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提问”

我想做这样一个父亲,总是提问。

大多数时候,他没有答案,或者即使有答案也不说,人生大部分的问题,都像“骑自行车”:爸爸,我快摔倒了,要往左偏一点儿吗?或者是,爸爸,我要往右偏一点儿吗?

答案都是:看情况。

我更愿意问他:你怎么知道自己做对了?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一只井底之蛙?你和好朋友摔在烂泥里为什么还这么开心?妈妈唠叨咱俩的时候,她到底是在说什么?比起能看见自己的兄弟犯了什么错误更重要的是能看见自己。

这世界有无数的问题,很多问题2500年前就有了,到今天人们还在问,比如:柏拉图为什么要去竞选?远远的做一个智者不好吗?这问题,陶渊明问过自己,苏轼问过自己,王阳明也问过自己。

世界有无数问题,很多都是从自己内心投射出来影子,有些人吃着家常饭菜,怡然自得,有些人面对山珍海味,却忧心忡忡,为什么?真的有谁逼他们如此这般吗?那个人是怎么做到的?

嗯,我就是在练习,做一个更好的提问者,不悲不喜,不怒不躁,一面镜子无需任何改造,只要轻轻拂去表面的尘土;一块肌肉知道多少知识也没用,把智商放下,反复高强度的拉伸。

我们一起聊聊…

为什么越是贫穷的地方越喜欢讲排场?孟加拉的贫民会用给他们做生意的资金优先买一台电视。冬天里早起30分钟为什么那么难?历史是不是一门将混乱的材料按照自己钟意的方式排列起来的手艺?

明天会好吗?未来可预测吗?走!我们去试试!

我就是想成为这样的爸爸。

你可能感兴趣的:(专注于“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