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认知觉醒》——体会跌跌撞撞与自己相认的美好

2020年在Momself的创始人——崔璀的跨年演讲中,听到一句话「人生最美妙的事就是跌跌撞撞中与自己相认」。当时只觉得很美妙,如今读完《认知觉醒》后写感悟时,脑中又想起这句话。

每个人都在成长,或主动或被动。我在阅读和思考输出的过程,体验自己思维的变化,我对崔璀这段话有了体感。这本书让我又与自己的某一部分相遇了。

书中描述了一段“睡着的醒着的人”画像,与我相符

想勤奋,却总是敌不过惰性;想努力,却总是陷入低效的状态;想精进,面前却总是弯路不断;读了很多书,都忘了;付出很多努力,都白费了。

为什么会这样,以后又该怎么样?这本书的作者也是从这里开始,用认知给了读者不一样的视角去看待、用行动去实践,这份改变的力量既是给读者的,也是作者成长的真实呈现。每个人无不是在读书、识人、做事中渐渐了解自己,作者亦是如此。

01 先来说说作者和这本书

周岭——这个名字是我在师北宸写作训练营中得知的。开营直播中有学员问到周岭,后来才知道原来他是写作营的师兄(套个近乎.jpg)。北宸老师说:

周岭是为数不多的真正把写作营的理念践行到极致的人。所以他在这三年期间出了两本书,2020年《认知觉醒》半年里卖了15万册,2021年又出了一本新书《认知驱动》。他把写作营的理念践行到极致,而这样的人很少,叫认知驱动,这是周岭所做到的。

这段话,让我我对周岭有了很大兴趣,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他有怎样的认知驱动,从一个写作门外汉,到畅销书作者。

书的前序中,周岭坦言他的觉醒之路从2017年开始。在此之前,他过着与普通人并无二致的生活,求学——工作——婚恋,不断服从社会规则和应对生活烦恼,随波逐流。熬夜、酗酒、打游戏、刷手机、看八卦、睡懒觉也是常态。

后来,因为一场意外,身边两个关系极好的好友,命运轨迹发生了巨变,他“害怕”了,如果这些意外发生在自己身上,会怎样?那一年,他36岁,本着只要开始都不算晚的信念,开启了自己的反思、成长和觉醒之路:

2017年2月,读了成甲《好好学习》一书,被书中“每日反思”的做法触动,自己开始写反思日志

2017年7月,一口气写了160天的反思日志,萌生了写公众号的想法,开通个人公众号“清脑”

2018年5月,持续在公号写作分享自己成长的思考和方法论后,引起很多共鸣,于是决定在自我成长的同时,帮助他人,开通了公众号中的「问答专栏」

2018年11月,写作的原创作品被人民日报转载

2020年6月,《认知觉醒》出版

2021年8月,《认知驱动》出版

3年2本书还畅销,如何做到的?事实上,畅销书是结果,盯着结果当然不会对我们有任何启发。真正的因,值得每个在成长中迷茫的人去仔细阅读。

这本书里呈现了个人成长的全貌,是周岭的「心得」。首先对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刻意练习等概念进行解读,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视角,「看到」真实的自己。又从自控力、专注力、行动力、学习力、情绪力等不同力的使用策略介绍,帮助我们养成早起、冥想、跑步、阅读、写作等习惯。

与一般书籍最大的不同,这本书的创作不是在成功之后去回顾总结得,而是一开始并不知道会有这个果,只是自我边行动边反思边记录,最终汇成了一本书。

如书名和副标「认知觉醒,开启我改变的原动力」所述,周岭的改变来自于认知的觉醒,认知影响选择,选择改变命运。

02 从大脑——一切问题的根源开始

人有头脑,这是人与动物不同的地方,人最大的困扰也来自于头脑。所以作者第一章就说到“大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1)重新认识我们的大脑

书中提到我们的大脑有三重结构——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

本能脑发展于约3.6亿年前,最原始简单,主管对外界环境迅速做出本能反应。遇到危险就逃,看到猎物就追,喜欢简单、清晰、没有威胁,并且新奇有趣的事物。

情绪脑发展于约2亿年前,在哺乳动物中存在,主管情绪,使我们拥有情感和发展社会关系。为了生存,哺乳动物需要相互协作、共同抗敌,自然发展出恐惧、害怕、愉悦、兴奋、伤心等各类情绪,也拥有对同伴情绪的感知能力,从而促进关系。比如母爱的能力,看到美女帅哥就喜欢的能力(调皮.jpg)

