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思维:怎么样在竞争中胜出

聪明的人很多,靠谱的人却难得。一个靠谱的人,一定是负责任、有担当的人,也是坚守底线、有原则的人。许下承诺就尽力去实现,答应的事情绝不含糊,愿我们都能成为靠谱的人。早安!

将军思维:怎么样在竞争中胜出

导语


这一讲我们继续讨论:怎样在竞争中胜出?和上一讲不同的是,这一讲我们探讨的是:在竞争中,力量不够怎么办?

我们请来了《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的华杉老师。

我们将从历朝历代“以少胜多”的战争案例中,看看能有哪些关于竞争的思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把这节课叫作“将军思维模型”的原因。

这节课是由华杉老师和得到高研院研究员杨霁琳联合研发的,下面由转述师徐惟杰来进行转述。

好,我们开始。

先来明确一下,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是:怎样在竞争中胜出?

当你会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说明你并没有多大的胜算。所以我们今天的问题有一个潜在前提,那就是:力量不够,还想胜出,怎么办?对应到战场上,就相当于一个将军觉得自己兵力不足,这场仗还得打。那怎么打?

读过《孙子兵法》的人都知道,兵力原则是打仗的首要原则。毕竟力量大的战胜力量小的,这是物理定律决定的,你没法更改。

听到这儿,你可能会不同意: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很多啊。事实上,这是我们普通人旁观战争经常会有的一个认知偏差。

在关键局部释放力量

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要强调一个事实:就是人类历史上从来就不存在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所有的胜利都是在关键局部的以多胜少、以强胜弱。

历史上那些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比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还原到有决定性作用的战场局部,本质上还是以强胜弱。

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可能更说明问题:

当年八国联军侵华,加起来也就几万人。当时中国有多少人?四亿人。真要是聚起来,那可真是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他。但是结果呢,还是八国联军打赢了。你能说这是以少胜多吗?这件事情的本质是,农耕时代的中国,虽然有庞大的人口和经济总量,但是这些力量都没办法组织起来,聚集到一个点上,精准地投放到战场上,形成战斗力。

你看,这才是竞争的实质:哪一方能够聚集力量到关键局部,哪一方就能赢。竞争胜败和抽象的力量对比,关系不大。

我们再看一些例子:

水滴的力量长久地集中到局部,所以有水滴石穿的现象;

借助弓箭,人类能把手臂的力量集中到箭头上,集中释放出去,所以,人类以很弱的体能就可以战胜猛兽;

借助蒸汽机,人类能把煤炭的能量采集出来,再用机械装置集中释放,所以,人类就可以有工业革命;

德国率先发明了“总参谋部制度”,能够在战争开始之前,就专业化地规划军事力量的运用。所以,这个制度被称为“19世纪最伟大的军事创造”。它的重要性超过了具体的武器改进。

用这些例子,希望能帮你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战争不是抽象的两股力量之间的决斗。总体谈力量,意义不大。关键看的是谁能把力量聚集在关键局部。

这就是经常说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靠来回地穿插扯动,把敌人给扯散了,然后我集中到一堆,抓住一股吃掉,一会儿又抓住一股把他吃掉。所以,所有战争谋略的本质,就是怎么配置自己这一方力量和资源的结构。

第二,战争不只是发生在战场上,它发生在一切聚合力量的时刻。包括利用技术来聚合,利用组织来聚合,利用训练来聚合,利用战场上瞬时的将军的反应来聚合。所有这些只要是在聚合力量的,就是在谋求竞争的胜利。

在现实中,很多人老是幻想以少胜多,花小钱办大事,四两拨千斤。但这都属于很小概率的事,通常是不行的。一件事做成了,通常是“压倒性投入”的结果。要么是压倒性地投入时间,要么是压倒性地投入金钱,多数情况下是时间和金钱都要压倒性地投入才能成功。

听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这种把资源聚集在关键局部的效用。

比如很多人就吐槽说,阿里巴巴的“双十一”,其实是虚张声势。双十一当天的成交量看似很大,但这本质上是把前面一个月和后面一个月的销量全部集中在一天释放,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有意义。

这种集中释放,无论是对阿里巴巴的技术能力、对物流的承受能力、对卖家的综合素质、对买家的热情、对全社会的认知,都造成了巨大的脉冲式的刺激。结果就是,现在的双十一不仅是中国的电商节,甚至都变成了全世界的电商节。这和前后一个月平摊的销量,能一样吗?所以,关键不是谁的力量大,而是谁能把力量调动到一个局部进行释放,形成压倒性的优势,这才是所有竞争的根本模型。

军事史上有一个概念,叫做 “范弗里特弹药量” ,是朝鲜战争中出现的一个词。范弗里特是当时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在一场战役中,他率领的军队采取了攻击中弹药没有限制的策略。此后,“范弗里特弹药量”就用来指,不计成本投入庞大弹药量的攻击方法。这样的方法或许会浪费很多资源,但却能极大程度上保证你的成功。

这是今天这堂课,我们想帮你建立的第一个认知。以后,你想赢得竞争,得先考虑,怎样在局部形成“范弗里特弹药量”。

选择关键时刻介入

接下来,我们思考第二个问题:

你可能会说,我的力量总共就这么点,再聚集也只有这么多,还是打不过竞争对手,那怎么办呢?

