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的那些文人们之:书圣王羲之

魏晋南北朝的那些文人们之:

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在中国历史上有“书圣”的美称。


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侄子,祖父王正,是尚书郎,父亲王旷,是淮南太守。他出身于官宦之家。

王羲之幼时并不显得比别的孩子出色,说话木讷,好像不那么聪明伶俐。十三岁时,曾去参见担任过吏部尚书、左仆射的周顗。周顗仔细观察后,认为他很奇特。当时盛行吃牛心炙,座中客人都还没吃,周颛就割了先给王羲之吃。周颛是当时的高官和名士,因为他的缘故,王羲之于是开始为众人所知晓。

他长大后,富於思辩,以耿直著称。他喜爱书法,特别善于写隶书,为古今第一,评论他书法的人称赞他的笔势,认为像浮云一样飘忽,像惊龙一样矫健。

因为他的才华,所以很受堂伯王敦、王导的器重。当时陈留人阮裕很有名,是王敦的主簿。王敦曾对王羲之说:“你是我们家的好子弟,将不比阮主簿差。”阮裕也称王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另眼看待。

当时太尉郗鉴有个女儿尚未婚配,郗鉴很喜爱这个女儿,就想为她选择一个好女婿。他与丞相王导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因此想着从王家的子弟中选择一个。王导满口答应,让他自己挑选。郗鉴就命心腹管家,带上重礼到了王家。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渴望自己能被选中。而子弟中间只是少了一个人。等王府管家领着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见靠东墙的床上有一个坦腹仰卧的青年人,似乎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坦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我要选的就是这样的人,快领我去看。”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就下了聘礼,择为快婿。这个人就是王羲之,而“东床快婿”一说就是从这里来的。

王羲之对为官不太感兴趣。他曾被徵召出来任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请他任参军,又升任长史。庾亮临去世前,上疏称王羲之清贵,有见识。朝廷又让他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王羲之既年轻又有美名,朝廷中的公卿都爱他的才能器量,多次召他任侍中、吏部尚书,他都不愿意就任。再拜授护军将军,他也推托迁延,不肯就职。

扬州刺史殷浩向来极为看重他,写信劝他赴命。王羲之回信说:“我向来没有在朝中任职的想法,在王丞相之时果然想要,让我入朝,发誓不答应,墨迹还在。”

王羲之后被任他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当时殷浩与桓温不和。王羲之认为国家的安宁在于内外和睦。于是写信给殷浩劝诫他。殷浩不听。到殷浩要北伐时。王羲之认为必然失败。写信劝止,言辞非常恳切。但殷浩还是出征了,果然被打败。由此可以看出王羲之还是很有政治谋略和眼光的。

王羲之很讲究服食丹药养生,不愿意留在京城,刚到浙江,就有终老于此的念头。会稽有山水美景,很多名士都住在那里,谢安没出仕时也住在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都以文章道义闻名于世,都在这里修建房舍居住,与王羲之志向相同,所以王羲之很喜欢这个地方,很喜欢和这些人交往。

永和十一年(355年),因为见惯了官场的黑暗,也不愿受官场上小人的欺凌,暮春的一天,年过半百的王羲之在父母的坟前对天发誓:“绝不再涉足官场踏入仕途,如违此言就是不孝之子,为天地所不载,名教所不容。坚定的誓言,犹如天日。”因此称病辞官。迁居于绍兴金庭。从此以后,朝廷因为他的誓言发得狠毒,也就不敢再征召他了。

史书上说:他辞官后,“携子王操之由无锡徙居绍兴金庭。建书楼,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王羲之去官后,与此方人士尽情游山玩水,渔猎取乐。又和道士许迈一起研究服食丹药,不远千里采集药石,遍游东方诸郡,登遍了名山,泛舟沧海,他感叹说:“我最终将游乐而死。”

王羲之很享受这种生活。他给友人的信中说:“古代的遁世者有的披发装疯,有的故意行事污秽,可谓艰难。现在我闲坐而得到安逸,顺遂了多年的心愿,这样可喜的幸事,难道不是天赐给的吗!违背天意不祥。最近东游归来。种植桑树果树。现在长得茂盛已经开花。带着诸子,抱着幼孙,在树木中游览。摘到甜美的果子,就切开来大家吃,博得眼前的欢乐。”好一幅景美人乐的图画。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王羲之对此时的生活其情怡怡,其乐融融。

升平五年(361年)王羲之去世,终年五十九岁。死后安葬于瀑布山。朝廷追赠他为金紫光禄大夫。他的孩子们遵照父亲的遗嘱,坚决推让不接受。


王羲之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一座里程碑。

他自幼爱习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廙启蒙。七岁善书,十二岁从父亲枕中窃读前代《笔论》,深受教益。王旷善行、隶书;王廙擅长书画,王羲之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