理智脑是人类独有的,在250万年前开始出现,7-20万年前真正形成。它负责抽象思考、规划、设计和创造。得益于此,人类发展语言、建立文明、发明工具、创造科学等,从此人类也在这个星球占据了绝对的生存优势。

2) 大脑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

大脑的三重结构共同决定我们的行为,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做得大部分决策,往往源于本能和情绪——即天性的部分,而非理智。

因为天性中的两重大脑出现得更早;拥有大脑全部神经元细胞860亿的八成,对大脑的掌控力更强;运行速度至少可达11 000 000次/秒,相比理智脑的40次/秒,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也更为节能,不会像理智脑那样一动脑子就感觉累。

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基因一直被生存压力塑造着,所以它们的天性自然成了目光短浅、即时满足。放到现代社会就是「趋易避难」和「急于求成」。

在写一份工作报告的时候,手机微信弹出消息,一定会去拿起手机。回消息简单,写报告难。

在坚持了21天健身锻炼,控制饮食,还没有瘦下来,反而重了,干脆放弃。

想要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一夜暴瘦

本能脑和情绪脑掌控局面时,也会反过来PUA理智脑。

比如计划今天看书,跑步,结果下班回家躺沙发上,继续刷手机。为了掌控局面,天性会质问理智脑:你不是聪明吗,说说我为什么我要这么做?理智脑乖乖就范:今天上班处理了一堆的破事,累死了,回来这么晚了也看不了几页书,休息好了明天才能更好的工作,看书嘛什么时候不行,非得盯着今天?

所以基于这样的规律,我们做不成事,并不是愿望不够强烈,也不是意志力不够强大,而是天性太过强大。

了解大脑对我们行为的控制,给了我另一个视角,这种视角的转换是为了有觉知,作者说「一流的生活不是富有,而是觉知」。人,生而混沌,我们必须认识到,成长——就是克服天性的过程。

03 如何利用大脑结构助力成长

大脑的三重结构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我们要做得不是让理智脑与天性对抗,也不是强行依靠意志力让本能脑包揽一切。而是一方面学习知识、提高认知、让理智脑觉醒;另一方面通过认知更好地利用情绪脑和本能脑优势,对它们既包容又巧妙驱动。

1)阅读、学习,增强理智脑认知

大脑和肌肉一样,符合“用进退废”的原则,我们的习惯就是经历一次次的自我巩固而变得难以改变——越用越强,越强越用。想一想如何练就肌肉,大抵也就知道就如何练就大脑。

肌肉的练成有三个特点:1是量,这是一个非短期的过程,没有人21天就能练就肌肉;2是质,有拉伤的经历,通过力量练习让肌肉达到疲劳,一定是练到疲劳;3是法,如果有能力做到30分,每次就要再加2分,而不是轻松完成差事,当然还要配合饮食。

对应在个人成长就是三个认知;1要保持耐心,复利曲线也是在到达拐点后才“起飞”的,前期增长很缓慢;2要刻意练习,想要学会写作就一直写,想要做好演讲就不断去讲,想要学会游泳就下水游;3要在拉伸区练习,做踮踮脚尖能做到的事,既有成就又有挑战。

这是理智脑认知层面的,唯有通过学习知识,大量的阅读,看到一个个相似的因果,再提炼底层逻辑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使思考成为「本能」。

2)对情绪脑与本能脑的包容与驱动

理智脑虽然高级,但不代表本能脑和情绪脑无用,它们才是具体干活的,并且力气大。如果能对他们加以「利用」,势必事半功倍。有几个「笨」办法,也是最有用的办法。

(1)写下来,为本能脑提供清晰力

有个寓言故事,说毛驴在两堆干草间不知道该吃哪个,最后饿死了。看起来愚蠢,其实我们的本能脑也类似,讨厌一切模糊,喜欢清晰。比如突然获得了一段自由时间,想做的事情太多,但都在模糊的脑子里,往往会在太多选择中最后拿起手机。

