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伦达效应原来就在身边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认知---

如果,你想在一件事上做好,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自己。

这个结论,也不是我总结出来,是我在定投课堂中学习到的。

看似一个很简单的结论,却性命攸关,跟一条鲜活的生命紧密相连。

这里面有一个故事---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的神人,一生中创造了无数走钢索的神话,以精彩而稳健的高超演技闻名,他从来没有出现事故。

一次,演技团要迎接重要的客人,就派瓦伦达上场。那年瓦伦达73岁,瓦伦达知道,这一次表演的重要性:全场都是美国知迷宫你的人物,这一次成功不仅仅奠基自己在演艺界的地位,还会给演技团带来前所未有的支持和利益。

他在前一天晚上都一直在琢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想过无数次。

表演开始了,他没有用保险绳,因为这么多年,他从来没有出过事故,他相信自己有100%的把握不会出错。当他走到绳子中间时,完成了两个难度不大的动作之后,就从10米高的空中摔了下来,身亡了。那一年,他73岁。

事后,他的妻子回忆说:”我知道这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在出场前不断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在以前的每次成功的表演,他从不想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而是想着走好钢丝这事。”

瓦伦达太想成功,以致于不能专注事情本身,总是患得患失,导致了重大失误。如果他不去想走钢丝以外的事情,凭他的经验和技巧,那次,他一定不会出事的。

心理学家把这种为了达到一种目的总是患得患失的心态命名为“瓦伦达效应。”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也与我们息息相关。

在重大比赛中,有人平时表现很好,可是一到比赛,就发挥失常。什么原因呢?

因为,总想着成功,想着成功带来的效应,而不能好好专注比赛这件事。

这个现象,在孩子身上也很明显,平时考试都不错,但到重大考试,就考得不好了。

因为,总想着考好,一定要考好,结果反而考得不好。

如果,我们做事情,不想这件事以外的事情,而只专注事情本身,反倒容易成功。

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比专注事情本身,更好的办法,就是做好自己,不刻意迎合别人,也不在意别人。

这种方法,更能从心底深处剔除掉内心的压力和恐惧,让自己更轻松。

也就是一种认知的提升,一种认知升级。

我们大多数的情况下,都在表演,给别人表演,我们好像是一个演员,总想得到别人的喝彩,导致我们做什么事情,总太在意别人,导致注意力不那么集中。

如果,生活中想着做好自己,工作中想着做好自己,交往中想着做好自己,那一定会减少很多烦恼,就能完全破除“瓦伦达效应”。

去掉自己身上的讨好型人格,才是最紧迫的,而不是证明给别人看,迎合别人。

做好了自己,别人自然看到的也是好的,自己做不好,别人看的也是不好的。

所以,做的好不好,跟自己有关系,与别人没有关系。

做好了自己,不那么在意外界,也有效地保护了自己的注意力。

杨绛在一百岁感言中,也有说过,

“我们总渴望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别人没有关系。”

精彩而有趣的生命,也是自己给自己营造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瓦伦达效应原来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