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孟子》解读:人性理论
儒家的人性理论是重要且争论不休的话题。自宋明以来,到现代的中国学者,大多数都主张人性本善,以至于儿童启蒙的教材《三字经》,第一句就是朱熹的想法“人之初,性本善”,第二句才是孔子的话“性相近,习相远”(《论语·阳货》)。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孟子认为“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他又以舜为例子进一步进行了说明。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 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
孟子用“几希”来形容人跟禽兽的差别,只有很少一点点,一般人丢弃了它,君子保存了它。这便是君子与普通人的区别。
在孟子心目中,舜是最典型的君子。他了解事物的常态,明辨人伦的道理,顺着仁义的要求去行动,而不是刻意要去实践仁与义。
舜不是生下来就是善的,而是比一般人更真诚而敏感。
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圣人之所以称为圣人,是因为他们先得到了我们的心所共同欣赏的“理义”。“理”是指合理性,无论是道理、真理还是理想,都不能脱离人心的理解能力。这是就“知”方面说的。其次,“义”则是就“行”方面说的,所以译为义行。
道理与义行,确实让人的心思深感愉悦。所以“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非常明确,说明我的心里面没有理义,它只是在自然的状态下、在我们真诚的时候,就会喜欢理义。
孟子说人有“本心”。“本心”是心的本来状态,是一种充满敏锐感应的能力,就是随时要求人主动行善的力量。孟子提醒我们不要“失其本心”(《孟子·告子上》),就是现代人常说的“莫忘初衷”,不要忘记最初的心意。
儒家不是宗教,儒家是哲学,哲学需要透过理性对人生经验,做完整与根本的反省,归纳之后得到某种洞见。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儒家思想的可贵之处,是告诉我们“真诚”二字,人如果不真诚,做再多好事只是一种手段、工具、利用,只是为了达到别的目的。
儒家思想是“动力论”,谈论人性是用动力的方式来表示,人性是一种力量的状态,只看你真不真诚。真诚能让你发挥不忍人之心,自然就可以“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关键在于“推”,将不忍人之心推广出去。
朱熹错解孟子
孟子说的“四种开端”,也是研究儒家最大的争议之一。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仁、义、礼、智是“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善端”,如同人有四肢。每一个人都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的四端,发出去才可以实现“仁、义、礼、智”四种善。
没有人一生下来就知道礼。礼是生活规范,唯有经过学习礼仪、礼节、礼貌,才会有礼的行为。
但是朱熹如何理解这段话呢?他说,人性有“仁、义、礼、智”,亦即人性本来就有“仁、义、礼、智”(善),表现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他的说法完全把孟子的意思颠倒了!学习文本的立场,是一定要尊重原典、尊重作者。
人性向善
我主张人性向善,是指人只要真诚,就有力量由内而发,要求自己行善,否则心里不安、不忍。
只要真诚,即使不认识半个字,也可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不认识半个字,就必须像舜一样真诚,看到善的行为、听到善的言论,内心真诚,马上产生向往之心,内心的喜悦“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立刻努力实践。人的心既然喜欢理、义,怎么不去实践呢?当然可以做到!因为人心有四个善端:惻隐、羞恶、辞让、是非。
孟子日:“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 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人性向善”就是从这里得出来的。孟子从水在自然的状态一定向下流,比喻“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那么,下是水的“向”?还是水的“性”?当然是水的“向”,水的“性”是二氢化氧( H20)。孟子用水向下流,比喻人向善走。所以,把孟子的意思说成人性本善的,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人性本善、本恶的问题是伪命题
不能说人性本善或本恶,这种说法属于本质论,犯了自然主义者的谬误。人只有两个选择:向善或向恶。那么,善、恶是在外面吗?善恶是对人的行为之评价,并没有内外之分,只有肯定本质论的人才有这种疑惑,所以这个问题不能成立。
“善”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所以人跟人相处才有善恶的问题。鲁宾孙一个人漂流到荒岛上,只有生死问题,没有善恶的问题,他只是许多动物之一。真诚是个出发点,为善则心安,为恶则心不安,由此实践了善,才可以带来真正的快乐。
孟子提到“善、不善”,都会加上“为”字,为善、为不善,明白表示“善”是行为的层次,但发动的力量是由内而发的。
做善事不是别人叫我做的,是我真诚之后,这个自我要求的力量由内而发,这就是“人性向善”。
为什么宋明理学讲“人性本善”?
学习儒家,要先搁置宋明学者对儒家的说法。他们有时代背景的因素,不要让他们妨碍我们接触真正的孔孟。
他们为什么讲“人性本善”呢?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对抗佛教、道教。佛教说性是空的,《金刚经》反复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佛没有说法就是说法,说法就是没有说法,目的是破除执着,因为性是空的。
儒家觉得这个说法有道理,却又无法接受“性空”。因为那样人生就变成幻影,如露亦如电。宋明学者便引述孟子的“性善”,以为人性是善的、人性本善,一路发展至今,就像孙悟空的紧箍咒一样,很少有人摆脱得了这个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