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上不好的课,只有不悟的心

初秋的夜晚,周围一片静寂,由于白天绵绵秋雨下了一整天,所以低洼处青蛙时时在唱歌,让我感觉到凉爽的夜晚更加静谧。

  在灯下,我继续品读肖培东老师的《教育的美好姿态》这本书,因为这段时间看电子书的时间比较多,这本书我看了好长时间,还没有看完。今天读到他书中写到的“没有难上的课,只有不悟的心”这篇文章,心中感悟颇多,让我也想到了自己的课堂。

  文中写到有一位实习生给肖老师提出,《听听那冷雨》这一课不好上,因为课中的教学点太多,在作者余光中笔下,雨是光、色、声、味俱全的,全方位、多角度、长镜头地描写雨景,但是在一节40分钟的公开课上,如果这也讲,那也谈,文章中的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皆不在其中了。

  所以,肖老师认为,在好课面前,我们所有的老师都一样贫瘠,仔细想来,没有什么课文是真正好上的。看似容易容易好教的文章,名师大伽们早已经挖掘出精髓,研究出深意,听课者也是熟门熟路,反而最难上出新意。无论怎样的文章,都要通过阅读、思考、由语言文字走向我们的心灵深处,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认为只有这样备课,上出来的课,才能真正让学生喜欢,让听课老师赞同。

  没有哪篇文章天生好上,上出精彩都需要你细心揣摩,苦心专研,是文章,都有文气、文脉、文意,没有什么文章会主动为你流成河,等候你掬水弄月,你还没有读懂,还没有研究透彻,大脑就思路分析清晰,感悟精深。所以说,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哪一课好上?哪一课不好上?

  试想在所有的课文中,古诗好上吗?可能有的老师说,不好上, 越是简单的文章,上课越发愁,只有四句诗,20个字,没有深奥的东西可讲,四十分钟,没事可干嘛?我想起了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他在教学一些公开课的巧妙构思,都是他用心感悟出来的。比如教学古诗《草》这一课时,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意,就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春风吹拂中小草的样子,使枯燥的文字变得形象生动、活泼具体。为了学生背诵古诗,课堂上于老师没有机械的让二年级的孩子们死记硬背,而是变换形式,他设想具体的情景,假如学生们回到家后,见到奶奶、哥哥、妈妈,说起学到的古诗,你会怎样背诵给他们听?这样,于老师扮演不同的角色,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于老师的精彩课堂,是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他在驾驭课堂的基础上,用心感悟出来的!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在讲优质课、公开课的时候,也会碰到感觉不好上的课,心里没有思路,无从下手,其实我觉得,可能是没有用心感悟的缘故。如果多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用心品味感悟,走进文本,顺着作者的思路,认真思考,一切会迎刃而解,一定会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比如我曾经讲过公开课《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刚开始讲之前,我心里直嘀咕:“小学生接触的叙事性文章比较多,但是后面的启示部分,他们能理解吗?这一课太难上了。”没办法,我必须迎难而上,首先开始认真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带领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之后,梳理文章的脉络,说说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哪几自然段写的是作者从钓鱼中得到的启示?然后再让学生细读文本,体会文中的“我”和父亲的心情、心理活动是怎样的?最后,感悟作者写钓鱼中得到启示的句子,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由于我做好了精心的准备,认真专研,深入探究,那次公开课上得非常精彩。

  没有难上的课,只有不悟的心。没有付出,怎会有回报?语文,要想教好它,我们别无选择,只有用一颗冷静的心,感悟的心,深入到文本内部,找到进行深层解读的钥匙,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再走出文本。只有努力去思考,去实践,去超越,才能不辜负生命中的美好时光,去创造人生的辉煌!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有上不好的课,只有不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