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不会告诉你的35岁职场真相

最近,一位45岁的程序员网民在中国政府网留言,“我是一名软件开发人员,今年45岁,精通各种技术体系……而我辞职回家半年后再回来寻找工作机会的时候,却发现连个面试机会都很难得到。” 这些都是个人的求助,每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能力如何、求职意向等,外人都无从知晓,未必是有普适性的。但每每看到这样的个例,都无形地戳中了普遍性的职场焦虑,容易产生共鸣。

提炼关键元素——中年、程序员、求职艰难,这和普通的下岗再就业不同。有网友说,年轻人付出巨大的教育成本,涌向某个被认为有前景的行业,到头来却发现,一切的努力似乎都敌不过生理性因素——衰老。这自然会让人心生焦虑,长远来看,也会影响求职选择甚至产业发展。恰好我本周三听了一场关于35岁求职如何提高成功率的直播,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对这个因为年龄导致的职场困境的全新认知。

全面看待35岁

35岁是人生的拐点。人到35岁,意味着什么?家庭的责任、精力的衰退、时间的流逝。身边很多过了30岁的人,都开始变得保守:上有老下有小,没有时间再浪费,也没有精力再折腾。按部就班地上下班,做着一份看起来还不错实则周而复始耗费心力的工作,已经难以保持心智的活跃。

职场人到35岁,意味着什么?成长潜力变小、适应能力变差、试错成本提高。35岁职场危机的根源究竟是什么?总体来看,职业生涯早期没有培养出可迁移能力;长期可依赖的特定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主观预期失控进而导致客户评价失控。

如何看待年龄歧视?

何为歧视?定义说不公平对待。本质上来说,歧视源于偏见,偏见源于预期。如何理解?先来说说雇主偏见,主要体现在投入程度、性格特征、价值认同、心态意愿、管理成本、培养潜力这6个方面。

如此,你能找到答案了吗?无论你现在是25岁、35岁或45岁,都要在上述6个基本面上打破偏见,才能成功破局。

如何提高求职成功率?

不知道你是不是这样,任何时候我们在看问题总会不由自主看字面意思。其实这个问题更应换个视角来看待:提高成功率的关键是降低失败率。那如何做呢?四不要原则请务必牢记于心:(1)不要考虑:没有发展前景的机会;(2)不要参加:没有充分准备的面试;(3)不要回答:没有任何信心的提问;(4)不要答应:没有满足预期的Offer。这四不要原则完全可以应用于任何求职时期。下面我再分享成功四要素:

预期管理。主要集中在四个层次,即基本薪资、隐形收益、顺应趋势、团队领导。具体剖析就是,薪资待遇符合你个人阶段目标。简单来说,基本薪资良好,拓展性强(有明确的薪资增长空间);关注隐形收益,比如说有利于提长视野或拓展资源;顺应趋势,商业模式或业务有未来;至于团队领导,要有开放的学习心态和分享精神。

优势匹配。可以从工作模式、基本素质、专业积累、性格理念四个方向做考量。岗位工作内容可以发挥个人优势,可复制性强,形成可迁移能力。(具体内容可以私信我交流,还可以领取一份详细文档资料)

心态建设。一旦决定去企业报到就全力以赴,绝不犹豫摇摆。在求职时可以先调动熟人资源,再考虑陌生机会;先做好面试决定,再参加现场面试;先感受团队氛围,再了解工作内容;先分析发展机会,再评估薪资待遇;先展示职业素养,再突出专业能力;先关注雇主利益,再考虑个人利益。面试时,向HR展现个人意愿和潜力,突出优秀的职业素养。

临场发挥。关键问题积极主动,颠覆面试官固有认知。一个成熟的求职者,应该做到这些加分项:整洁干净的着装风格、乐观阳光的精神面貌、提前10分钟熟悉环境、准备简历之外的作品、多了解面试官的真实预期、站在招聘方的角度回答问题。还有个亮眼操作就是,一定要追问两到三个具体问题。比如,如果入职,您就是我的直属领导了,你能否分享一下您的成长经历?这个岗位负责的内容较多,入职前三个月,您最希望我承担什么?我其实不太在意自己的年龄,您对此有哪些建议和提醒吗?如果有幸加入咱们团队,您最希望我在团队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机会,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均等的,真正不均等的是学习能力。《第二座山》里作者强烈建议,无论身处哪个年龄层,都必须要保持心智活跃。给35岁职场危机的有三条忠告:真正的捷径是直面自身问题;在一个清晰的方向上至少坚持三年;良好的职业素养比专业能力更重要。有能力不等于有贡献,关键在于心态和意愿。

写在最后,如果你恰好卡在35岁,请你要清楚,你的职业生涯才走到一半,未来至少还有一半的职业生涯。如果你刚25岁,也不要觉得还有时间不着急,25岁到35岁是积累期,请一定重视积累对人的能力和对事的能力。要知道,你在35岁惆怅迷茫的困境,都是你前10年对自己不负责该背的黑锅。别在35岁时埋怨时运不济,而是你从现在起开始对自己长点儿心吧。别让十年后的自己还在为十年前因为懒惰而买单。因为这件事,你本可以尽早改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HR不会告诉你的35岁职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