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出来的美味

熬出来的美味

西安城的老百姓早餐的选择都很丰富,像包子、油条、豆浆、豆腐脑、煎饼果子等等,能想到的基本上都可以在遍布大街小巷的小吃摊上寻找到。可以说,天下美食在这帮子吃货的眼里,是没有什么躲藏之地的。我们可不能小瞧了一帮子吃货寻找美食的本事和倔强。

最近几年,似乎糊辣汤更受大家欢迎,满街道都有它的身影。西安人常吃的糊辣汤有两种类型,虽然都叫一个名字,但做法与口味却各不相同。若是非要分个高下,我可不敢妄言,那得全凭食客自己的习惯与口味了。

一种是本地回民的主打——肉丸糊辣汤,因为是回民做法,猪肉是不允许使用的,肉丸只能是牛肉的,谁让羊肉贵呢?

另一种是邻省河南的外来品。汤里面最常见的食材就是豆皮、粉条和海带,分荤素两种,荤的则多了一些牛肉丁。与西安本地回民的相比,汤明显稀了不少。

喝河南的糊辣汤,最好配上水煎包或者油馍头儿(类似于油条的两头,两寸有余),可以吸饱汤汁一同送入口中,此时,满嘴都是香、辣的味道,还有酥软的口感。

而西安本地糊辣汤里的食材却比较丰富,不仅蔬菜多,而且营养也更全面一些。汤里通常有莲花白、土豆、豆角、菜花等一些时令蔬菜,还要再配上木耳、黄豆、黄花菜和肉丸,少则四五种,多则八九种,全凭商家自己的喜好和做法。

拿肉丸糊辣汤举例,以我不会做饭的眼光来看,糊辣汤的制作是简单的:先把蔬菜洗净切成两三公分的小块儿,之后放入熬好的大骨头汤锅里,用文火慢慢熬煮,待到蔬菜有八九分熟时,先下肉丸子,再用淀粉勾芡,慢慢地注入菜锅中,一边搅拌一边观察。

此刻,淀粉多少便是重点,若是放多了,蔬菜上被包裹的淀粉就成了大小不均的疙瘩,不仅卖相不好,口感也会差好多,就像吃糨糊和面疙瘩一样;若是淀粉添少了,勺子一搅拌汤就泻了,菜与汤立即分离,稀汤寡水的卖相更差,直接就成了水煮菜了。这样的糊辣汤哪里还会有人光顾呢?

早晨,咥(吃)上一碗热得烫嘴的肉丸糊辣汤,再配上一个白且松软的干饼,吃饱喝足抹一把嘴,再去上班,那保准是肚里有食儿干劲儿十足。

倘若嫌弃干饼无味,又舍得花上十五六元的银子,换成一份腊牛肉夹馍(饼),那就更是另外一种感觉——味美实在。饭量小的人定会涨的肚皮圆鼓鼓,保准中午都不饿。

以上两种糊辣汤我都喜欢喝。喝汤久了,就喜欢琢磨和对比:

陕西人实在,说是汤,其实食材很丰富,一大锅煮出来很浓稠,很顶饱,很适合西北人的身型和饭量;

河南人很聪明,也会精打细算,常常把简单的几种普通食材熬煮成一锅美味的美食,既可果腹,又能暖身。

不同地域的文化,孕育着不同的民情与风俗,他们都善于利用大自然的赐予,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出奇迹。说是熬汤,倒不如说他们面对生活与生存是如何努力地奋斗着,是如何将传统一步步地传承下去的,是如何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地域精神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熬出来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