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感觉自己是在被推着往前走的。而我自己一直处于一种坚定而混沌的状态之中。
坚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想要做的事是非做不可的。但是,在往前的路上更多时候都是被推着往前走的。我一直在思考这种状态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大儿童可以加盟吗?“
“好想把孩子送去你们大儿童啊。大儿童什么时候开到我们这里来?”
“大儿童有全日制的班吗?我家孩子已经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了。除了大儿童,感觉没有信任的了。”
“我们能合作吗?能引进大儿童的课程吗?”
这些声音带给我们的不是自喜,只是更多静下心来的思考。
在大多数人眼里,大儿童一直是不可思议的存在。“你们太低调了,你们太不会包装自己了,你们应该要怎么怎么宣传,你们也要想着赚钱啊……”
嗯,这些声音我通通虚心接受。可是,我也只是听听而已。我想这些问题的背后还是对几个问题的理解:
1、创业是什么?
2、大儿童是谁?
3、大儿童要做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在上一篇创业日记里,我提到了我对创业的理解是——创业的本质是解决问题,而教育创业是不断认识人的本质与追求自由的历险。
自大儿童创办以来,“介绍一下大儿童”这件事,也一直还没有个让人一目了然的答案。一方面是我们在输出表达方面还有待提升;但更重要的是大儿童所探索的是面向未来、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我们在做的探索本身就是不确定性。教育探索并不是简单课程开发,我并没有办法通过几个课程来呈现大儿童的样子。况且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大儿童做得也并不是最专业的。
那么,大儿童究竟是谁,到底在做些什么呢?在各种声音的追问之下,我们内心的答案是城乡结合部的社会化学习空间或者“未来学校”。大儿童是一个位于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社会化学习空间,也是一所以人为始的未来学校。我们期望通过社会化学习空间为更多孩子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与陪伴,使之拥有终身幸福的能力;同时为更多人赋能,从而使更多人成为真正的教育陪伴者。
城乡结合部是大儿童很重要的一个标签。“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孩子”是大儿童使命的出发点,我们对教育的探索是基于对城乡结合部社会环境与这部分地区孩子的理解。而不只是对未来教育的理解与向往。
随着大儿童的成长,我们也会面对“为什么不把大儿童办在厦门(类似的城市)?我们这里的家长更乐于接受大儿童的理念”这样的声音。这样的声音越多,越让我们清醒地知道大儿童最初是为什么出发。
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图书馆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甚至是必须的公共空间。但是在公共资源匮乏的城乡结合部地区, 要等到什么时候才会有呢?所以,有了大儿童阅读馆。
我们期望通过一个“阅读+”的阅读馆,为孩子打开通往艺术、科学、人文的那一扇门,让他们的世界更丰富多元。
然而,大儿童在做的并不止于阅读馆。大儿童想做并且在做的是:在城乡结合部地区探索一种可持续的模式,来解决教育空白的问题。有没有一种低成本、有效且可持续的模式,可以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对的、优质的教育服务呢?大儿童也许是一种可能性。
我们用了三年的时间和一群孩子创造了一个社会化的学习空间,也许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未来学校”。
社会化的学习空间或者未来学校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1、以人为始(相信)——以孩子为中心,为老师(大人)赋能;
在大儿童,“以孩子为中心”并不是一句口号。“以孩子为中心”是我们日常的样子。大儿童每日故事圈,坚持每天为孩子讲2-3本的绘本故事。一到故事时间,老师就会组织孩子们进入故事圈一起听故事。每一天选择的绘本是根据孩子的状态与兴趣来选择的。如果有孩子不愿意进入故事圈,想要自己一个人待着,我们也会尊重孩子的选择。大儿童的课程开发也是跟着孩子的学习需求与节奏在走的,而不是我们认为什么课程好就让孩子来上这个课程。大儿童的孩子们经常会主动跟老师提出:老师我们下一节课来上xx课。上课过程中,老师更是随时可以推翻自己的课程安排,跟着孩子的兴趣走。
以孩子为中心它并非一句简单的口号,要真正做到以孩子为中心首先要意识到孩子是一个人,尊重儿童,相信儿童。
而在意识到孩子是一个人之前,老师首先要意识到自己也是一个人。因此,大儿童不只关注孩子的成长,也关注老师的成长。老师要以孩子为中心,大儿童要为老师(大人)赋能。
大儿童关注每一个老师的成长与身心完整,并且相信每一个老师的潜能。作为老师,我们在不断地共同学习,追求个人的身心完整,一起学习构建一个青色组织。老师也拥有自主权和决定权。老师们可以自主设计每一节课的上课内容;任何一个老师看到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时可以随时下单采购;只要是适合孩子的教学材料,每个老师也可以自主决定,无需向谁申请。
2、真实
当下教育问题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真实性的缺失。我们把孩子隔离在一个不真实的环境里,学习不真实的内容,不允许孩子做真实的自己。
而大儿童则是一个真实的社会化学习空间。因为大儿童坚信未来学校的样子应该是真实的。
建立真实的关系,接纳犯错
我们关注人与人之间建立真实的关系,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与老师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
我们鼓励孩子真实地表达自己,正向地解决问题与冲突。比如我们和孩子一起上的分享课,分享权包括分享与不分享的权利。老师不是权威,孩子可以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建议。我们和孩子一起练习,通过真实的表达与人建立真实的关系。
在大儿童,孩子犯错是被接纳的。老师会温和而坚定地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犯错,犯错并不可怕。但是我们要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在错误中学习与成长。”每次孩子做错事时,老师会和孩子一起反思:刚刚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那样做?那现在要做什么?
