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找心理咨询师有什么误区?

宅在家里这么久,我来分享一下找心理咨询师存在的误区,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误区一:我不需要心理咨询(我自己可以看书/参加沙龙解决自己的困扰、我的朋友/家人需要)

    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我们有着遇到问题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解决问题的传统。到了现代社会,艰苦奋斗常常体现为努力学习。

    心理遇到困扰,一部分人选择自学心理咨询而非通过找心理咨询师来解决自己的困扰。多学习总没有坏处,至少也有安慰剂效应。即使真的没解决困扰,也是在解决困扰的路上,而且努力也能够宽慰自己、缓解困扰的紧迫程度。

    还有人愿意给自己的朋友/家人推荐心理咨询,但是这种推荐经常是没效果的——你见过不去健身房锻炼身体的人给人推荐健身房并且成功的例子么?

    朋友会有一个最基本的疑问:为什么你不去心理咨询呢?

    家人就更直接了:是你有病,你才该去心理咨询!

误区二:如果我需要心理咨询,我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咨询师

    现在网络信息发达了,通过简单的网络检索可以找到许多咨询师的介绍和联系方式。许多人认为,如果我需要,点点鼠标,我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咨询师。

    我觉得,这可能是把咨询师当成了一种标准化的服务,只要比一比参数,就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可是,咨询师是一种人对人的服务,这种服务是无法标准化的。

    以我自己带领团体咨询,找督导师为例:没找督导师之前我觉得,北京的督导师资源最丰富,我就像进菜市场买菜一样,想找谁就找谁。开始找了之后,发现A老师离我30公里,跑去太远不现实;B老师在体制内工作,以培养体制内学生为主,几乎不接外部的督导;C老师刚生完二胎,不会有时间接督导……    

    虽然我也找到了我喜欢的(非本地的)督导师,但是从这个过程,我可以感受到找督导师/咨询师的复杂性:

    A)时间要匹配:老师太忙,和自己的时间很难凑(特别是自己也很忙),这就不行;

    B)地点要匹配:咨询室太远,为了一个小时的督导要花三个小时的交通时间,这就很困难;(网络咨询能克服这一点,但是有许多人更偏好见面咨询)

    C)风格要匹配:接触的老师多了,总会有自己更喜欢的风格。有的人可能挑花了眼(算了,不找了);有的人依靠名气却找到不匹配的;

    D)费用要匹配:有的人对于资深咨询师嫌贵,而对于初级咨询师嫌水平不好。

    假设上面4个因素中每个的匹配度都是10%的话,找到匹配咨询师的概率就是万分之一。在一线城市,找到匹配咨询师的概率不会这么低,但是需要来访者调整自己的时间、地点、费用,来提高与咨询师的匹配度。

误区三:找了咨询师,我的困扰没解决,所以这个困扰是无解的/只能自己承受或等环境改变

    行百里者半九十。写到这个误区,我就想起了那个挖井没挖到水就放弃的画面。

    这是个强调权利与自由的时代,来访者当然有权利结束咨询,保持着自己的困扰,相信“困扰是无解的”。但是作为从困扰的泥潭里抽身出来的咨询师(仅指我自己),还是会对这种状态感到可惜。

    忙碌于咨询的咨询师,感受的可惜程度会低一些,因为还有许多咨询要做;不忙碌于咨询的咨询师,也可以不那么可惜——转而专注在自己的进一步学习和提升。这么说我也不该可惜太久,而要把更多的关注放在求助的来访者和我自己的成长身上。


我的公众号阅读量也就100多、知乎关注的人也很少,这篇文章的影响力会很小,仅作为自己对行业现状的记录和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普通人找心理咨询师有什么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