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闹情绪时,老母亲的正确打开方式

经常看到脾气特别大的宝宝,一碰到不顺心的事不是哭闹就是生气。老母亲们也是极其焦虑:我应该怎么帮助她改掉这些坏毛病呢?

其实,这是一个关于情绪管理的问题。

首先,如果我们认为这是“坏毛病”,那我们就会比较着急、生气,希望去纠正。或者运用说教、批评等传统的方式。但结果往往是让宝宝更生气。宝宝有哭闹的情绪,是符合宝宝年龄阶段的行为。因为情绪控制、表达和管理是上层大脑的功能,被称为“理智大脑”,位于大脑的前额叶,然而宝宝在这方面还处于发育的阶段。所以,宝宝天然比大人更容易发脾气,而且一发脾气就会动手动脚。

作为老母亲要注意的是,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情绪都有意义。仔细想来,我们真正不接纳的是“糟糕的情绪表达方式”,比如尖叫、摔东西、打人等等。所以,我们需要把“情绪”和“情绪表达方式”(即行为)分开处理。也就是要接纳宝宝情绪,节制宝宝言行。

我们具体要做的,就是:

一、先反馈宝宝的愿望,说出他的感受。

比如:“你还想再玩一会儿是吗?你还不想走。你很失望,你有点不高兴是吗?”

然后,用描述细节的方式与宝宝共情。比如,“刚才那个姐姐太着急了,把你推倒了,你很伤心。”“刚才妈妈太生气了,扔了你的玩具,你很不高兴。”

如果我们有不尊重宝宝的言行,需要先和宝宝道歉。如果我们希望宝宝控制好自己的言行,那我们就要先做出榜样。比如:“妈妈刚才太生气了,以至于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对不起,我们抱一抱好吗?下次我会用嘴巴说。”

之后,我们可以示范给宝宝健康的情绪表达方式。比如“你可以哭,可以不高兴,但扔东西是不对的。你可以跺脚或大声告诉我们你很生气。或者你可以打枕头、打沙袋等等。”

总之,在情绪上我们是接纳的,“你”可以生气、伤心、害怕,但“你”说什么、做什么是不可以的,我不能接受。

二、在和宝宝交流过程中,我们要多使用肢体语言。

比如抱着宝宝,慢慢抚摸他的头和背,让他感受到你和他有情感连接。在你和宝宝都冷静一点的时候,才有可能做得更好。

三、给宝宝发泄的空间,不被他的情绪控制

在宝宝大哭大闹让我们心烦意乱的时候,一定要少说话,允许他哭一会儿、闹一会儿,让宝宝感受到我们是不会被他的哭闹缠住的,但我们在乎他的感受。规则是坚定不移的,慢慢他就会平复,然后我们就可以多跟宝宝拥抱一下。

————————————————

我是一名家庭教育讲师、FLES心理讲师、家庭系统教育倡导者,我有两个可爱的宝宝,女宝11岁、男宝1岁9个月,专注育儿、早教、心理、喂养与护理知识分享。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收藏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孩子闹情绪时,老母亲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