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训与游离——年轻人还可以做些什么

《一条》做了一期贵阳青年的专访,讲贵阳如何从一个文化荒漠变成了一个年轻人聚集的文化胜地。

讲到贵阳人方静从北京回到家乡,开了一家小小的图书馆。按照自己的设想租了房子、打通了一两面墙、为木头刷上漆,再搬来自己的藏书、别人的赠书和专门淘来的书,一个囊括文史、艺术甚至能供儿童阅读的小图书馆,就这样开张了。

方静还提到一个细节,说有一回,一个从北京来出差的女孩儿,进来晃了一圈,问:“你是不是想做一个‘体验空间’?”方静笑了,“人的思维会被环境规训,这种对城市空间的理解和话术实在太带有北上广的气息了,都成了思维定势。其实,这就是个图书馆嘛。”

因为自己也正在择业的当口,读到这篇报道后很受触动,掩卷长思后决定写下点什么。

首先想起了高中的同桌。

高中时就爱看电影的他,即便到了高三复习最紧张的时候也坚持每周看一场电影。后来去了北大元培学院,也把他对电影的热爱带去了那座园子。课业之余,忙前忙后,终于开了北大第一家地下电影院,甚至买了爆米花机和原料——虽然有时候爆米花反成了主打。而今他已从园子毕业,但地下电影院却留了下来,组织观影、邀请老师分享、写影评,就连《元培地下电影院》的公众号也一直运营着。

说到自己。时间拉回三年前,放弃一份周围人普遍看好的工作选择读研、选择到北京,因为内心一直有这样一个声音:需要在年轻的时候多看一看世界、去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性。三年后再次面临人生的十字路口,则是下意识地让自己符合父母、社会的期望。

被规训太久之后,我们是不是会忘了听一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是不是会忘了去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性?更进一步而言,这种倾听、这种探索是否有必要?

个人与环境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倘若只是接受环境的规训,那我们终将被塑造成环境的样子,而失去了自己。多一些游离于规训之外的探索和尝试,其实也在无形之中推动着环境的改变,无数小的推动聚沙成塔,最后甚至有可能主导环境发展的方向。这种“接受——推动——主导”的模式运行的源动力,恰恰来自于对人生可能性的探索和尝试。

往大处说,城市文化的发展、经济活力的激发也恰恰来自于无数人做出的探索和尝试。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要游离于规训之外,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游离于规训之外,这或许也并非完美的生活。就像方静算过的一笔账,刚开这家图书馆时,她的时薪是4块钱,现在差不多涨到10块了。如果有一天,积蓄烧完了,这个店真的支撑不下去了,怎么办?

“那就关掉。我尝试过,如果市场的确不需要它,不遗憾的。开图书馆后,我新申请了一个微信号,现在有970多个好友,都是这两年的收获。如果我还在北京,也许如今面对的还是过去十几年所熟悉的那一群人,我对人的认知不会拓宽。回来后,贵阳让我逐渐脱离了被规训的感觉,这个城市的人给了很多热情的反馈,我也尽力给它带去一点点东西,这是多好的事情呀。”

大多数人还是介于规训与游离之间的平衡。但我想,我们至少还是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多一点去尝试的勇气。即便没有,也可以多一些对他人尝试的宽容和鼓励。

适逢五四青年节到来,我常想,我们这一代的“新青年”,到底“新”在哪儿?行文至此,方知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因为“新”首先是一种状态,愿意去求新、求变。无数人的求新求变,经过时间的筛选,逐渐成为主导历史的力量,于是后人称那些符合历史潮流的年轻人为,“新青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规训与游离——年轻人还可以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