那是因为你只看到了空间上的力量结构。你没有看到,在时间维度上,你也可以形成力量的灵活配置。

《孙子兵法》就给了一个解决方案,叫做“以正合,以奇胜”。这句话我们通常都理解为,平时要规规矩矩的,关键的决胜时刻要出奇制胜。但是,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理解,甚至在价值观底层就错了。

因为,“以正合,以奇胜。”这个奇怪的奇字,在这儿不念qi,念ji。奇(ji)是什么?就是奇数偶数的奇嘛,在文言文当中的意思,就是多余出来的一部分。所谓的奇(ji)兵,不是一支从天而降的神奇兵马,而是多余出来暂时不用、等到关键时候再用的预备队。

说到这,你可能就要问我了,这不是和我们刚说的在关键局部投入压倒性的力量刚好相反吗?本来力量就不足,还要留出来一个预备队,力量不就削弱了吗?

对,刚才我们说的是在空间上的关键局部集中力量。但是,在时间上,也有关键局部,分兵就是在时间这个维度上寻找最佳的力量配置结构,关键时刻把这支预备队投放到关键战场,就可以增强那个局部的力量。

所以,为什么古今中外,打仗一定会有预备队?几十万人的大部队有,一个班攻占一个山头也有。《孙子兵法》就说,“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所以你发现了吗?所有战争的创造性,就体现在这里。

举个例子,就是二战时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中途岛海战。

这场战争发生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对阵双方就是美国和日本。我们先看一看这场战争的双方实力对比:

日本总共派出了8艘航空母舰、11艘战列舰、23艘巡洋舰、65艘驱逐舰,再加上其他潜艇、补给船,一共是350艘战舰,而且其中一艘战列舰,叫作“大和号”,那可是海上巨兽,总重几万吨,比现在咱们的辽宁舰还要大,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射程有40公里,两炮就可能击沉一艘航母。

而美国呢,严格来说,只有两艘航空母舰,因为第三艘在此前和日本的珊瑚海海战中重伤,要修到能动至少得三个月,修好得半年,根本来不及到达战场。所以在当时的日本人看来,美国只有两艘航空母舰。

你看,单纯从力量对比,日本这一仗是胜券在握。而且站在当时那个节点,日本海军是世界海战史上,唯一一支没有打过败仗的海军。打中国,甲午海战人家赢了,1905年打俄国人又赢了,珍珠港打美国人还是赢了。所以这一仗,怎么算,日本都是稳赢的。但后来怎么就败了呢?

具体过程我们就不详细描述了,我们今天只看战争力量结构的分配。在力量分配上,日本做错了两个选择。

第一是日本把自己的八艘航母分成了三路,它派了两艘航母去佯攻北边的一个阿留申群岛,目的是想吸引美国夏威夷的太平洋舰队去分兵援救。然后这次战役的总负责人山本五十六,带着“大和号”战列舰和另外两艘航母,埋伏在大概距离战场300海里左右的地方,打算一旦美国航母过来,就来个瓮中捉鳖。所以,真正进入战场的就只有四艘航母,因为日本人觉得,我四对二足够了。但日本万万没想到,仅仅68小时,美国的那艘受伤的航母——“约克城号”就修复完毕,来到了战场。

所以最后的战争局势就是,日军分了三路,力量被大幅分散,但美国却多了一艘航母,变成了4:3,而且美国家大业大,每艘航母上的舰载飞机,可要比日本多得多,所以最后算下来,两家的飞机数量基本上就是1:1打平。

第二个错误选择就是,日本虽然也准备了奇兵,但是带着“大和号”战舰和两艘航母的山本五十六,他真的就没有动,自始至终,这股力量就压根没有参加战斗。

你看,我们刚才说的这两条,一是要集中优势兵力在关键局部,二是要准备奇兵在关键时间介入,日本每条都做了错误的选择。

但美国恰恰相反,这两条都做了正确选择。除了让重伤的“约克城号”参与了战争,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当日本舰队发现了美国一艘航母的时候,美国人知道自己暴露了,当时那艘航母上的总指挥官斯普鲁恩斯就当机立断,让所有飞机起飞,什么战斗机、俯冲轰炸机、鱼雷轰炸机,也来不及编队了,就各自为战直奔着日本海军去吧。

