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斯坦福大学能发展出这么多独角兽公司?答案就在这本书中

德国作家叔本华说过“一个人才能击中别人无法击中的目标,而一个天才能击中别人看不见的目标。”

我想天才的特质就是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而这种了不起的特质就是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了。对于个人,企业,乃至一个国家来说,具备创新思维才能不断突破自我,持续发展,始终保持竞争优势。

但是我们总认为天才必定是天生具有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创新思维,普通人很难通过后天的学习具备这种思维。创新思维似乎是可遇不可求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好像就是一种稍纵即逝的灵感,即使偶然闪过也没有获得这种灵感,并将灵感付诸实践的能力。

而《创新思维:斯坦福设计思维方法与工具》这本书就颠覆了我对于创新思维的看法。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就是明确创新思维并不是多么玄妙的事情,是可以学习的。书的核心内容就是“传授一套思维方法论!传授一套如何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乔布斯说过,“创新无极限!只要敢想,没有什么不可能,立即跳出思维的框框吧。”

那么这本书也正是告诉我们如何拥有创造力,跳出思维的框框。这是一本创新思维的指导书,不传授枯燥乏味的理论,只提供切实可行,可操作的方法。无论是个人想要提升创新思维能力,还是企业,组织机构想要通过创新思维提供更具创新,更有效率,更优质的服务都非常的实用 。

斯坦福大学是全球大学中产生独角兽公司最多的学校,很多著名的公司,比如特斯拉汽车,脸书,惠普,Next Computer、VMware等等都是从斯坦福大学的研发园中发展出来的。这些成功的大公司都有非常强的创新能力。斯坦福大学创新基因已经刻入到公司的文化之中。

不仅如此,斯坦福研发园也合作了很多知名的公司,为它们提供有创新思维的项目解决方案。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也提供了这方面的合作案例。


在这个过程中,斯坦福研究园也不断积累经验,提供更具创新意识的服务,不仅发展了很多知名公司,也诞生了斯坦福“设计思维”。这是一套创新的方法论,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创新不可复制、创新必须靠个人悟性的尴尬局面,从而使创造力、创新力的教授变得有规律可循,使其变成可传授的内容。”

对我来说,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新认知设计思维


书名的英文是Design Thinking,也就是设计思维。 要明确一点是“设计思维”不是“设计”,它比单纯美学设计要广泛得多。它为所有的年龄层,所有的行业,提供了提升创造能力的具体方法。

对于个人来说,设计思维是让我们具备能多角度去看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也应该成为个人的一种工作方式,并最终成为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公司来说来说,设计思维是一种理念,更是一个解决复杂问题的超强工具包,也应该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企业能够利用自身资源建立起来的能力。

设计思维是一套系统的方法,每个人都可以习得的,而不是只靠所谓的悟性来领悟的。这套方法可以逐步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让我们站在更高的层面去看问题。

第二、整合也是一种创新

乔布斯说过“取长补短,就是一种整合,就是一种创新!”。

对于个人来说,要有跨学科的意识,可以多接触和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类似我们所说的“斜杆人才”。我们要保持对新鲜事物好奇心,这往往能帮我们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同时惊喜又激励着我们继续保持求知的欲望。

我们应该少一点这个“有没有用”的功利心,用更长远的发展眼光看待个人的成长,不断升级自己思维模式。

乔布斯曾经因为好奇学过书法,当时看好像没什么用。但是十年后在设计苹果的爆款产品Macintosh计算机时,他把书法也设计进去,也就有了世界上第一台有漂亮的文字版式的计算机。


而对于一个创意团队来说,要更有包容性,大家都可以是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然后各自将不同领域的东西“联系”起来,整合并运用到目前正在开发的产品或者服务上,往往能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苹果的CEO库克表示苹果的最大优势其实就是整合,有些厂商可以打造操作系统,有些厂商负责制作手机芯片,有些其他的厂商则是制作手机。苹果能将这三个方向完美地整合在一起,让用户拥有体验感更好的产品。

既然设计思维是人人都可以学习的方法,所以我们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都不必拘泥于学科的背景,个人的性格特点。

我们应该保持开放接纳的心,能够整合各方面的优势,取长补短,这本身也是一种了不起的创新!


第三、创新需要“同理心”!


简单来说就是以人为本,用户思维。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对于创新的主体来说,可能是一个个体,也可能是一个3-4人的小团队,甚至是有几十人的大团队,服务与项目的时间有长有短。但无论是哪种,都应该有一个更能激发创意的环境。很多知名的公司,比如谷歌,在这方面都做得很好。

另一方面就是服务的对象来说,创新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用户意识,要懂得换位思考,尊重和保护对方的隐私,也要为用户创造极佳的体验环境。


另外我想说的是,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很好!

我很喜欢书的排版,很像在翻阅一本图文并茂的杂志书,视觉化的呈现本身也很符合设计思维理念。也有人也感觉像在读一本很详尽的菜谱,每一个环节所需要的材料,需要注意的事项都详细地罗列出来。

书中大到如何设计思维空间,如何分区,小到要采购什么样的马克笔,要买便利贴,做什么样的头脑风暴前的热身游戏,具体从操作流程都非常的详尽。


书的结构也很清晰,就是带着我们体验了一次设计思维的微循环,当然在实际的工作中,这样的微循环一般都要经历多轮。

顺着这个微循环的图表,作者依次详细概述了设计思维所必需的要素和工具,重点介绍了在设计思维项目中经常使用的工具,深入阐述了设计思维空间的概念及创造方法。最后分别介绍了在企业变革过程中引入设计思维的经验和真实的案例研究。


做到“不同凡响!”


最后引入本书扉页的这句话“当你感觉劳而无功的时候,除了继续努力,还可以考虑换个思路解决问题。”换个思路就是切换到更高层次的思维模式,击中别人看不到的目标!

但是要提升思维模式是无法一蹴而就的,虽然本书给我们提供了方法,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改变自己思维模式,做到“不同凡响”!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斯坦福大学能发展出这么多独角兽公司?答案就在这本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