大儿童课堂亦不是完美秩序的呈现。我们的课堂更多时候是真实的混序状态,我们接纳课堂当下每一个孩子和老师的真实状态。老师可能会犯错或忽略掉某一个孩子,而孩子也会很真诚地向老师指出错误。
在一次课堂上,老师请所有的孩子一一表达自己的想法。当老师忘了请一个叫JH的孩子时,他很自然地举起手来说:“老师,你还没请我回答问题。”而老师则很自然地向孩子道歉:“对不起,老师忘了请你了。谢谢你提醒我。”
寻找/创设真实的学习场景
课程与活动的场地并不仅限于教室。每一家大儿童阅读馆的室内面积是有限的,但是孩子们的活动空间却是无限的。我们会利用周边的各种资源来支持孩子们的学习,比如数学课可以到超市上,写作课可以在菜市场进行,自然课或艺术课可以到山顶上……
真实的学习内容
真实的学习内容本质上是与生活相联结。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会选择与孩子生活相关的,而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比如写作课,每到四五月份杨梅季,写作课的主题便是与杨梅相关的;科学课的主题更多是孩子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科学材料也大部分来源于生活。
真实的评价与反馈
在我们成人固化的思维里,习惯性为了维持表面的平和而藏起一些消极负面的真实反馈。然而,每一个在大儿童的孩子,都会得到真实的评价与反馈。我们会去洞察家长的需求,共情家长的焦虑,但绝不会为了取悦家长而隐藏一些负面的反馈,更不会为了让家长买单而制造不真实的焦虑。同时,我们也会鼓励孩子与家长给我们真实的反馈与建议。
当家长有错误的观点或行为时,大儿童的老师会真诚地与之沟通,为了给孩子更好的陪伴而据理力争。就算家长可能不会立马理解与接受,我们也依旧选择真实反馈与真诚沟通。
3、社会化
当我们想要了解一家教育机构时,我们总是从“有什么课程,教什么”这个问题入手。“有什么课程,教什么”这个问题就能够帮助我们真正的了解一家机构并且决定是否选择了吗?
在和家长聊课程之前,我们更希望先一起了解他的孩子,然后才是为什么要来大儿童,最后才是大儿童有什么课程。
大儿童的课程或活动,除了我们习以为常想要获得的那些知识点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它们都是社会化的教育产品。在大儿童的课堂或活动中,孩子们会有大量与他人交流与学习的机会。除了知识性的学习,老师更关注在课堂或活动中孩子的行为表现与表达。在关注孩子习得知识的同时,我们也关注孩子是否会与人协作、是否自信、是否会解决与他人的冲突、是否会表达情绪等等。
大儿童最有价值的是为孩子创造一个真实的社会化学习空间,而不在于它有什么样的课程。在这里,孩子可以和同伴一起学习,并且在大量的同伴学习中得到成长。而不只是在一起学习。
4、成长共同体
真正的学习应该是没有层级、没有终点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他人的老师,每一个人都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因此,大儿童还是个成长共同体。不管是老师、孩子还是家长,我们都会在这个空间里有机会得到学习与成长。
孩子们在大儿童学会阅读、探究科学、认识自己、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习承担责任等等。
老师们在大儿童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学习如何在青色团队里工作得更快乐;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更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更多时候更重要的是老师们要向孩子们学习。
除了关注孩子与老师的成长,大儿童也一直在努力影响父母共同学习与成长。再好的教育也抵不过家庭教育。我们深知只有影响父母一起成长,影响更多的人共同关注我们生活的社会,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真正美好的成长环境。
随着大儿童孩子的成长,我们也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并且惊喜的事情。当我们的孩子不断地在成长,孩子们热爱学习时,有些妈妈也开始被孩子所感染了。孩子们学习的样子,让妈妈们意识到学习并不只是孩子的事情。我们看到很多妈妈开始主动“勾搭”大儿童有没有她们可以学习的课程,而这份学习的动力并不只是源自于焦虑,更多是来自于妈妈自己也想要变得更好。
5、自由
“给孩子自由,那岂不是乱了套了?”这大概是多数人根深蒂固的偏见吧。更甚是大多数的我们连自由是什么都不清楚,我们当然不会相信自由这种东西。
大儿童经常会有来自各地的朋友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在他们分享在大儿童的观察与感受时,他们都会提到一个词“自由”。他们说他们不只看到了大儿童的孩子是自由的,他们感受到的自己在这个空间也是自由的。
每一个到大儿童的孩子,他都会从参加每日的故事圈开始。看似简单的讲故事,可是在这日复一日的坚持里,我们通过和孩子一起大量阅读也在不断地认识自己。每一个大儿童孩子,都会从认识自己开始。认识自己是谁,认识自己的情绪,正向的管理与表达自己。
在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同时,老师更关注孩子的自主能力。我们会引导孩子自己选择、自己决定、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老师来。与此同时,孩子还有大量与他人对话、互动的学习机会。在自主选择的同时,孩子也会懂得不影响他人。
对于孩子而言,自由是知道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可以做什么,我不可以做什么。在大儿童里,你会看见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很自然地作出自己的选择,并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我可以想自己一个人阅读的时候,自己在绘本区阅读,但我不能影响到他人。运动的时候,我想坐在一边静静地看着别人运动,我就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发呆,也不会有人说:老师你看,他都不来参加,那我也不参加了。
如果你问我自由是什么呀?我会告诉你去问孩子吧。自由在孩子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举手投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