这里要跟你解释下,飞机要编队,是因为不同飞机带的弹药不一样,达成的效果也不一样,所以需要互相配合、彼此护航。但乱飞的结果,就是这些飞机互相之间失去了联系,尤其是战斗机和俯冲轰炸机,压根就没找到日本人,而且当时这艘航母离日本海军还有好一段距离,所以很多飞机飞到一半就没油掉进了海里。

听到这,你是不是觉得这难道不是一个太蠢的决定吗?不是,这个决定,让美国的鱼雷轰炸机非常及时地到达了战争现场,和日本人进行了交锋。当然这些鱼雷轰炸机也起不了什么大作用,但是它极大程度上消耗了日本海军的时间和注意力。

要知道,鱼雷轰炸机是飞得比较低的,当日本海军都在低空忙着对付美国的鱼雷轰炸机的时候,美国其他两艘航母上的俯冲轰炸机就到了,俯冲轰炸机是在高空,一看你们都在低空忙活,一个跟头栽下来,然后拼命放炸弹。而当时日本航空母舰上什么状况?大量的飞机、雷管、各种各样的鱼雷、高爆弹,全部堆在甲板上。炸弹投下来是什么结果?没一会儿,两艘航母就沉了。

所以你看,在关键时刻集中力量是多么重要。哪怕只是去送死的鱼雷轰炸机,都在这场战斗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弱敌

刚才我们讲的,是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怎么集中自己的力量。

那如果你说,还不够我赢得竞争怎么办?那就还有第三个办法:

既然自己无法更强,那就让敌人更弱。

怎么让敌人弱下去呢?

有很多角度可以想办法,最常用的角度,就是影响敌人的情绪。

这也是孙子出的主意,叫做“治气”,治理双方的士气对比,就是要“避其锐气,击其惰归”。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最好的翻译,就是游击战的十六字真言: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你看,游击战就特别符合我们今天讲的模型,敌我力量非常悬殊,但却是以弱对强的典型。这里我们要澄清一下,很多人认为抗日战争时游击战只是隔靴搔痒,解决不了问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误解,其实,游击战真正的价值就在于弱敌。

要知道,那个时候日本拥有的可是一支现代化部队,他们希望的打仗方式是什么?当然是海陆空立体配合全面作战,先是重炮轰,然后是机械化部队跟上。但八路军的作战方式是什么呢?就是端你的炮楼,截你的粮食,时不时地骚扰你一下,看起来好像一点用都没有,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日本中佐以上的军官,没有用了;那些大型武器装备,没有用了,但还得耗费大量的资源保养着。

所以你想想,游击战对日本军队资源的消耗,尤其是士气的消耗有多大。就像有只蚊子,天天在你眼前乱晃,抓又抓不着,打又打不着,想忽略却又吵得你不得安宁,请问你会不会被搞得怀疑人生?

举个真实的例子。

抗战期间山东有个游击队,缴获了日本的一个九二式步兵炮,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呢?一发炮弹就可以端掉一个炮楼,但也就是一个炮楼而已。而且这个步兵炮就只有三发炮弹,用完就没有了。但就这么一个步兵炮,却让日本人叫苦不迭。为什么?因为八路军一直不用。他们不知道八路军要在哪个晚上端哪个炮楼,所以整个山东境内的炮楼可算是彻底睡不了觉了,探照灯夜夜长明,睁大了眼睛等着那只靴子什么时候落下来。

总结

好,最后总结一下,我们今天面对的问题是:在竞争中,力量不够怎么办?听完这节课,我们有三个启示:

第一,面对竞争,尤其是一场你不能输的竞争,那就要压倒性地投入,而且还得要把力量集中在一个关键局部爆发。这个方法,从生死攸关的竞争到处理日常琐事,都有用。比如过年的时候,你要向朋友拜年,与其群发一句“过年好”,就不如找几个重点的人写几句真心的新年祝福。处理任何尺度上的事,你都可以提醒自己那个词——前面说到的“范弗里特弹药量”。

第二,在竞争中,决胜的关键是资源的结构。这个结构,不仅在空间存在,在时间上也存在。在关键时刻投入关键资源,往往能事半功倍。

第三,强化自己的同时,还要考虑在各个维度上去削弱敌人。

好,关于如何赢得一场竞争,我们就先讲到这里。如果你还有其他方法、见解和案例,也欢迎你在留言区里跟我们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将军思维:怎么样在竞争中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