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文”让我爱上了写作

        入驻平台搞自由创作,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断断续续的写作,已经发表了近20万字的小文。也许是因为平台的方便与快捷,才让我养成了随手记录生活,观察生活,写点心得的习惯。追根溯源,还是因为“下水文”让我爱上了写作。

      我的小学时代是在老家那所民办学校度过的,也正因为地处偏远,留不住老师,也调不来好老师,我们的小学生活就变得那样的扑朔迷离。三年两头换老师不说,而且都是些半公半农的代课教师。很多时候,连上课的时间都得不到保障。这样也好,偌大的操场成了我们的“比武场”,一帮孩子玩得不亦乐乎,等老师到了学校,也是快放学的时间了,随便弄两道题在黑板上做做,就算完成了一天的学习。我们的整个童年时光倒还快乐着,学业却荒废得一塌糊涂,也至于每个年级都有大批留级的“大学生”,小学也都要通过反复的补习才能勉强进入中学学习。

        当然,在学科知识学习上落下的就太多了,进入中学,你不得不花费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来“加餐”,方可追赶上其他的同学,特别是语文学科就成为了我一生的痛。就拿作文来说事吧,每次的作文课都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度过的。不是题笔忘字,就是胡乱拼凑。对语文学科也是没一点兴趣,几乎达到了“谈虎色变”的地步。几经辗转,自从踏上了师范学校的大门,因为有了教书育人的重任在肩,又经受了正统的普通话训练,可之前的错误发音的纠正就成了问题,但写作一事还是始终无法得以改变。真正登上了教书育人这个舞台,那就再也由不得我了,学校差什么学科老师,你都得硬抗。

        也就是我教书第一年,除了担任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还兼任语文、数学等全部学科的教学,这可是压力不小啊!也因为师范学校的努力,在琴棋书画等诸多方面学了点三脚猫的“功夫”,也勉强能够应付得过去,可语文却成了我教学工作的短板,特别是作文教学,更是难倒了我,也难倒了孩子们。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小学语文教师》上读到了特级教师于永正,也读到了他所主张的教师“下水文”,让我茅塞顿开。也尝试着在每次的单元习作中先写作文,然后再去指导孩子们怎样写。这样,哪儿水深?哪儿水浅?我早已胸有成竹,再去指导孩子们习作,就游刃有余了,我评讲作文也就更顺手了。

      很多时候,等学生作文都写完了,我们再一起分享彼此的创作“成果”,并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享受彼此感动。一来二去,我这个怕写作的语文老师也开始爱上了语文,也喜欢上了写作,也逐渐的养成了随时作文的习惯。

      教书八年,也做了八年的语文教师,也写了八年的“下水文”。留下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忆,更多的是感动、幸福,这可是我教育人生的一笔不小的财富。

      那时,县里面办了一份小报,每期都会有一版文艺副刊,刊发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也许就因为有了“下水文”的实践和积累,也有了想发表文章的欲望,我就把我的那些“范文”进行再加工,投给了报社的编辑,偶尔也会有一些我的“豆腐块”在小报的文艺副刊出现,然后再兴高采烈的把我的作品给孩子们分享,用稿费请孩子们吃糖果,孩子们可给乐坏了,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激情,不断地有稿子寄出,发表。孩子们也痴迷于阅读和写作,甚至几乎达到了狂热的地步。那时候,我教作文就轻松了,语文成绩要提高,也不是什么难事儿了。

      教学本是一件双赢的事业,只有用心用情,你付出了,一定是会有收获的。用一句非常感动人的话讲:“温暖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在一次的作文分享会上,小尹同学的一篇《爸爸,我想对你说》,言辞恳切,说到了孩子们的心坎上,让全班的孩子都陪着他流下了幸福的泪水,我也曾感动得湿润了双眼,至今仍然还记忆犹新。

      现如今的我,也许也就是得益于初为人师时写“下水文”的影响,仍然还在有写作的习惯,也有了不断阅读的习惯。常常将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儿给记录下来,然后写成小文,在平台上发表出去,也是蛮有成就感的,经常与一些文友交流,得到的都是满满的幸福。

      在生活或工作中,一旦遇到了好的写作素材,或是在生活中有一些新的想法,我是不会放过的。我会掏出手机在平台随手记录,等事情忙完了,有了空闲时间,我再去整理和完善这些素材,加入我的一些理性的思考,一篇篇带有真情的小文就出来了。然后再把“作品”投出去,那也是非常满足的事情。

      写作来源于生活,写作也是一种生活。与其浑浑噩噩过一生,不如明明白白做一回。写小文,读经典,充实自己,丰盈人生,岂不快哉!

你可能感兴趣的:(“下水文”让我爱上了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