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往”这样一个题目,可以写的内容和角度是很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向往:向往着学业有成,成就自己美好的人生;向往着亲人健康,朋友快乐,自己能感恩报恩;向往着世界和平,人类幸福,全球各地的人都有美好生活;向往着生态平衡,地球不再遭受破坏,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不一而足。由于选取的事件属未来性,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一是多中心,二是失于平泛。多中心可能较易察觉;平泛是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解决的。试以周楚涵的文章来作分析。
初稿:
我向往
高三(15)班 周楚涵
“瀑布唱道,当我自由自在的时候,我找到了自己的歌声”。当维多利亚瀑布以每秒八千吨的水,从悬崖顶上坠落时,世上有哪一个交响乐团,能奏出这种声音来呢?所有的瀑布,在它真正自由坠落的一刹那,就创造出了它自己的歌声。这美好的歌声,源自于“自由”。(评:开头以名句宕开,伏“自由”一词于其中,为推出论点蓄势。)
生命就像一支乐团,渴望演奏出自己最动人歌声,所以,生命无时不在追求自由。(评:第2段,又以抒情与议论句为下段造势。论点呼之欲出。)
我向往自由,向往生命的极致。(评:推出论点,显得自然。但这一论点还不够具体明确。) 我向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世界。
向往自由,向往自由充实自己的生活,丰富自己的人生。两百年前,普希金高歌着“我只愿意歌颂自由,来吧,把我的桂冠扯去,把娇弱无力的竖琴打破……我要给世人歌唱自由。”一百年前,列夫托尔斯泰为了生命的回归,为了无上的自由,离家出走,长眠于地……自由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灵感,更大的收获。法国科幻家和探险小说家凡尔纳,怀着对自由的向往,创造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等享誉世界的著作。凡尔纳曾借着尼摩船长的口吻这样说: “在海洋上,人们决不会感到孤寂。在那里,我独来独往,无拘无束。在那里我是完全自由的.”正是对自由的向往才激发了凡尔纳无限的想象力。再看看我们身边,挑战环球航海记录 ,14岁荷兰少女劳拉·德克在争议中起航。荷兰法院去年8月以活动可能危及劳拉安全为由,禁止她挑战。但是对大海的憧憬,在经历重重阻挠后,劳拉终于开始她的环球航海之旅。这就是自由的魅力,它无时不在向有智慧的人招手。 (评:这一段进入论述阶段,列举了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凡尔纳、劳拉·德克等4个事例。由于对事例的实质理解不足,论据与论点还不能够形成一致性,尤其是凡尔纳借尼摩船长的口吻说的“在那里,我独来独往,无拘无束。在那里我是完全自由的.”,更显得空泛,因而给人有游离论点的感觉。)
都说自由是相对的,自由必须要付出代价。你若选择了一种竞争的生活,就没有办法停下来,当周围的人都在前进,如同浪潮一般无止尽,你身不由己,只能随波逐流。在这样的急流中我们能自由的停下来吗? 的确很难。不是人人都能像陶渊明一样从俗世中逃离出来,过得无忧无虑。(评:陶渊明一例又与上一段的论述游离,显得多余,冲淡了中心。)我向往鹰的自由飞翔,但我同样喜爱草原的激烈追逐,我也许不是真的要像草原上的雄鹰一样高空翱翔,我只是向往,向往在忙碌生活中的偶尔自由,向往自由洗涤自己浑浊的心灵,带来一份新的灵感。今年,在同学们的强烈要求下,我们终于走出了校门,踏上了前往灵山的路程。虽然这只是一次小小的自由解放,但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收获了丰富的硕果,我们要的不是身体上的自由,而是“看取秀色净,岂能不静心”的心灵恬淡。(评:写身边事,是想让论述深入,但由于对“踏青”一例的意义认识不足,因而说理未能奏效。)