王羲之早年又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卫夫人名卫烁,她师承钟繇,给王羲之传授钟繇书法技巧和她们家数世习书之法,以及她自己形成的书法风格。《唐人书评》里说:“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这段话把卫夫人书法的妙处形容得很形象。

不过王羲之没有停步于此时所学的东西,而是不断追求不断探索。他自己说:“羲之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爵、梁鹄书; 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从这段话可以看到王羲之在书法写作上是不断开拓视野,广闻博取,探源明理,一步步地向前走。

王羲之志存高远,富于创造。无论是师学钟繇,还是学张芝,都能自我融化,为己所用,不泥于古,不背乎今。他把秦汉篆隶的各种不同笔法灵活妙用,融入到真行草体中去,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影响深远。萧衍说:“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说到王羲之自然不能不提《兰亭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褉(古代民间于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一种祭礼)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王羲之乘着酒兴,挥毫为此诗集作序,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

王羲之面对良辰美景、高朋挚友,用蚕茧纸、鼠须笔,乘兴写下了这篇“遒媚劲健,绝代亘古”的序文。《兰亭序》结体欹侧多姿,错落有致,千变万化,曲尽其态,帖中二十个“之”字皆别具姿态,无一雷同。蕴藏着作者圆熟的笔墨技巧、深厚的传统功力、广博的文化素养和高洁的艺术情操。据说事后王羲之回家后又重写了数十遍,皆不如原稿,所以他特别爱重此文,交付子孙传藏。

王羲之被称为书圣,是因为他的笔法精湛。他创造的富有表现力的笔法,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多样性,他让每个字都显得飘逸流畅,给人一种闲适舒畅之风,形成了别树一帜的风格。他的书法在章法上也有着过人之处。不论是《兰亭序》还是他的《快雪时晴帖》,在章法布局上都是不拘一格,且能成为一个整体,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感觉。他的书法作品充满感情色彩,都是真情之作,尤其是《兰亭序》,笔法随着心情的起伏而起伏,随着心情的变化而变化。


关于王羲之的传闻很多,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人们对他的喜爱。

传说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就是从这个故事中得来的。

王羲之还很喜欢鹅,他认为养鹅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从观察鹅的动作形态中悟到一些书法的技巧。有一次王羲之出外游玩,看到一群很漂亮的白鹅,便想买下来。一问才知道这些鹅是附近一个道士养的,便找到那个道士想与他商量买下那群鹅。那个道士听说大名鼎鼎的王羲之要买鹅,便说,只要王右军能为我抄一部《道德经》,便将那些鹅送给他。王羲之欣然答应,这便成就了书成换白鹅的佳话。


王羲之的书法对后人影响极大。历史上第一次学王羲之书法的高潮出现在南朝梁时,第二次则出现在唐代。唐太宗李世民极度推尊王羲之,不仅广为收罗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并且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撰赞辞,通过评论历史上的书法家钟繇、王献之、子云、王蒙、徐偃等,得出王羲之的书法“尽善尽美”的结论。并且说:“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从此王羲之在书法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就被确立并巩固下来。

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学习书法的人,都推崇“二王”。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这些书法名家崇拜仿效王羲之,因此使得王羲之享有了“书圣”的美誉。

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千方百计才得到了《兰亭序》,常常“置之座侧,朝夕观览”。贞观十年(公元六三六年),他命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书法家摹拓十本以赐近臣,死后他把真迹带进昭陵作为陪葬品。所以我们今天已经无法看到《兰亭序》的真迹,只能看到比真迹要逊色的唐摹本。


王羲之超凡脱俗的品格和高超的艺术成就,让后人为之敬仰。前面我们说到,曾经有人把《兰亭集序》和石崇的《金谷诗序》做比,为此苏东坡在《右军斫脍图》中评论道:“兰亭之会或以比金谷,而以逸少比季伦,……金谷之会皆望尘之友也;季伦之于逸少,如鸱鸢之于鸿鹄。”苏东坡的意思是说,就聚会的人员来说,金谷聚会的人都是“望尘”(追名逐利)之人,远不如兰亭聚会的人物高雅;就王羲之与石崇的比较而言,那是鸿鹄(天鹅;在中国的神话中,鸿鹄还指白色的凤凰)与鸱鸢(也就是那低飞于草甸和沼泽上,觅食鼠、蛇、蛙、小鸟和昆虫的鹞鹰)的关系,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这一比喻太形象生动了,应该点赞!

你可能感兴趣的:(魏晋南北朝的那些文人们之:书圣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