利用这一点,我们能做的就是提供清晰力——把脑中模糊的重要事情「写下来」,看哪本书,什么时间看,看多少。体验过就会知道完全不同。

(2)拆解目标,让本能脑感到安全

常常听到职场吐槽「老板,你画的饼子太大,我胃不好吃不下」。放到成长来说,符合本能脑的反应,目标太大,还没有开始,难度系数就劝退了自己的身体。

利用这一点,我们能做的是拆解目标,把难度系数降下来,大目标拆成小目标,让本能脑感到安全。比如锻炼,最难的不是愿景不够美,而是穿上鞋出门的那一刹,那小目标就是穿上鞋出门,跑200米就好。本能脑便不会拒绝这个小任务,实际上大早上都出去了,又怎么可能只跑200米呢。

(3)捕捉触动,是情绪脑给的一颗糖

书中提到顶级的成长就是「凭感觉」,这里的凭感觉也就是指情绪脑「动了感情」。我们要利用这种感觉进一步关联,去链接。因为凡是触动感情的事情,首先说明它是我们的兴趣,其次切换到「创作者」的身份来看,能够触发人强烈感情的事,都是值得研究学习的。

拿阅读这件事来说,作者的阅读方式就是从自己喜欢的书开始,一本书只找一个触动点足以,书的知识和结构都是著书者的,思维导图做得再好过段时间可能还是忘记了。唯一能记得的一定是触动点,靠着这样的阅读方式。作者读了别人都读过的书,却写出了别人没有写出的畅销书。

04 知道不如做到,盯着该变量爬出成长的坑

对作者而言,为什么读的都是别人读过的书,却能写出别人没有写出的畅销书呢?书中提到一个成长权重对比:该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学习量在这里就是阅读量,一周一本书,对于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也会读出心流的感觉。阅读时也一定有非常多触动,但是触动没有被加强关联,没有思考为什么触动?这个道理还能用在哪里?我觉得好我该怎么用?那么在一周后,一个月后,这本书里还有什么,只会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了。

但是作者每次阅读,都会找到一个触动点,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用这样的问题。并把自己的思考尽可能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写下来就是行动,写下来是用线性文字无限接近脑中网状思维的锻炼,作者说他从来都要求用5年、10年后还有价值的标准去输出。

最后行动积累到发生改变,就有了这本书。

这段经历和文字给我深深地触动,如果把序中描述的那个「睡着的醒着的人」看作是我们成长的坑,那盯着改变量学习就是爬出成长之坑的指明灯。

改变量是从一开始的学习动作中就该贯穿得长期主义思维。有了这样的标准,我们不会在拆解目标的过程中发生偏移,为了完成一个打卡任务而完成,一年50本书,根本不是目的。

改变量发生的路径,也向我们展示了我们需要正视的事实。这让我逐渐安放那颗,本能脑赋予地急于求成的心。

06 写在最后,一个有趣的体验

在“早冥读写跑——人生五件套,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一章中。关于早起,作者提到一个脑科学理论,就是健康成年人的睡眠多数是以1.5小时为单位,在快速眼动睡眠和慢速眼动睡眠模式中不断切换的。

最初入睡的前两个单位时间,即3个小时是深度睡眠,之后每个单位时间,睡眠模式切换的档口,有微醒的状态。也就是人会在3小时、4.5小时、6小时、7.5小时几个节点微醒。如果遵循这个睡眠周期,在这些时间起床,会神清气爽,精力充沛。反之,即使睡满8小时、10小时,被闹钟叫醒也依旧昏昏沉沉。

我对此感到非常新奇,我本睡得早,早起已经是两三年的习惯了,但是一直都是定闹钟,早晨起床有时候也非常痛苦,精神状态不佳。自此我重新调整起床时间,晚上10点睡,半夜几次微醒都看一眼时间,基本都在1点左右、2点半、到4点或5点半左右刚好可以起床,恰好符合这个规律。

如果你正为不能早起而苦恼,不妨也去看看这本书,用行动去觉察这段美好的体验。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认知觉醒》——体会跌跌撞撞与自己相认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