当我们拥有自由时,我们设法逃脱自由,当我们失去自由时,又在拼命找寻它。所以,绝对的自由并不能给人带来什么快乐。或者这世界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自由的心境。(评:这一段又谈自由的相对性问题,有点越说越远。)
我向往自由,向往和维多利亚瀑布一样,奏出生命中最优美的歌声!(评:结尾虽然与开头照应,但波澜不惊。)
评语:文章从第4段起,给人的总体印象较平,论述不集中。原因在于,中心论点的提炼还不够,因此论证时论据与论点难以保持一致。现在必须要追问的是,向往自由,是为自由而自由吗?自由的实质是什么?建议对点评节点好好思考,加以发掘。这个问题解决了,也许这篇作文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修改稿
我向往
高三(15)班 周楚涵
“瀑布唱道,当我自由自在的时候,我找到了自己的歌声”。当维多利亚瀑布以每秒八千吨的水,从悬崖顶上坠落时,世上有哪一个交响乐团,能奏出这种声音来呢?所有的瀑布,在它真正自由坠落的一刹那,就创造出了它自己的歌声。山鸣谷应,汽水冲天,无与伦比。美好的歌声,都源自于“自由”。
生命就像一支乐团,渴望演奏出自己最动人歌声,所以,生命无时不在追求自由。 我向往自由,向往生命的极致; 我向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世界。
向往自由,向往自由而充实的生活,丰富自己的人生。两百年前,普希金高歌着“我只愿意歌颂自由,来吧,把我的桂冠扯去,把娇弱无力的竖琴打破……我要给世人歌唱自由。”法国科幻小说家和探险小说家凡尔纳,自幼向往在大海上自由游弋,12岁那年曾企图背着家人,私自乘三桅远洋轮前往印度,因为在海洋里他才能获得他梦寐以求的那种“自由”。他说过,在大海上自由游弋,“可获得的思路多么丰富!”他最有代表性的大海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不正是在这种向往中产生的?(评:删去了原文尼摩船长的话,让读者把目光集中在凡尔纳身上,寻找更有价值的内涵。)向往自由给追求者带来了更多的灵感,更大的创造与收获。(评:认识提升,论点开始有让人思考的东西。)再看看我们身边,挑战环球航海记录 ,14岁荷兰少女劳拉·德克争议中起航。荷兰法院去年8月以航海可能危及劳拉安全为由,禁止她挑战。但是对大海的憧憬,在经历重重阻挠后,劳拉终于开始她的环球航海之旅,并且将通过网络写下航海日记。自由与创造是密不可分的,这就是向往自由的魅力,这就是为什么千百年来,无数的人为了自由而不顾一切的原因。(评:劳拉·德克一例不再是简单的“环球航海之旅”,而是与“创造”有关。这就为下文的论述深入做了铺垫。同时3个事例都与论点有了一致性。)
我羡慕鹰的自由飞翔,但我也许不是真的要像雄鹰一样翱翔高空,我只是向往,向往在忙碌生活中的偶尔自由,向往自由带来一份新的灵感。今年春末,在同学们的强烈要求下,我们终于走出了校门,前往离市区仅30公里的灵山。至今,同学们还记得在灵山上,淋着细雨享受着自然的洗礼。虽然这只是一次小小的自由解放,但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收获了丰富的硕果,一张张精美生动的照片,一篇篇真挚感人的灵山游记,以及那“看取秀色净,岂能不静心”的心灵恬淡。 我向往的自由,是自由的心境,是自由过后带来的灵感与人生智慧。(评:这一段将论述与中学生活的现实紧密连接,就有了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我向往自由,向往思想的解放,向往绽放出灵感的火花;我向往自由,向往和维多利亚瀑布一样,奏出生命中最优美的歌声!(评:紧扣论点作结,现在再读这一段,就有许多令人回味的东西。)
总评:修改后文章的中心论点明确了,即:向往自由,是自由的心境,是自由产生的灵感与人生智慧。应该说,这一立意较新。文章论证时由普希金,凡尔纳到劳拉·德克,再到当代中学生的现状,如同一条潮水线,层层涌来,由远而近,平波转出层层浪,是因为认识深入了,特别是,对当前的中学生的“被”闭门读书,而不能尽情享受大自然乐趣,失去了多少产生灵感和燃起创造火苗良机的无奈现状,从中提出了有灼见的看法。读完,是否值得我们思索呢?
(本文刊发在《读写月报》201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