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蒙版。所谓蒙版,顾名思义,就是“蒙在上面的一层板”。一般用黑色或添加品牌色的半透明遮罩效果,遮盖住下层界面,展示蒙版上层内容。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用到蒙版呢?

一、引导说明

通常,用户打开一个新产品,或是产品升级后有新功能时,会看到这样的引导提示:在半透明的蒙版隔层上,有简单明了的文字说明与图形,配合着指示性小箭头,醒目活泼的气泡,插画手绘小贴纸,甚至手势动画等等,教用户如何快速上手。其中,黑色蒙版降低了原本界面的可视度,需要说明的功能点高亮并标注,使得用户的注意力能集中在了解新功能和使用方法上,阅读也更清晰。

问题:用户可能会不耐烦,想快速关掉。

方案:1.适当考虑加入关闭按钮,让用户决定是跟随引导还是自己探索。2.尽量简洁,只对核心关键功能着重说明,每次只集中于单个交互动作进行解释引导,让用户更快更容易地知道发生了什么。3.增加趣味性,让体验更愉悦。

二、模态加载

模态加载指的是在单向通行的线性流程中(不可逆路径),阻断式的页面数据加载。在这个加载过程中,不允许用户随意操作触发其他行为,否则极易出现各种分支和异常。比如注册、交易等流程中,较多使用蒙版和加载动画表明加载进程。

问题:漫长等待的同时无所事事,增加了用户焦躁情绪,每等1秒就是一年。

方案:1.减少不必要的模态加载。比如有些电商类APP在启动页就进行模态加载,使用户有种每次见面都有拒之门外的隔阂感。2.设置取消选项,避免弱网环境下一直卡在进程里,只能杀进程而中断。3.设置超时判断提醒,在超过指定时间数据仍未请求成功时,释放蒙版,告知用户结果,缓解挫败情绪(情感化设计)。4.用其他形式代替模态加载。比如分步(局部)加载,这时只显示一部分缓存内容。或者像Linkin,页面没有加载出来并不显示空白的页面,而是显示内容前期的雏形和结构样式。类似的例子还有pinterest,显示图片的主色调。这样用户就不必一直焦灼地看着黑蒙版和转菊花,要全部数据加载完成后才能看到页面,极大缓解了用户的情绪。5.设计加载动画,加载小游戏,打发等待时间。

三、模态弹窗

和模态加载类似,也是在主页面上覆盖蒙版,让主页面处于不可操作的状态,并临时弹出弹窗,在弹窗层进行相应交互后方可返回主页面。比如告知用户进程的状态,数据结果反馈,错误提示,重大操作(不可逆)再确认等等。

问题:对用户操作流可能有干扰。用户可能不需要每次都被提醒。

方案:1.提供无模态反馈,将提示状态直接在页面中显示。并不刻意将用户的注意力强行拉到跳出的模态弹窗上,而是保留在操作的页面上。2.对某些并非每次都需要提醒的弹窗中增加下次不再提醒的选项,减少对用户的干扰。

总之

使用蒙版让用户脱离了原来的页面而转移到蒙版上层的内容,多多少少对用户的操作流和体验有干扰作用,让用户一时无法自由地使用产品。所以一定要慎重使用,并时常停下来想一想是否有更好的方式代替或简化,让用户不丧失对产品的控制权,并在直观易用的使用过程中享有更加愉悦、美好的体验。

你可能感兴趣的:(蒙版使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