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词话

今天是中秋节。

要想要今晚来一首诗词应景,首先想到的当然就是苏东坡那首大名鼎鼎的《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毫无疑问是所有写中秋的词中最好也最有名的一首,南宋著名文学家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里说得好:“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历来都是推崇备至。

其实苏东坡还有一篇中秋名篇《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苏轼 〔宋代〕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秋凉 一作:新凉)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相对《水调歌头》,这首《西江月》,情绪显得非常落寞,应该是写于被贬黄州之时。在这首词中,苏轼以“中秋”这一深具情感意义的节日为背景,抒写了远贬黄州的孤独悲苦的心情,同时又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中,表达出对人生历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

另外,另外一个大词人辛弃疾也写过一首顶好的中秋词《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月何渐渐如钩?(月何 一作:云何)

在宋代词人中,辛弃疾一向被推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所谓“豪”,就是豪纵跌宕,横绝古今;所谓“放”,就是雄放恣肆,别开天地。辛弃疾的词,的确达了这种境界。

他这首用《天问》体写词,通篇设问,一问到底,这在宋词中是一创格,表现出作者大胆创新、不拘一格的艺术气魄。它打破了词的上下片的界限,一口气对月发出一连串的疑问。

词的用韵也完全适应豪纵激宕的感情,读起来一气贯注,势如破竹。并且多用散文化句式入词,使词这种形式更能挥洒自如地表现思想感情,给作品带来不可羁勒的磅礴气势。

并且,这首词还有其另外一层含义,即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思。在这首词中,作者以皎洁的圆月象征大宋江山,而对它的命运忧心忡忡,“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强烈地透露出作者对误国误民的奸邪势力的憎恶之情,表达了他对南宋朝廷命运和前途的深深忧虑,寓意深刻。

昨天又读到了一首别致的中秋词——《中秋月》:

中秋月

徐有贞 〔明代〕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作者徐有贞是明代有名的奸臣,据说是他害死了伟大的民族英雄于谦,这事估计知道的人很多,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徐有贞是大名鼎鼎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的外公。

这首词的艺术水准也没有很高,古诗文网上只有一句名家评论:此词之声律,上片全同《忆秦娥》,下片只末句多一字。作者使下片首句与上片末句顶针,复以下片末句与上片首句衔接,往复回环,有如回文。虽少伤纤巧,但亦颇见匠心。

看得出来,词中思想也没有多大创新,也没有像《水调歌头》一样看起来简单易懂,其中又有深意。

简而言之,这首词我们读一遍都明白了,而且也能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所以在中秋词中,也挺让人喜欢的。

好像是木心说过,在文人中,他偏爱二流的作家。这篇词就有种这个意思,相比苏东坡的《西江月》和辛弃疾的《木兰花慢》,这首词读起来更让人喜欢。

(全文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秋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