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的自愿简朴正成为替代群体经济贫困的唯一有意义的选择。-帕特里克·克里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思想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1925-2017)的《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原书名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1998、2004、2005;郭楠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1年9月)。鲍曼的这本书共六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不同社会阶段的工作伦理,尤其在现今消费主义横行下的工作伦理;第二部分开始提出由此出现的新穷人以及引发的社会问题;第三部分试图展望新穷人的前景。整书陈述方式非常赤裸,残酷的现实每每扑面而来,但显得中立客观、不虚伪,书里没有讲很多大道理,也不会造很多生词,看起来不会太累,也许要给翻译记上一功。。鲍曼以“有缺陷的消费者”来定义“新穷人”有他的合理性,从现代到后现代社会历史叙事与西方消费社会景观可以作为支撑。对于我们的经验来说既有适合的地方,也有不相同的方面,虽然近几年在我们的网络语言中出现的“新穷人”也是与消费社会有关。
越是陌生的需求越具吸引力,能获取的未知生活体验会带来大量的乐趣。前所未有的新鲜的兴奋感,就是消费者游戏的秘密。
想要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就不能让他们休息。他们需要不断地接受新的诱惑,持续处于永不枯竭的兴奋之中,持续处于怀疑和不满之中。诱使他们转移注意力的诱饵需要肯定这种怀疑,同时提供一个宣泄的出口:“你以为这就是全部?好戏还在后头呢!”
在生产者和普遍就业的社会中,贫穷是一回事。在消费者社会中,穷人是另一回事。在后者社会中,生活项目围绕消费者的选择而建立,而不是围绕工作、专业技能而建立。“贫穷”曾经与失业联系在一起,如今,它主要指向有缺陷消费者的困境。这种差异改变了贫穷的体验方式,对于拯救苦难产生重大影响。著名社会学家和思想家鲍曼的这部作品,对于消费者社会及其影响进行了反思和论述。在本书中,鲍曼书追溯现代历史上发生的这种变化,对其社会后果进行盘点,并考虑了与贫困作斗争和减轻困苦的各种方式的有效性。
(一)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工作伦理
第一部分的,生产社会如何通过工作伦理驱使大家去工作,穷人要么工作,要么死亡。在生产社会,物质缺乏,生产物品才能创造利益,于是鼓吹大家都工作,特别是需要穷人进工厂,生产物品。但穷人无论怎么努力工作,都只能满足最简单的温饱。“人们希望,不工作的穷人越是生活堕落,越是深陷赤贫,那些有工作的、出卖劳动力换取最微薄工资的穷人的生活就越诱人”到消费社会,工作不再是衡量人的价值标准,消费能力才是衡量人在这个社会的价值标准。穷人又因为没有消费能力在消费社会被排挤在社会的边缘做着找不到价值感的工作。
第二部分-工作福利
第二部分,福利国家国家的兴衰,工作伦理和新穷人,全球化工作的过剩。“国家有责任和义务保障其所有公民的“福利”——不仅仅是维持生计,而是在身处的社会中有尊严地生存。”本来由国家承担的公众福利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慢慢转变为资本私人企业承担,只有富人才能买的起各种福利保险,穷人只能去申请福利。而申请福利是“一个可耻的决定,会自我边缘化,把自己排斥在主流之外。申请福利变成了最差的选择”会让自己失去选择的权利。
“个人选择的自由度越大,自由行使的选择权越多,他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就越高,获得的社会尊重和自尊就越多,距离“美好生活”的理想也越近”但是随着全球化,资本不怕没有便宜的劳动力,缺劳动力就直接转移生产地到第三世界国家,用便宜的劳动力来生产昂贵的商品,再用消费主义来引诱穷人拼了命的买。绕了一个圈除了圈了穷人的钱还让劳动力过剩。
第三部分-穷人
第三部分:新穷人的前景,失去位置的穷人没有位置,没有道德义务。今天的穷人是“不消费的人”,而非“失业者”。他们首先被定义为有缺陷的消费者,因为他们没有履行最重要的社会责任——积极有效地购买市场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在消费主义社会、穷人面对的环境真的是越来越难了。工作伦理也没有办法,改变穷人的生活。一方面能给穷人提供的工作越来越少了,另一方面穷人自己也变得更加平静的面对生活了。不会如以往的时代会发生伟大的革命为穷人说话,时代只会越来越让穷人边缘化。除非整个社会返璞归真,整个时代不再那么拥抱消费。 但又不太可能”。
在知乎和豆瓣看到一个问题说的很有趣:请问你是否知道自己在晒朋友圈的时候是在晒什么?
晒的是你的选择,你的品味。
消费主义告诉人们,你是自由的,因为你有这么多选择。你可以在某宝上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选择就是自由。在自由的选择中,有些选择是被赋予了道德高度的,有识别能力的消费者,是最被人欣赏的。(我买了这个,我去那里玩了,品味高啊) 这一点当然是幻觉,只是被市场限制的选择。消费主义时代,人们以消费而非生产来评价人。就像一个人如果只会赚钱不会花钱,那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只有买了什么东西才值得被称道。消费主义对于工作伦理有了极大的冲击。工作伦理隐含着平等——无论各种职业,都把完成任务的满足感当作忠于职守。工作美学则大相径庭。将某些工作变成精致的美学对象,其他工作都是可怜的,没有价值的。
(二)为何工作?
