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喜欢《安家》?

原创 | 书影君

由著名编剧六六执笔,演员孙俪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安家》正在热播。

该剧根据日剧《卖房子的女人》改编,以房产中介为主角,讲述了中国人与房子那种又爱又恨、悲喜交加的情感生活。

只是我看过十几集之后,观感却是由刚开始的小惊喜,到后来的没脾气。感觉这部戏完全不像是出自写了《双面胶》和《蜗居》这种作品的编剧六六之手。

我个人认为《安家》之所以评价持续走低,大概有这么几方面原因。

一、行业剧沦为狗血感情戏

总有观众调侃,国产的行业剧是“拍一行,毁一行”,这话一点不假。

拍个律师行业的《精英律师》,通篇都是男主角律师黑西装戴墨镜的耍帅镜头,而女主角也是背几句法条就会把客户唬的一愣一愣。说是职业剧,男女主角一点正事没干,净顾得上谈恋爱了。

那些行业剧的编剧们,你们倒是聘请一个专业人士做顾问啊,专业的事,得靠专业的人。你个外行在那里拍着脑袋瞎编乱造人家专业领域的职业术语、行业惯例,考虑过“露怯丢人”这四个字的感受吗?

不说了,一说我就来气。

《安家》同样逃不脱这个魔咒。

主角徐文昌,一出场就是墨镜休闲装,风流帅气的造型。女主角孙俪更是整天板着个脸装严肃,就像别人欠她几年工资似得。

别人十年没卖出去的楼道房,她没费多少工夫,便可以说动当医生的宫女士买下。

而且没演几集,原本相互提防的男女主角,居然就被编剧阴差阳错地安排住在了同一套租来的房子里,大大方方地为谈恋爱铺平了道路。

可不可以含蓄点?可不可以不要那么着急?先卖几套房子再谈恋爱?

二、为残酷生活添加了失真美颜滤镜

安家天下房产中介公司的这家上海静宜门店,一共有连老带小外加俩店长共六个人。

有只拿底薪却每天描眉画眼的上海土著少女,也有家是外地在异乡都市打拼的贫困青年,还有为了业绩出卖“色相”专门服务阔太太的销售冠军。

说出来,每一个人都有一部在残酷生活中奋斗打拼的血泪史。

但在电视剧中,这帮人每天在门店中谈笑风生、插科打诨,说个俏皮话,讨论个口红色号,还会大早上在店里抱着尤克里里一起唱《成都》,画风完全像一群感受不到生活压力的初中生抑或文艺青年,每天只沉溺在粉红色少男少女情怀梦想中“为赋新词强说愁”。

残酷的生活,硬硬地被添加上了一层完全失真的美颜滤镜,轻歌曼舞、梦幻美妙。这是一种远离真实生活的悬空状态,不接地气、没有人气。

三、完全与房子无关的剧情

《安家》剧情设定是讲一群卖房子和一群买房子的人的故事。不用细说,但凡生活在中国的人,一提起房子,就可以感受这个话题中蕴含了多少中国人的喜怒哀乐、辛酸痛苦。

但看过十几集后,我才发现这部剧好像跟房子没啥太大关系,剧中的主要戏剧冲突,不是房似锦和母亲的恨怒纠缠,就是房似锦和徐文昌的感情纠葛,要么就是翟云霄副总对徐文昌的报复打压。

即便是为了配合剧情需要卖出两套房子,也仿佛是编剧催着买家跑,急匆匆急吼吼的。

宫大夫连老公都没来得及看房,就凭房似锦一句“这里可以看到星星”的文艺诗,就立刻拍板买下;包子铺老严两口子辛苦大半辈子攒的钱,被房似锦带着只看了一套出了博士生了男孩的一居室,就立刻全款300多万买下;韩大哥被房似锦带着出去溜一圈,就乐呵呵地买下了一层深坑公寓。

看他们买房子的痛快劲,我怎么感觉就像2020年的人,穿越回2010年前的北京去买房呢?您这是买房子还是买白菜呢?买白菜您都不挑一挑吗?

四、人物性格的纸片化

人们形容戏剧人物塑造失败,习惯用“纸片人”这个叫法,意思是剧中人物性格模糊、形象扁平、感情缺乏,像纸片一样单薄。

《安家》中的人物塑造,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店里的员工,性格情绪时晴时阴、时喜时怒,情绪转变毫无逻辑连接,完全依靠剧情的驱使。在前几集里,一开始还对房似锦同仇敌忾的一帮人,没出多久,在没有啥剧情烘托的前提下,就一个个对房似锦冰释前嫌,甚至乐呵呵地同甘苦共命运了。

剧中塑造的许多买房子的顾客,也完全是这种印象。要么是对房似锦们顶礼膜拜、言听计从,仿佛救世主下凡,要么就是对房似锦们恶语相加、怀疑指责,恨不得拳打脚踢。

戏剧冲突有了,背后的叙事逻辑呢?

每一个买房人背后都有故事,每一个卖房人同样如此。但是,我在《安家》中看不到这些故事,更感受不到故事背后的情感流淌。

国产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其实不是编剧能力的问题,而是创作态度问题。

你说是不是?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为什么不喜欢《安家》?)