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模式: 计算机之间相互独立
网络互联: 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完成数据共享;
局域网LAN: 计算机数量更多了, 通过交换机和路由器连接在一起;
广域网WAN: 将远隔千里的计算机都连在一起;
所谓 “局域网” 和 “广域网” 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比如, 我们有 “天朝特色” 的广域网, 也可以看做一个比较大的局域
网。
计算机之间的传输媒介是光信号和电信号. 通过 “频率” 和 “强弱” 来表示 0 和 1 这样的信息. 要想传递各种不同的信
息, 就需要约定好双方的数据格式。
思考: 只要通信的两台主机, 约定好协议就可以了么?
- 计算机生产厂商有很多;
- 计算机操作系统, 也有很多;
- 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 还是有很多;
- 如何让这些不同厂商之间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顺畅的通信? 就需要有人站出来, 约定一个共同的标准,大家都来遵守, 这就是网络协议。
我们以为什么要协议分层,引出以下两个问题:
- 网络通信的时候,会有那些需求要解决(有哪些问题产生)?
长距离传输,数据异常的问题(丢失)
定位一台主机的问题
怎么进行数据转发,路径选择的问题(路由)
010101硬件级别的协议
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呢?
就是单纯的传输距离变长了
既然已经产生了问题,那么需求就出来了,需要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于是基于低耦合,高内聚,将解决方案设计成为层状结构。
比如在打电话,人与人之间通信使用的是汉语,我们可以将其称为语言层;而电话和电话之间通信使用的是电话协议,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通信设备层
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都用上了智能手机,此时我们下层使用的通信设备变了,或是这部电话卖到了其他国家,此时上层使用的通信语言变了,但我们仍然可以正常沟通。
在这个例子中, 我们的协议只有两层; 但是实际的网络通信会更加复杂, 需要分更多的层次。
分层最大的好处在于 “封装” ,在分层情况下,将某层的协议进行替换后,通信双方之间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
软件分层之后,每一层都只关注自己同层的功能,只使用下层的接口,任何一层出现问题,都不会直接影响另一层,减少后期开发者的维护成本(高内聚,低耦合)。
TCP/IP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它还包括许多协议,组成了TCP/IP协议簇。
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5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
OSI七层模型提出了一种标准,而TCP/IP五层模型是一种具体的解决方案。
TCP/IP五层模型中将OSI中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合并成了一层 — 应用层。
为什么叫TCP/IP四层模型?
传输层最具有代表性的协议:TCP协议,网络层最具有代表性的协议:IP协议,传输层和网络层都在OS中,所以TCP/IP协议栈占据核心地位。
一般而言
- 对于一台主机, 它的操作系统内核实现了从传输层到物理层的内容;
- 对于一台路由器, 它实现了从网络层到物理层;
- 对于一台交换机, 它实现了从数据链路层到物理层;
- 对于集线器, 它只实现了物理层;
但是并不绝对,很多交换机也实现了网络层的转发; 很多路由器也实现了部分传输层的内容(比如端口转发);
同一个局域网两台主机可以直接通信吗?可以
数据在两台机器是如何流转的呢?
两个主机通信的本质:两个主机的OS与网络协议栈在通信
我们首先来介绍一种概念:报头
报头的本质是一种数据。比如你网购了某件物品,当你拿到快递后,你得到的实际是快递单+商品,你很可能只关心包裹里的商品,并不在意快递单本身,这里包裹上的快递订单就是一种报头。
向网络中发送数据报时,会添加报头,每一层协议都有自己的报头。
下面以用户发送"你好,吃了吗"为例,来讲解同一局域网中两台主机的通信过程:
结论:
局当域网采用的是不同的通信标准,比如局域网1采用的是以太网,而局域网2采用的却是令牌环网,如何进行通信呢?
由于以太网和令牌环网是不同的通信标准,它们给数据添加的报头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令牌环网当中的主机无法对以太网当中的数据帧进行解包,反过来也是如此。
这种情况实际是由路由器来处理的,路由器是工作在网络层的一个设备(路由器必须要有两个网络接口,因为路由器至少横跨两个网络)
数据要从局域网1发送到局域网2时,路由器收到局域网1的数据后,会先将以太网对应的报头进行解包,然后将剩下的有效载荷向上交付给网络层,在网络层进行一系列数据分析后,再将数据包进行再一次封装,再交付给链路层,此时在链路层当中就会给该数据包添加上令牌环对应的报头信息,然后再将该数据发送到局域网2当中,此时该数据就能够在令牌环网当中传输了。
上面的这种方式屏蔽了底层子网机制的差异,使IP协议及其以上的协议没有看到任何网络方面的差异;
怎么做到屏蔽了底层网络方面的差异?在 路由器 + IP协议
所以IP协议是全球网络的底层基础 => 变成了软件工程中的核心思路:
任何一个软硬件问题,都可以通过添加一层软件层来解决
在网络中有两个常用的地址:IP地址和MAC地址
IP协议有两个版本, IPv4和IPv6.后序凡是提到IP协议, 没有特殊说明的, 默认都是指IPv4
还有另一个版本的IPv6的原因是:IPv4的IP地址不够用了,IPv6用128个比特位来标识IP地址,16字节
注:IPv4和IPv6不兼容
我们可以用 ifconfig
命令,在Linux中显示和配置网络接口的信息
我们用到的大部分局域网都是以太网标准,其中 ether 对应就有”以太“的意思, ether后面跟的就是MAC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