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1

冬哥与夏弟无缝对接,这不,出去一趟冻得嗖嗖的。

所以,得有个过渡期。

在路上看到三三两两手里拿着水果的人堆,慢慢悠悠往一个方向走着,不用猜,估计又是哪家单位职工餐后常态。

突然想起室友跟我瞎聊的几句话。

“现在一个群里,已经有不同的身份的学生了,有重点的,有三流的,还有艺校的,还有机电的,还有已经不上学出去谈婚论嫁的……”

心里想,奇怪吗,一点也不奇怪,人生的分水岭一道一道,大浪淘沙,只不过谁都觉得是金子不是沙,有金子的自信也是好的,起码人生不会绝望。当然,我没有说出口来,怼她的或是听出转轨说教方向的,她会立即停止交流,那,我就听不到故事了,对,一定要忍住。

“众生相!”

“对了,初中校长去了机电中专,居然要求他们应该也穿校服,说他们不是大学生……”


统一,或者整齐划一,好像是咱们文化里的习惯。

且不去讨论那校长的其他想法,统一校服,从形式上让那些没能上高中的孩子重新找到做学生的感觉,是不是有这层意思?

不能上高中,有一些同龄人里的自卑感,这估计不用刻意回避,大环境就是这样,周围的人会以你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判断你的一切。你从重点初中高中来,他们自然心里就目送你往更高学府去,哪怕没能如愿,也会鼓励。

而一些从初中毕业分岔出来的少年们,从此接受的,可能就是另外的眼光,听到的就另外的话语,被期待的也是其他的可能。

不能怪,大环境就是这样。

当然知道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读书不拘泥于形式,我们应该要一辈子都学习。只是现实中承受的东西,只有这些孩子自己知道。

熊孩子考8分你肯定气急败坏,但是他也规规矩矩坐教室里十几个小时,你能判他sixing么?不可以。

听老白几次演讲,每次都会听到同样一个核心价值——人一定要读书。

就像早上我会看到路边一堆堆穿同样工作服的人,在等公司的班车,群居是不可避免的。昨天读舒婷,故事里的“我”,像我一样很逃避群居,总显得格格不入,拿着书躲避一切,我是戴着耳机隔离一切。

老白说没有集体生活体验的人是没有青春美好回忆的,是的,如果群体生活能够带给更多成长,我们自然拥抱它,并且不断怀念着它。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