1.依靠工作伦理而让人们去工作
工业革命后,工厂逐渐变多。劳动者到了工厂,靠自己的劳动时间,来换取收入,用以生存与生活。彼时,存在着一种「工作伦理」,即在这个社会存在,就要去工作。不工作,是懒惰的。资本与资本家,就是要不停的榨取劳动者最后的剩余价值。那时候出现了一种说法,工厂就是一座“圆形的监狱”。西方存在了一段时间(或者现在依稀存在)福利社会。这本是一个美好的词语,是说明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一个特质,即我们不抛弃自己的同类。我们要共同承担整个人类社会的责任。我们不抛弃后面的人。然而本书在剖析与阐述「福利社会」时,把其形容为,资本家在培养潜在的劳动力。换句话说,当劳动力不足的时候,资本靠培养更多潜在的劳动力来补充不足的劳动力市场,从而使得工厂拥有更多的主动权,而不是在劳动力稀缺的市场,只能通过更高的溢价去雇佣,这显然是不利于资本最大化的。
在这一时期,据作者所言,人们靠着一种被制造出来的“工作伦理”,来驱使这人们去工作。不工作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显然,这个价值观不一定是正确的,但却是雇佣方希望社会所存在的一种普遍观念。只有人人都想去工作,劳动力市场才会充沛,雇佣方才会有的选,并且有的压榨。
2.依靠消费主义让人们去工作
生产效率在提升,在科技与技术发展的结果下,工厂不再需要那么多的人。相对而言,资本也开始倾向于不去投入原有“福利社会”的支出。因为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也就不存在说从社会的底层去培养潜在的优质劳动力了。另一方面,“福利社会”对于福利的发放,一直都有一个政策审查(按国内我理解为是否有收入来源,算不算低保人群,是不是残障人士等等申领补助的条件)。这就代表着,为福利社会缴纳支出的人群,并不一定能够肯定获得福利社会的回馈。相比较寄希望于共建一个福利社会,人人都能生存生活,中层及接近底层的人也许更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工作)来获得更好的生活,也更不愿意从自己的收入中扣除一部分使得实际收入更低。因此,后来的新政策中(应该是在英国),削减福利的提案往往更容易被通过。当过去的“工作伦理”慢慢不复存在,市民的生活也逐渐变好之后,是什么让大家还要继续工作呢?资本逐渐找到了新的方向,消费主义。
人们工作获得了收入,可支配的收入拿去消费的结果,体现在了一个人的吃穿用度上。而这个消费的结果,往往开始体现这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
A 买个 300 块的包,能用,是个包;
B 买个 3000 块的包,能用,是个好包;
C 买个 30000 块的包,能用,是个好贵的包。
同样都是买个包,但是从结果上,消费的行为体现了这个人的购买能力,也就体现了这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当然,也可以说,在买得起 30000 块的包的情况下,去买 300 块的包,这也是一种消费观念,此情况比较个性化,在统计学意义上就先不提。只是说 一种相对普遍的,商家或资本希望形成的消费观念 。例如在宣传上高价格不仅仅代表了高品质,还有高贵、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等等联系在一起。仿佛你花了更多的钱,你就是更能成为人上人。
资本更倾向于投入如何引导人们更多的消费。消费既可以消耗掉工业生产品,也可以消耗掉市民的收入,然后他们又要去继续工作,去生产。资本找到了能让自己转起来的方法,并且,资本依靠日益提高的生产力,不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
(三)经典摘要
1.目前全球趋势是通过大幅减少产品和服务的寿命,以及提供不稳定的工作(临时的、灵活的、兼职的工作),将经济导向短周期和不确定的生产。
2.对抗无聊的药方不在医保范畴,金钱才是进入治疗无聊的场所的通行证。
3.经济增长和就业率的提升,实际上是相互矛盾的。技术进步是以劳动力的替代和淘汰为标准的。”“经济发言的时候,道德最好保持沉默。
4.道德改革运动,实质上只是试图在新环境下恢复工业化前人们普遍拥有的工作态度,但正是这个新环境使人们曾经的工作态度失去了意义。
(四)总结
在《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日益加剧,曾经依靠道德承诺及抬高工作的道德意义来确保的努力工作,现在需要找到新的出路。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从工匠变成工人时失去的人的尊严,只有通过赢得更多盈余才能恢复。社会生存质量的权力斗争变成了获得更多金钱的斗争,经济收益成为自治自主的唯一体现,这对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在现代生产者的思想和行动中灌输的与其说是“资本主义精神”,不如说是以经济水平评判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倾向。
这也把人的动机和对自由的渴望牢牢地、不可逆地转向消费领域。这些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代社会后续的发展——从生产者社会转向消费者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