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列传》读书笔记

商鞅,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商鞅一生最成功且最为传奇的事就是变法了。商鞅辅佐秦孝公,并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实行了变法。

商鞅的变法使当时并不强大的秦国慢慢强大了起来,更是为后来秦国一统天下做了很好的铺垫。但是正是这样一个费尽心思使秦国强大起来的人,为什么最后的下场却是被车裂处死了呢?

商鞅刚开始来到秦国的时候,人们并不是很信任他,毕竟商鞅是卫国人。可是商鞅来到秦国就是为了变法,为了辅佐秦孝公,但如果没有人相信他,那他的变法就不可能成功。所以在商鞅的新法已经制定出来时,他还不敢轻易颁布新法,这时他需要做的事是取得老百姓们的信任,这是个从小就听过的故事:商鞅立木取信。“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商鞅这个立木取信的方法很有效,他的新法也很快便执行起来,并且有了能看得见的变化:“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可是,从变法后的结果来看,商鞅的变法无疑是给秦国带来了繁荣,带来了昌盛,带来了无数的好处。那又是为何,商鞅最后的结局那么悲惨?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这时司马迁对商鞅的评价。那又是为什么,就连司马迁对他的评价也不高呢?

其实我也不知道。但我觉得,导致商鞅最后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他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要知道商鞅的新法是是十分严苛的,而且一视同仁,不管是谁,只要触犯了法律,就要受到惩罚。就连太子都没能幸免,更别说其他的皇宫贵族了。那么这些法律自然会使这些皇宫贵族的利益受到威胁。那他们怎么可能会放过商鞅呢?即使商鞅手里有再严苛的法,他也是斗不过老谋深算的皇宫贵族的,得罪了他们,有怎么会有好的下场呢?

而司马迁对商鞅的评价并不是不认可他的变法,而是在评价这个人的座位,性格。比如说,他制定的刑法都很残酷,还有他不听赵良的劝告,还一气之下逃到别的国家去……商鞅的这些做法司马迁并不赞赏,甚至不赞成,所以才会这样评价商鞅。

商鞅这样的一生,是失败还是成功呢?可能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即是成功,也是失败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商君列传》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