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言风语1186:立足核心素养,挖掘课堂教学育人功能

锋言风语1186:立足核心素养,挖掘课堂教学育人功能

昨天好今天各听了小学和初中两节语文课,四位老师按照同备一节课资源进行授课,同时加上自己学校团队集备和自我思考之后的二次备课,每一节课都是常态课中的优质课。把常态课上“优”,是我们同备一节课的目标。

我们在教学中要时常反思自己:“我这节课围绕什么样的素养展开?于学生而言,在什么情况下有用?学生在这节课中,最大的收获和启发是什么?”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我们课堂的价值导向,传授的知识、教给的方法、培养的能力都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作为一节新课标下的常态课,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我认为其中之一就是挖掘课堂的育人功能。

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让教学服务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细化学科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教师要摒弃孤立的、碎片化的知识传授方式,树立素养意识,坚持能力导向,使核心素养变成学生真实获得的能力、品格和价值观。使教育教学能够引领学生的生涯发展,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基,从根本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例如初中语文的课文《植物的牧羊人》和《白杨礼赞》,虽属于不同的年级和不同的教学主题,但都是具有鲜明德育元素。

《植物的牧羊人》教师设计了拓展延伸环节:生活中直面不幸,勇敢超越,实现人生价值的牧羊人又何止一个人呢?请你再找找身边的“植树的牧羊人”的事迹,学生说出了很多,特别是后面一个学生说出妈妈很早给她做饭,另一个学生谈自己爸爸做义工为社区服务,教师缺乏深入的引导,引导育人环节。如果这个地方有一个微写作——为生活中的“牧羊人”写一段颁奖词,效果会更好。

而在《白杨礼赞》一节课文,老师就有了写作内容:象征手法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请选择一个熟悉的事物,赋予他一定的象征的意义,写一个小片段这个写作的设计也是很好的“掀情”或者“生情”点,但是老师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予学生时间较短,学生没有很好的完成,如果多一点时间,学生完成后进行朗读展示,一定也会煽情。但是只是老师读了一个学生作品即结束,很好的德育点没有发挥出来。

小学语文的《葡萄沟》一节是二年级“家乡”主题内容。老师也设计了实践活动,赞美家乡:“葡萄沟的葡萄很有名,我们家乡出产的茶叶、板栗、海产品等也很有名,你们能夸夸家乡的特产吗?”这个环节教师安排的是课后作业,如果时间允许,放在课堂上也是很好方法,把内容引导到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炼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核心素养,突出了语文学科育人根基性,突出学科育人、课程德育的价值取向。核心素养中“文化自信”课程标准提出,“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这是在落实党和国家的时代要求。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赋予教育的根本任务,必然要求所有课程包括语文课程加以落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锋言风语1186:立足核心素养,挖掘课堂教学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