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共读的第二天,又报了领读的角色,还蛮兴奋,找到搭档的小伙伴沟通好角色,今天的内容有很多触动我思考的地方。哲人谈到如果成了原因论的信徒,那就会在过去的束缚之下永远无法获得幸福,会陷入对世界绝望、对人生厌弃的虚无主义或悲观主义之中。这就是佛法当中说的断灭论和宿命论,以后可以用这样的角度去诠释,佛法用的是无常来诠释,这是法的层面,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这也是ABC法则的应用,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诠释”?
昨天阅读最大的记忆是:心理创伤并不存在,今天期待读的内容是: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绘加好书共读#第6期
《被讨厌的勇气》21天共读打卡,第2天:
1、今天阅读的内容,让我有所触动,眼前一亮的是:
今天阅读的内容有太多让我所触动,眼前一亮的句子和思想,句句触及人心啊!我把自己有所感触的句子都摘录如下:
你是先产生了要大发雷霆这个目的。也就是说,你想通过大发雷霆来震摄犯错的服务员,进而使他认真听自己的话。作为相应手段,你便捏造了愤怒这种感情。
……作为相应的手段,你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
……难道你还不明白吗?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
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
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诠释”?
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这就是哲人的主张。
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不过是对症疗法而已,没有什么价值。
至少我不想变成别人,也能悦纳目前的自己。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这就是哲人的主张。读到这句话让我思考当下自己的境遇,在一些事情的思考中由于存在很多无法确定的因素阻碍了我的思考,我就应该问问自己: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当下想要的是什么?先把自己的目标给梳理出来就解决了当前无法思考的难题!还是运用定位模型:我有什么?我想要什么?我凭什么?
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不过是对症疗法而已,没有什么价值。这个价值让我️很有感触,经过自己亲自找出来的答案里面会有很多之前没有想到过的礼物出现,所以一切都是无常无自性,是因缘和合而成。勇敢地去行动就好了!
2、我的收获/或启发是:
哲人通过对话来导出答案,不是去剥夺青年发现答案的宝贵过程。这个引导的方式对我很有启发,在聆听对方表达的时候需要看到对方语言背后的内心需求。同时隐喻的运用是我持续要提升的空间。
同时对于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关于情绪作为相应的手段去达成自己想要的目的这个观点对我也很有启发。
3、我接下来的微小行动是什么?
多观察生活中出现的情绪,看看此刻用这样的情绪手段处理事情目的是什么?
感情只不过是一种工具、是一种为了达成目的的手段而已,我们并不是在感情的支配下而采取各种行动,人类的自由意志非常重要,这也是梦华老师一直在教授我的定力,有感受情绪的能力,同时还要有转化情绪的能力,定就定在“爱”这一念中。
我们不要一味关注“被给予了什么”。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这引发我联系到优势教育,我接受被给予的,同时如何去发现被给予的里面有价值和优势的东西被我们所用才是重中之重。
期待明天的共读: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