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才子杨慎,贬戍30年,留下千古名篇
01. 大明第一才子
杨慎,明朝三大才子之首,妥妥的大明第一才子,无人敢与争锋,家学深厚,父亲杨延和,两次出任首辅大臣,先后辅佐了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孝宗弘治皇帝朱佑樘,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功名卓著。
杨慎出自如此家庭,自是聪慧,非常人可比,十一岁赋《黄叶诗》,让首辅大学士李东阳嗟赏不已,谓之奇才,破例收在门下;正德三年,1508年,杨慎会试,其文章已列为卷首,不料烛花落,试卷烧坏,以致名落孙山,三年后,又试,高中一甲状元,藉此授翰林院修撰,时年二十四。
也许是家世太好,性情太耿,常失欢于皇帝;
也许是才气太高,自谓清流,总结怨于权贵。
正德十二年,1517年,杨慎呈《丁丑封事》,劝谏武宗"轻举妄动,非事而游",武宗不睬,我行我素,杨慎也来了脾气,愤而辞官归里。
02. 未来的宰铺之才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世宗嘉靖帝即位,将其召回,重新授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
似乎,一切都在朝着美好的方向行进,起码,新皇帝是闻其名、爱其才的;并且,其父杨廷和,正为嘉靖朝的首辅大臣,而翰林院修撰,则是未来宰辅的阶梯;作为名闻天下的才子,一甲科举状元,前首辅的弟子,现首辅的公子,前途,简直不要太好,让人羡慕不及。
但,这一切,仅仅因为朝廷的“皇考”之争,让政坛上已隐隐露出光芒的新星,永远湮灭了,被贬云南三十余年,终身未得回返,一身绝世才华,淹没在青山翠草之中,乡野阡陌之间,真是个: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那个奇葩的嘉靖皇帝,造就了这出实实在在的悲哀!
03. 奇葩的《皇考》事件
明武宗朱厚照没有留下子嗣,而其又是独子,没有兄弟,则朝廷动议,按照祖训,由明孝宗朱佑樘之侄,兴献王朱佑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继承大位。按祖训要求,即位后,要认前朝皇帝明孝宗为“皇考”,明世宗为“皇兄”,用通俗话来说就是,他必须追认孝宗皇帝朱佑樘当爹,他的皇位才有承继的合法性,至于他自己的亲爹,就只能叫皇叔父了,相当于自己过继给了自己的伯父。
嘉靖皇帝心里老大的不愿意,满是郁闷,自己原本就有爹,为什么要凭空多出一个爹来?
历史上的嘉靖皇帝,非常聪明,又非常任性,执拗的要改动一下所谓的祖训,让亲生父亲兴献王朱佑杬成为自己真正的"皇考"。
一些聪明人臣为了迎合嘉靖皇帝,选择了默许——反正制定祖训、修改祖训,这都是朱家朝廷的事情,怎么都行,只要不影响天下苍生就好。
但饱读诗书,恪守伦理的众多耿直大臣却不答应了:朝廷是朱家的,也是天下的,你朱厚熜凭祖训才继承大统的,刚刚上位却要推翻祖训,那么今后治国的伦理纲常何在?
朝堂上争论不休,大有此事不定,天下无措的意味。
嘉靖刚刚即位,不愿意因此动摇了根基,选择了妥协。
三年后,嘉靖自认为已经掌控了朝堂,旧事重提。
"大礼议"纷争中,有人主张在宪宗皇帝朱见深与武宗皇帝朱厚照之间,添加上睿宗(兴献王朱佑杬),如此,一切就圆满了。对此荒谬的处理方式,杨廷和父子和诸多大臣坚决反对,杨廷和也辞官归里。
04. 杨慎的执理,终惹祸端
看来,杨慎的执拗,对“真理”的捍卫,是有其传承的,自北宋朝廷开始的“士大夫治天下,不惜以身死社稷”的儒家理念,在大明三百年间,更是得到了发扬光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这个年代知识分子的终生追求。
明朝末,东林党和朝廷奸佞权贵之争,虽然过激,却正是儒家知识分子“治国平天下”的真实写照。
杨慎,仗其一身傲骨和强大的人望,联合青年才俊三十六人上《乞赐罢归疏》辞职,激动道:"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
受此激励,众大臣士子奔走相告,二百二十九人到宫门前候旨,要求朝廷改过。见此景,世宗大怒,将带头八人下狱,随即,杨慎领人在金水桥恸哭,声彻宫廷,将形势推向了高潮,这可是大明百年未遇之奇事,世宗气昏了头,令逮捕杨慎等一百三十四人入诏狱,廷杖,然后充军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
士子的傲骨,终究抵不过皇权的霸道! 庆幸的是,朱厚熜的下手,已经比朱元璋,朱棣,温柔的多的多了!
05. 贬戍 30年,终未能返
杨廷和在武宗驾崩,世宗未就位时,曾总揽朝政共三十七日,裁撤许多冒滥军功的官员,至杨慎被贬,被裁撤者挟怨招募了亡命之徒在路上埋伏,要伺机杀了杨慎以消怨气,杨慎获悉,扶病上路,万里行程,颠簸历险,抵达永昌时,几乎丢命。
嘉靖五年,1526年,父亲杨廷和患病,杨慎得以短暂回家探视。
嘉靖八年,1529年,杨廷和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杨慎请命回乡葬父,此后,回四川,或在永昌,均得到地方官员善待。
嘉靖十七年,1538年,有人上疏,请求赦免杨慎等议礼被贬之人。世宗厌恶,竟廷杖其六十,贬为庶民。
嘉靖皇帝这辈子,对杨廷和、杨慎父子极其愤恨,不能释怀,据记载,每当问及杨慎近况,若回答"老病",世宗感觉很是宽慰高兴。
嘉靖朝共有六次大赦,杨慎却被排除在外;按明律,年满六十岁可以赎身返家,但对于杨慎,排除在外。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杨慎在黔国公沐朝弼的帮助下,迁往祖籍四川,5年后被人检举,被押回云南永昌。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终于病逝云南,时年七十二岁,临终时,以"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 勉励后人。
终其一生,儒家知识分子的风骨,未曾稍减,让人肃然起敬。
06. 真正的风骨,千古的诗篇
后人在看到这段历史时,为其一生惋惜不已,为了皇帝的认爹风波,太不值当了,特别是他又有着这样的才华。
大明才子,失去了拳拳报国的机会,但保留了傲然铮铮的风骨,那应该是后世更为宝贵的财富;毕竟,有治国之才者甚多,但坚守信念者鲜寡。
杨慎,更是以其一生的艰涩,谱写了一首足以流传百世的名篇《几度夕阳红》,堪称绝唱——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